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小李也点头:“而且有些流程,比如国际注册,周期长,见效慢。老板要是问‘这月能回本吗’,咱怎么说?”
刘好仃合上笔记本,没立刻回答。
他走到火种墙前,取下那张写着“光可以共享,名字不能被偷走”的卡片。背面的老陈贴的碎玻璃还在,上面“patente?”的字迹歪歪扭扭,像孩子写的问号。
他轻轻摩挲着那片玻璃,说:“二十年前,咱们厂第一条全自动磨边线落地,有人说‘机器会抢工人饭碗’。结果呢?咱们学会了调参数、修误差,反而成了技术骨干。”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三人:“现在也一样。品牌出海,不是只靠卖货,还得学会护牌。这不是负担,是升级。”
“以前我们只管把玻璃磨亮。”他顿了顿,“现在,得学会让光有名字。”
小林低头看着自己的手,忽然笑了:“其实……我挺愿意干这个的。上回看到南美用户教别人认真光,我心里特别暖。现在能亲手保护它,感觉像在守家。”
老陈哼了一声:“守家?我守了三十年炉火,头一回听说还得守‘名字’。”他顿了顿,又补一句,“但要是没人守,以后我孙子想买块真玻璃,都得分半天真假——那我不干。”
小李举起手:“我加入监测小组。晚上多看两眼手机,不算啥。”
刘好仃笑了,把卡片重新钉回墙上,字朝外,光正好落在“名字”两个字上。
“那就这么定。”他翻开笔记本最后一页,写下:
品牌保护方案(初稿)
知识产权组:小林牵头,三周内完成全球商标注册优先级清单,启动核心工艺备案。
维权响应组:小李牵头,两周内建立海外平台监控机制,制定投诉Sop。
用户协同计划:发布《真品识别指南》h5,嵌入购买链接与举报入口。
技术溯源调研:评估区块链\/二维码溯源可行性,月底提交方案。
内部培训:每月一次“品牌守护课”,全员参与。
他合上本子,拍了拍封面:“咱们不打闪电战,打的是长明灯。”
正说着,小林忽然“哎”了一声,指着窗外。
一辆物流车正缓缓驶入厂区,车身上贴着新标签——不再是冷冰冰的“深玻A-3”,而是一行手写体中英双语:“Light with Name”。
“谁贴的?”老陈问。
小李笑:“我今早贴的。试用版。”
刘好仃看着那行字,没说话,但嘴角翘了翘。
他走回调度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新笔,拧开笔帽,咔哒一声。
在方案末尾,他补上第六条:
所有出厂产品包装,逐步加印“真品识别码”与“用户故事征集入口”。
他刚写完,小林忽然抬头:“刘师傅,有个问题——如果以后用户想定制刻名玻璃,咱们怎么证明它是正品?”
刘好仃停下笔,想了想,从工具箱里拿出一片边角料玻璃,递给老陈:“老陈,你来磨个‘门’字,就按山田先生那块的工艺。”
老陈接过,二话不说走向砂轮机。
十分钟后,一片薄如蝉翼的玻璃放在桌上,弧边流畅,光斑移动时,边缘拖着细微的影,像雨后屋檐滴下的水膜。
刘好仃拿起它,对着光,轻声说:“以后每一块定制玻璃,都带一道‘回光纹’。”
他把玻璃翻过来,在背面用极细的笔写下一行小字:
this light has a 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