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刘好仃笑了:“我第一眼也这么想。所以我让机构把原始数据、采样方式、分析模型全列出来了。你看这页,连他们用的算法参数都写了。”
小林翻着报告,忽然“咦”了一声:“他们还提了一嘴——说咱们在中东和东欧的保护效果相对较弱,建议加强本地化监测和语言支持。”
“记下来。”刘好仃拿笔在本子上划了一笔,“不是批评,是指路。哪有一步到位的事?咱们能走多远,就看能不能听进这些话。”
小李举起手:“那……咱们要不要趁热打铁,搞个宣传?比如发个‘我们的光,不容复制’之类的海报?让消费者也知道,咱们一直在护着这块玻璃?”
“好主意。”刘好仃点头,“品牌不是磨出来的,是守出来的。守住了,光才亮得久。”
小林突然问:“那下一步呢?是不是该把冷门平台全铺一遍?或者……申请更多国际专利?”
刘好仃没急着回答。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物流车正一排排驶出厂区,车顶的反光条在阳光下像一道道流动的光带。
“下一步?”他轻声说,“是继续盯,继续打,继续记。咱们的机制不是铁做的,是活的——它得学会自己呼吸,自己长骨头。”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每个人:“咱们不光要让侵权的人知道‘不能抄’,还得让想抄的人知道‘抄了也白抄’。”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小林忽然笑了:“那咱们这维权系统,现在是不是该起个名字?总不能一直叫‘那个系统’吧?”
“叫什么?”小李问。
“叫‘光盾’怎么样?”小林眼睛亮亮的,“咱们护的是光,盾就是这机制。”
刘好仃没说话,低头翻开笔记本,在最新一页写下两个字:“光盾”。笔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它不说话,但一直在亮。”
就在这时,系统提示音轻轻响起。
刘好仃抬头,看见调度台上的平板屏幕亮起,一条新警报弹出——某新兴设计论坛,一篇题为《“门”字玻璃:从模仿到超越》的帖子正在升温,配图是一块边缘带锯齿纹的玻璃,简介写着“全新光影语言,致敬经典,更胜经典”。
他走过去,点开帖子,放大图片。
光斑的走向不对。
弧度太急,过渡生硬,像是用算法强行拟合的痕迹。
他没急着投诉,而是打开案例库,输入关键词:“锯齿纹”“光影语言”“致敬经典”。
页面跳转,跳出三条历史记录——全是去年被成功下架的高仿案例,手法如出一辙。
他嘴角微微一扬,拿起笔,在警报旁边写下一行字:“老朋友,换汤不换药,可骗不了光。”
然后,他点开维权系统,选择“高仿侵权”,上传对比图,填写证据链编号。
提交前,他看了眼屏幕右下角的时间:08:23。
手指悬在确认键上,轻轻一按。
窗外,第一缕阳光穿过新出厂的“门”字玻璃,在地面投出一道笔直的光斑。
光斑缓缓移动,像一把尺子,量着时间,也量着边界。
刘好仃放下手,转身拿起一块刚打磨好的玻璃,迎着光看了看。
边缘光滑,弧度均匀,光影流动如溪。
他轻轻把它放回托架,转身走向车间。
身后,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新警报弹出——某跨境电商平台,商品标题写着“灵感之光:限量版光影艺术玻璃”,主图角落,赫然印着一个极小的“门”字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