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小陈喊住刘好仃的时候,他正站在走廊拐角的饮水机前,拧开一瓶矿泉水。水柱哗地冲进杯底,溅起几滴落在袖口上,像几颗来不及逃走的星星。
“科技中心想了解‘生存方案’?”刘好仃抿了口温水,没回头,“告诉他们,下周安排线上会议,咱们主讲。”
“讲什么?”小陈跟过来半步,手机还亮着那条消息。
“玻璃怎么活得久。”他拧上瓶盖,轻轻拍了拍,“不是靠吹,是靠晒、靠淋、靠撞。咱们的测试数据摆那儿,谁不服谁来测。”
小陈笑了:“他们要是问服务呢?比如售后响应、现场支持……”
刘好仃的脚步顿了一下。
他没立刻答,而是转身走回办公室,顺手从桌上拿了支笔,在白板上“新加坡”三个字下面画了个问号,又拖出一条长线,连向“迪拜”“温哥华”,最后停在“吉隆坡”。
“咱们的玻璃能扛十年紫外线,可客户要是打个电话三天才回,你说他下次还敢用吗?”
小陈一愣。
“技术是命根子,服务是脸面。”刘好仃把笔帽咔地一按,“现在脸有点脏了。”
会议室的门还没关严,阿米尔已经探进半个身子:“刘师傅,刚收到利雅得那边邮件,说新项目进度提前,希望我们提前派驻技术人员。”
尤哈紧接着从工位起身:“约翰内斯堡也问了,能不能提供本地化培训?他们施工队对咱们的新安装工艺不太熟。”
刘好仃站在白板前,看着那几条红线像藤蔓一样爬满地图,忽然笑了:“以前咱们是卖玻璃的,现在倒像是开连锁店的——产品要标准,服务还得带温度。”
“可咱们哪有那么多‘温度’?”小陈苦笑,“一个售后工程师,上个月飞了四趟中东,回来连轴转处理邮件,人都瘦一圈。”
“问题就在这儿。”刘好仃拿起记号笔,在白板中央写了个大字:服。
然后是第二个:务。
第三个:升。
第四个:级。
四个字排成一列,像四块砖,垒成一堵墙。
“咱们的市场跑得比服务快。”他指着字,“客户追着咱们的技术跑,咱们却追着客户的问题跑。这不是赛跑,是拔河——力气都花在僵持上了。”
阿米尔挠头:“那咋办?招人?培训?还是建海外服务点?”
“都不是。”刘好仃摇头,“现在不是缺人手,是缺‘节奏’。就像炒菜,火候不对,食材再好也糊锅。”
他转身在白板上画了个圈:“新加坡客户要技术交流,利雅得要现场支持,约翰内斯堡要培训,吉隆坡刚冒出防霉需求——这些不是麻烦,是信号。”
“信号?”尤哈凑近了些。
“说明咱们的玻璃,已经从‘能用’变成‘想用’了。”刘好仃声音轻了些,“可客户从‘想用’到‘敢长期用’,中间隔着一层服务体验。咱们得把这层窗户纸捅破。”
小陈若有所思:“所以……服务得跟上品牌的脚步?”
“不止是跟上。”刘好仃拿起红笔,在“服务升级”四个字外画了个大圈,“得超前半步。客户还没开口,咱们就把答案递到门口。”
会议室安静了一瞬。
空调吹出的风拂过纸页,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有人在翻一本旧相册。
阿米尔忽然笑出声:“您这不就是‘未诉先应’?比天气预报还准。”
“对喽。”刘好仃也笑了,“咱们做玻璃的,最怕什么?裂纹。服务也一样,等客户投诉了再补,就跟等玻璃炸了再换一样——晚了。”
尤哈举手:“可每个地方客户习惯不一样啊。新加坡喜欢邮件正式沟通,迪拜那边习惯电话直来直去,南非施工队连视频会议都懒得开,非得现场比划。”
“这正是难点。”刘好仃点头,“咱们不能拿深圳的尺子,量全世界的脚。”
他走到窗边,阳光斜照进来,映在玻璃幕墙上,反射出一片流动的光斑,像无数条小鱼在游。
“上周我去车间,看见老师傅调切割机,不是靠数据,是靠耳朵听声音。刀片进料的节奏、震动的频率,他一听就知道差多少丝。为什么?因为他在这行干了三十年,懂‘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