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清晨六点,天刚蒙了一层灰白,玻璃厂东侧的检测车间已经亮起了灯。刘好仃拎着保温杯走进来时,门口的电子屏正跳动着昨日的生产数据,数字比上周同期高了12.3%。他盯着看了两秒,嘴角往上提了提,没说话,但脚步轻快得像踩着弹簧。
他把保温杯放在桌上,杯盖一拧,一股枸杞红枣味混着茶香飘出来。小陈路过,探头看了一眼:“刘师傅,您这养生茶都快赶上我们质检报告出得勤了。”
“人养好了,活才出得稳。”刘好仃笑着回嘴,“你昨天实操考核那一下偏振光打得多准,不就是精神头足?”
小陈嘿嘿一笑,正要接话,阿米尔抱着一叠文件走了进来,眉头微皱:“刘工,员工能力测试的初稿我整理好了,但几个模块的评分标准……咱们是不是得再对一遍?别回头有人说‘这分打得有点随意’。”
“怕被人质疑?”刘好仃接过文件,翻了两页,“那就让它经得起质疑。”
他走到白板前,拿笔画了个大圈:“咱们这次评估,不搞‘领导印象分’,也不搞‘谁嗓门大谁得分高’。三个维度——实操表现、团队协作、应变反应。每一项都有录像、有记录、有第三方签字。”
“比如?”小陈凑过来。
“比如昨天拉吉发现传送带震动异常,提前停机检查,避免了一整批玻璃的应力偏差。”刘好仃指着监控截图,“这不算在KPI里,但算在‘应变反应’里。加一分。”
阿米尔笑了:“那尤哈前天帮新来的实习生画流程图,用颜色标工序,算不算?”
“算!而且算团队协作的满分案例。”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协作默契度”几个字,“咱们现在不是拼谁一个人多厉害,是看谁能让整个队伍跑得更顺。”
话音刚落,小李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平板:“刘师傅,团队凝聚力问卷的回收率92%,比上次高了快二十个百分点。而且……”她顿了顿,有点惊讶,“有人说‘现在开会不怕发言了’。”
办公室里安静了一瞬。
然后小陈憋不住:“谁说的?不会是尤哈吧?”
“就是他。”小李翻出一条匿名反馈,“原话是:‘以前我觉得说中文像在跳独木桥,现在发现,桥边有人扶。’”
刘好仃看着那行字,眼底泛起一点温润的光。他没说话,只是把这句话抄在了评估方案的第一页上方,用红笔圈了起来。
评估正式开始那天,车间临时腾出了一角做测试区。一张长桌,两台检测仪,三块待测玻璃——一块有隐性裂纹,一块边缘应力不均,一块看似完美实则镀膜厚度偏差0.03微米。
“随机抽题,限时二十分钟。”刘好仃站在旁边,手里拿着计时器,“不是考你背不背参数,是看你能不能在压力下做出正确判断。”
小李抽到的是镀膜那块。她没急着上手,先用侧光扫了一遍,又调出历史数据对比,最后才用探针轻点边缘。
“问题在镀层。”她抬头,“建议返工重镀。”
评审团的老王点点头:“正确。而且你用了数据对比,不是凭感觉。加分。”
轮到尤哈时,他抽到的是隐性裂纹题。他没用偏振光,而是先测了温度梯度,再结合震动频率反推内部结构异常。
“这思路……”李工低声说,“有点像芬兰那边的无损检测法。”
“他昨天还问我借了本外文资料。”刘好仃轻声答,“说是想‘把母国经验翻译成咱们能用的语言’。”
尤哈完成测试后,没急着走,反而站在桌边,等下一个人抽题。等阿米尔上来,他顺手帮对方调好了检测仪的焦距。
这个动作被监控拍了下来,也被刘好仃记在了本子上:“主动补位,无指令协作。”
下午是团队协作评估。题目是模拟突发订单:48小时内完成一批异形玻璃的切割、质检、打包,团队自组,任务自分。
小陈和阿米尔自动组队,拉吉犹豫了一下,走过去站定。尤哈看了看,也加入了。
“咱们得有人盯进度。”小陈立刻说,“不能像上次一样,卡在哪儿都不知道。”
“我来。”拉吉突然开口,声音不大,但很稳,“我可以做时间轴,每两小时更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