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西游,我骊山门下蛇尊》最新章节。
“此处地下七丈,当有暗河潜流。”
他指着地图上一处低洼谷地,语气笃定,
“若集青壮之力,由此处深掘,引水灌渠,或可解燃眉之急。”
起初无人相信,一个穿着道袍的年轻人,如何能知晓地下之事?
但玄珏展现了一丝不凡的气度,并亲身参与挖掘。
当第一股浑浊却带着凉意的地下水终于喷涌而出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人们欢呼着,看向玄珏的目光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敬畏。
在他的指点下,更多的水渠被规划出来,连接起散落的村落,干渴的土地终于得到了一丝喘息。
数月后,他行至河东道。
此地却是另一番景象。
连日暴雨倾盆,河水暴涨,浑浊的洪流如同脱缰的野马,冲垮了简陋的堤坝,吞噬了大片农田和村庄。
幸存者挤在高地上,望着化为泽国的家园,眼神麻木绝望。
玄珏踏着泥泞,沿着泛滥的河道仔细查看。
他看到了堤坝的脆弱节点,也看到了地势低洼、易成内涝的区域。
他召集了幸存的官吏和乡绅,在临时搭起的草棚里,就着昏黄的油灯,摊开简陋的地形图。
“旧堤根基不稳,需退后加固,取土于高地,而非就近掘堤。”
他用树枝指点着,
“此处地势低洼,与其强堵,不如顺势开凿泄洪沟渠,将水引向东南那片废弃的盐碱滩。
既泄洪势,又可淤地改良,为日后所用。”
他的方案,结合了疏导与利用,最大程度减少损失,着眼长远。
当洪水终于退去,按照他规划所筑的新堤和泄洪渠经受住了考验,保住了更多家园时,“玄珏道长”的名字,在幸存的灾民口中,已近乎神明。
又过一段时日,河南道,蝗灾遮天蔽日而来。
天空被密密麻麻的飞蝗覆盖,如同移动的黑云,所过之处,刚刚抽穗的庄稼瞬间只剩光杆,连树皮都被啃噬一光。
官府的扑打收效甚微,百姓绝望哀嚎。
玄珏行走在受灾的田野,看着那些在田埂边绝望驱赶蝗虫却徒劳无功的农人。
他没有施展焚天灭地的神通,而是蹲下身,仔细观察着蝗虫的习性,又询问了当地老农往年蝗灾的情况。
最后,他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愕然的办法。
“速去邻近州县,大量收购鸡鸭鹅雏,越多越好!散养于受灾田地!”
同时,他指导农人挖掘深沟,沟内注水并铺洒草木灰,形成隔离带。
一时间,田间地头鸡飞鸭叫,无数禽鸟争相啄食着肥硕的蝗虫。
这看似简单甚至有些滑稽的办法,效果却出奇地好!
家禽成了最有效的“灭蝗军”,深沟则有效阻止了蝗群向未受灾区域的蔓延。
虽然损失无法完全避免,但保住了相当一部分收成,避免了更大的饥荒。
玄珏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跋涉在大唐的山水之间。
他不显神通,不图虚名,只是以最朴素的方式,运用自己的智慧和一点点引导,帮助凡人在天灾面前挣扎求生。
他看农夫在甘霖降下后跪地痛哭的感恩,看孩童在洪水退去后于泥泞中寻找家园的茫然,看老妇在鸡鸭捕食蝗虫时露出的那一丝苦涩却带着希望的笑容。
他感受着这片土地在伤痛中顽强勃发的生命力,感受着凡人在绝望中迸发的坚韧,感受着生与死、兴与衰在人间最真实的轮转。
这些经历,如同无声的春雨,悄然浸润着他的道心。
他对“阴阳轮转”、“造化生灭”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经文道藏和神通变化,而是有了沉甸甸的、带着泥土与血汗气息的质感。
他的心境,在红尘百态的洗练下,愈发沉静、稳固,如同经历风吹雨打的山岩。
数月后,风尘仆仆的玄珏,终于踏入了这座闻名遐迩的雄城——长安。
甫一入城,一股难以言喻的磅礴压力便扑面而来。
这压力并非针对肉身,而是源于精神层面,带着堂皇正大、统御八荒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