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秘史十二章

第66章 朱方旦案件(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

康熙心中一惊,没想到他竟如此笃定。

这时,侍读学士王鸿绪怒斥道:"大胆朱方旦,你竟敢在书中宣扬异端邪说!"

朱方旦不卑不亢:"这位大人,草民所言皆有实据。"

他不慌不忙,手持《大学章句》,指着"格物致知"四字冷笑道:"朱熹解得谬矣!"

说罢,抓起案上螃蟹,当众掰开甲壳:"诸君请看,此物无心无肝,可知古人所言脏腑方位多有讹误!"

康熙抬手制止了群臣的攻击,他本不太在意这些学说,只当是文人辩论的话题,

便又问道:"朱方旦,听说你不断游历东南,莫不是想为吴三桂效力?"

朱方旦正色道:"陛下,我朱方旦虽是一介草民,但心中自有天地。

吴三桂叛乱,逆天而行,我岂能助纣为虐?我只是凭医术救人,凭良心说话。"康熙听了,心中竟对他的坦荡生出几分欣赏。

恰逢孝庄太皇太后六十大寿,康熙下旨特赦天下,朱方旦也在其中。

被释放后的朱方旦,误以为自己得到了皇帝认可,愈发得意忘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康熙十七年,南方军营。

朱方旦南下投奔与叛军作战的清军,在军营中自称能用法术指导战术,受到部分将领欢迎。

他常在营帐中摆弄奇怪符咒,声称能预测敌军动向。

有一次,他告知主将:"明日午时,敌军必来偷袭,我已设下法术,可保我军无虞。"

主将虽半信半疑,仍加强防备,结果当日午时,叛军果然来袭,却被清军打得大败。朱方旦的名声在军中迅速传开。

彼时,宁南靖寇大将军勒尔锦奉命进攻叛军,却因指挥失误退守荆州。

听闻朱方旦占卜灵验,便派人相请。

勒尔锦屏退左右,向朱方旦请教破敌之策。朱方旦沉思片刻后说道:

"王爷,如今吴三桂势头正盛,但他起兵叛乱,逆天而行,失了民心。

王爷只需坚守荆州,稳固防线,切勿贸然出击。待时机成熟,可分兵迂回,截断其粮草补给,令其军心自乱。"

勒尔锦追问出兵时机,朱方旦掐指一算:"半年后,敌军内部必生变故,届时王爷发动进攻,定能大破敌军。"

此后,勒尔锦依计而行,果然连战连捷。随着战事顺利推进,勒尔锦对朱方旦愈发敬重,不仅赠其"圣人里圣人堂"匾额,还常与其探讨军事战略。

然而,消息传到京城,康熙帝听闻勒尔锦常与朱方旦商议军机,认为军机大事不应受占卜言论左右,立即下旨告诫。

但朱方旦恃才傲物,并未将康熙的警告放在心上。

这不仅引起了军中幕僚的恐慌,更让嫉妒他的谋士抓住把柄,纷纷上书告发,称他妖言惑众、扰乱军心。

康熙接到奏报后大为震怒,他这才意识到,朱方旦的危险不仅在于医术和"法术",更在于其思想对传统认知的颠覆。

康熙盛怒之下,传旨将朱方旦再次押回京城,亲自审问。

面对质问,朱方旦仍辩称自己是为朝廷平叛。

康熙不再留情,问道:"朱方旦,你可知道,你所为之事,已违背了我大清的律法?"

朱方旦冷笑:"陛下,我所做之事,皆是顺应天意。我所写之书,皆是对经典的解读,何来违背之说?"

康熙深知朱方旦的书曲解经典、误导人心,下令将其书籍尽数销毁,并命大臣商议处置之法。

大臣们意见不一,有的主张流放宁古塔,有的要求立即斩首。

朝中文人更是对朱方旦恨之入骨,纷纷上书痛陈其罪状,要求严惩。

最终,康熙下定决心,判处朱方旦斩首,于是便有了午门刑场上那令人唏嘘的一幕。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明末黑太子
明末黑太子
崇祯十二年,即公元1639年,奸相主政,党争不断,勋贵贪腐,藩王暴敛,国库告罄,民不聊生,饿殍遍野,边塞危急,风卷狼烟,强虏铁蹄,频频叩关,朝廷兢惧,社稷将倾,最后一个汉家王朝行将覆灭……
牛笔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