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屏幕跳转,视频封面缓缓加载出来:昏黄灯光下,一双布满老茧的手正用砂纸打磨玻璃边缘,背景音是细微的“沙沙”声,像风吹过芦苇。字幕浮现:“他们连我临时改的尺寸都记得。”
“发了!”小陈松开鼠标,整个人往后一仰,“我感觉我刚刚发的不是视频,是我妈的婚礼录像。”
阿米尔在LinkedIn上传了技术白皮书摘要,配图是施密特项目在夕阳下的全景,玻璃幕墙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着整座城市。他点击“发布”,回头说:“欧美那边,讲究‘用事实说话’。希望他们能看见。”
尤哈负责Instagram和Facebook,发的是客户挑战视频合集,标题:“他们为什么推荐我们?”他点下发布键,咧嘴一笑:“这波操作,够他们刷三天。”
刘好仃没急着走,站在窗边看着三人的屏幕。一条条动态像小船,陆续驶出港口,消失在数据的海平线上。
“接下来,怎么管?”他转身问,“七个账号,每天发什么,谁来审,什么时候发?”
小陈立刻掏出本子:“我建议排个发布表。TikTok两天一更,Instagram三天,LinkedIn一周两篇深度,Twitter每天一条信息图或客户语录。”
“我来盯技术类内容。”阿米尔说,“欧美平台更新慢,但每篇都得精。”
“我负责互动。”尤哈举手,“评论、私信、转发,我每天早晚各看一次,及时回。”
刘好仃点头,拿起笔在白板上画出时间轴:
周一:TikTok短视频 + Twitter客户语录
周三:Instagram故事 + LinkedIn技术帖
周五:Facebook客户挑战 + YouTube预告(待补)
“每条内容发之前,必须过审。”他指着小陈,“你和阿米尔轮流初审,我终审。别图快,发错一个词,可能丢一个客户。”
小陈记下,忽然皱眉:“有个问题——TikTok在印尼的最佳发布时间是晚上八点,咱们这边是晚上七点,差一小时。LinkedIn欧美活跃时间是早上九点,咱们这边是晚上十点。”
“意思是,咱们得熬夜盯发布?”
办公室安静了一瞬。
尤哈挠头:“要不,买个定时发布工具?”
阿米尔摇头:“免费的不准时,付费的咱们预算没列。”
刘好仃看着时间表,笔尖在“发布时刻”那一栏轻轻点了两下。他没说话,只是在表底下加了一行小字:
“评估自动化工具可行性,预算单列。”
“先手动。”他说,“谁负责的平台,谁调闹钟。咱们现在资源少,人就得顶上。”
小陈苦笑:“这感觉,像咱们厂的老式退火炉,得有人半夜起来看温度。”
“对。”刘好仃合上笔帽,“但再老的炉子,只要有人守,火就不会灭。”
夜色渐浓,办公室的灯一盏盏亮起。电脑屏幕上,新账号的粉丝数从0跳到3,又跳到7。第一条TikTok视频有了第一个点赞,来自雅加达,ID叫“Budi_GlassLover”。
小陈盯着那条通知,轻声说:“有人看见了。”
阿米尔的LinkedIn帖子收到了第一条评论,是南非张工的助理:“这数据我们验证过,真实。”
尤哈在Facebook上看到有人转发客户挑战视频,配文:“原来中国工厂也能这么有人情味。”
刘好仃站在白板前,看着那张密密麻麻的发布表,忽然笑了。他拿起记号笔,在“透·见”计划的标题下,画了一道向上的箭头。
“这才第一天。”他说,“咱们的玻璃,才刚透出第一缕光。”
尤哈正准备关电脑,忽然“咦”了一声。
他盯着TikTok后台,眉头慢慢皱起:“奇怪,咱们第一条视频的播放量……卡在200不动了。”
小陈凑过去:“是不是限流了?”
“有可能。”尤哈翻着朋友发来的资料,“他说新号前48小时是观察期,平台会压一波流量,看内容质量。”
阿米尔抬头:“那怎么办?”
刘好仃走过来,看了眼数据,没说话,只是把“透·见”计划表拍了张照,发进工作群,附言:“明天早会,复盘首日数据。”
他收起手机,正要走,忽然听见小陈在背后说:
“刘师傅,咱们要不要在视频里加个‘关注我们,看更多玻璃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