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节能减排:优化熔炉燃烧效率,升级余热回收,加装能耗监控系统。
绿色生产:试点AI分拣线,推动供应链前端预处理,降低杂质率。
透明运营:建立绿色数据台账,启动EPD报告筹备,探索碳标签应用。
三、实施路径:分三阶段推进——第一阶段(0-6个月):打基础,建机制;第二阶段(7-18个月):推试点,见成效;第三阶段(19-36个月):扩成果,树标杆。
四、保障措施:成立专项小组,设立绿色创新基金,定期评估进展。
看完,小王第一个说话:“三年降30%碳排放……是不是有点激进?”
“是有点。”刘好仃承认,“但国际玻璃协会建议2025年降20%,咱们要是只跟建议走,永远在后面跑。不如咬牙冲一把。”
“那钱呢?”老张问,“这些设备、系统、人力,哪样不要钱?”
“我算了笔账。”刘好仃从抽屉拿出一张表,“节能改造一年省下的电费,大概能覆盖60%投入。另外,我跟银行聊过,绿色项目有低息贷款。还有,咱们要是真做出成绩,说不定能申请政府补贴。”
“万一拿不到呢?”
“那就当咱们提前买了张入场券。”刘好仃看着大家,“现在不绿,以后连投标资格都没有。这钱,不是花,是存——存的是未来的路。”
会议室安静下来。
阳光慢慢爬上了白板,照在“三年行动方案”几个字上,字迹微微发亮。
小林轻声说:“其实……我挺想试试的。以前总觉得环保是大企业的事,跟咱们小厂没关系。但现在看,它真能决定咱们能不能走出去。”
“对。”小王点头,“客户要EPD,咱们就得有;客户看碳足迹,咱们就得算。这不是赶时髦,是生存。”
老张喝了口豆浆,慢悠悠地说:“我也不懂那么多词,但我知道一点——咱们厂的玻璃,得让人用得安心,用得长久。要是哪天客户说‘这玻璃绿’,那才是真体面。”
刘好仃笑了。
他拿起笔,在方案最后加了一行小字:
让每一块玻璃,都带着干净的出身和清晰的足迹,走向世界。
“那就这么定了?”他问。
“定了。”三人齐声说。
“下周开始,绿色行动组正式转为‘绿色发展项目组’,我来牵头,你们三个当核心成员。第一件事——把这方案细化,分到月,责任到人。”
小王突然想起什么:“刘哥,你刚才说有新型节能设备?我查查去。”
“有。”刘好仃点头,“听说有种氢氧燃烧技术,能大幅降碳,还不伤炉体。还有光伏玻璃一体化,厂房屋顶都能发电。这些先记着,等咱们基础打牢了,一个个上。”
小林眼睛一亮:“那咱们的屋顶,岂不是也能变成‘绿色电站’?”
“到时候,”刘好仃笑,“咱们厂发电,玻璃发电,连工服都印上‘碳中和’三个字。”
老张摇头:“别印字,太土。印个二维码,一扫就知道这块玻璃减了多少碳。”
“这主意好。”小王立刻记下,“还能当营销亮点。”
刘好仃看着大家热烈讨论,没再说话。
他走到窗边,拿起那块曾被扔在会议桌上的边角料。它还在,安静地躺在资料堆上,边缘的毛刺被磨平了些,阳光穿过它,在桌面上投下一小片清澈的光斑。
他轻轻把它翻了个面。
背面朝上,不再透明,却更像一块等待重生的原料。
“小王。”他忽然开口。
“嗯?”
“你刚才说北美要废玻璃溯源追踪,对吧?”
“对,要求从回收点到工厂全程可查。”
刘好仃把边角料放在手心,像掂量一块石头。
“那咱们的方案里,得加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