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用户不知道真假。”刘好仃轻轻说,“他们只感受情绪。太浓了,反而像演的。”
会议室安静下来。
“所以?”尤哈问。
“所以咱们得调火候。”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画了个天平,“一边是真实,一边是表达。太偏哪边,都会翻。”
他顿了顿:“但有一组数据你们注意到了吗?18-25岁用户互动率最低,45岁以上反而最高。”
小陈瞪大眼:“不是说年轻人爱刷短视频吗?”
“可他们刷得快,忘得也快。”刘好仃说,“中年用户更愿意停下来,看点有根有底的东西。”
“那后续内容……”小陈问。
“不换方向,微调节奏。”刘好仃说,“故事继续讲,但少点‘泪点’,多点‘细节’。比如王师傅加班,别说‘他默默点了碗泡面’,说‘他泡面桶上贴着孙女的涂鸦’——这种细节,才让人信。”
尤哈忽然举手:“等等!我刚翻到一条评论,特别小众——有个德国用户说,他想定制一块刻着数学公式的玻璃,当书房装饰。”
“公式?”小陈笑出声,“啥公式?”
“黎曼猜想。”尤哈念完自己都愣了。
阿米尔倒吸一口冷气:“这人要么是真懂数学,要么是想测试咱们能不能做精细蚀刻。”
刘好仃没笑,反而认真记下:“记下来,这类需求虽然少,但忠诚度高。说不定是个新方向。”
又过了两天,评估报告终于成型。
刘好仃站在会议室白板前,身后是密密麻麻的图表和关键词。团队三人坐得笔直,像在等一场考试的结果。
“结论有三。”他声音平稳,“第一,品牌曝光量提升明显,尤其在东南亚和欧洲专业圈层,已有自然搜索流量;第二,用户认知从‘中国工厂’转向‘有温度的技术提供者’;第三,互动质量在上升,虽然播放量波动,但收藏、转发、私信咨询量稳步增长。”
小陈松了口气:“那……算成功了?”
刘好仃摇头:“算起步。”
尤哈撇嘴:“可我觉得数据还不够炸。隔壁同行一个广告投下去,播放直接百万起。”
“咱们不是做广告。”刘好仃说,“咱们在种树。有人路过,看见了,记住了,下次需要玻璃,脑子里闪过咱们的名字——这就够了。”
他合上本子,目光扫过三人:“接下来,根据评估结果,微调内容策略。故事继续,但更克制;技术深化,但更接地气;互动保留,但更聚焦。”
小陈忽然问:“那……那个德国客户呢?真给他做黎曼猜想?”
刘好仃没立刻回答。他走到窗边,拉开百叶窗。阳光斜切进来,照在桌角的一块样品玻璃上,透明的表面映出窗外的天空,也映出四个人模糊的影子。
“做。”他说,“哪怕只服务一个人,也是透出去的一道光。”
他转身,拿起笔,在白板上原有的“内容营销”旁边,写下两个新字:
精准。
尤哈刚想说什么,手机突然震动。他低头一看,眉毛一挑,点开消息。
“刘师傅。”他声音有点发紧,“刚收到一条私信——德国那位,附了设计稿,还问能不能把公式刻在双层夹胶玻璃的中间层,让光穿过时产生折射效果。”
刘好仃走过来,盯着屏幕看了两秒。
“能做吗?”尤哈抬头。
刘好仃没回答。他拿起手机,放大那张设计图,指尖停在公式第三行的一个符号上。
阳光正落在玻璃样品的边缘,折射出一道细长的光斑,横切过桌面,像一把刀,轻轻搭在阿米尔刚打印出来的数据报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