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最新章节。
另一方面,铸造金银币的利润显而易见,徐悟锋也打算从中获利。
宴会结束后,徐悟锋到方百花那里,告诉她关于摩尼教的事。
方百花如今怀孕在身,听到摩尼教迅速发展并占领杭州的消息后,脸上露出喜悦之色。
但她仍保持冷静,询问徐悟锋下一步计划。
徐悟锋笑着回答:"若是我,会集中兵力北上攻下建康府,拿下金陵这一战略要地。
这样凭借长江天险,即便朝廷大军来袭,也能从容应对。”
他这样说基于梁山军的强大战力,尽管摩尼教进展顺利,但江南官军的实力不容乐观。
因此,摩尼教能否守住金陵还是未知数,不过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
方百花对徐悟锋充满信心,将此话铭记于心。
在青州城停留数日后,徐悟锋处理完各项事务,准备前往梁山泊。
并非其他原因,只是他早就在研发火炮。
梁山占领胶东后,山寨中的多数工厂迁至东平府等地,唯独**厂和制炮厂留在原地。
梁山泊四周环水,且有水军巡逻守护,因此非常安全。
冬雪初降时,徐悟锋收到了汤隆的奏报,得知火炮研发取得重大突破,他随即带领众人赶往梁山泊。
同行者包括许贯忠、徐和、闻焕章等人,还有兵部尚书朱武、工部侍郎凌振,以及史文恭、林冲等将领。
因扈三娘怀孕,亲卫副头领一职暂由梁红玉担任。
梁山之上,汤隆早在金沙滩等候。
身为工部尚书,他虽位高权重,却专注于火炮研究,常年驻扎于此。
工部日常事务多由凌振等人处理,汤隆则一心钻研此新型武器。
火炮问世并非难事,其原理简单,一旦技术成熟,制作便不成问题。
然而,确保火炮品质可靠才是关键。
此前铸造完成的一尊火炮,其爆发力令人心惊。
一声炮响震天动地,十斤重的铁弹飞出一里外,击中夯土墙,留下一个盾牌大小的凹陷。
与飞石炮相比,火炮的威力毫不逊色,且优势明显:不仅声势骇人,射程还可进一步提升。
只需调整炮口角度,即可打得更远;若火炮质量过关,亦能加大装药量。
提升火炮威力的方式多种多样,可见其潜力巨大。
至于飞石炮,作为 ** 时代的巅峰之作,若想增强威力,只能不断增重、加大体积,但这会使飞石炮愈发笨拙。
两件威力相近的武器,一种已达顶峰,另一种尚处起步阶段,潜力无限。
汤隆自然选择了后者,即便当下火炮的精准度还不及飞石炮。
尽管火炮初次问世时表现惊艳,但身为穿越者的徐悟锋深知火器未来的发展前景,因此决定加大研发投入。
汤隆引徐悟锋等人至后山一处营地,只见空地上摆放着数门新制的巨型火炮。
这几门巨炮仿自明清时期的红衣大炮,拥有诸多优点:炮管修长,管壁厚重,口径宽大。
为降低炸膛风险,设计者从炮口至炮尾逐步加粗,使其整体呈现纺锤状,契合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变化规律。
这种红衣大炮源于明朝对西方技术的模仿并加以改良,威力更为强大,曾被誉为十七世纪最优秀的火炮之一。
明朝天启六年,六万后金军队围攻宁远孤城,红衣大炮展现非凡实力,在瞬息之间击溃敌军,令城下敌军人仰马翻,无不大败。
以不足两万的明军击败数倍于己的后金,传为佳话。
如今在徐悟锋的建议下,红衣大炮被提前投入使用,改名为神威大炮。
然而,徐悟锋并未将主要精力放在这些神威大炮上,而是专注于旁边几门小巧的火炮。
提及明朝军事,火器不可或缺;提到火器,则绕不开虎蹲炮。
虎蹲炮长度超过两尺,重量不足四十斤,周身加固七道铁箍,炮头由两只铁爪支撑,外观酷似猛虎蹲伏之态。
实际上,虎蹲炮属于早期的迫击炮,体积小、重量轻,射程有限,却非常适合山地和平原作战,尤其便于伴随骑兵行动,灵活机动。
加之其采用前装设计,既能实现大仰角发射,又能快速更换 ** 。
所谓 ** ,并非单一类型,而是包括众多小石子、碎铁片等的混合体。
发射时,先填充七八两 ** ,再加入百枚重约五钱的小铅丸或石子,最后用一枚三十两重的铁弹或石弹封顶。
一旦发射,大小弹丸齐飞而出,轰鸣震天, ** 力与覆盖范围极广,尤其适合打击步骑兵密集的作战阵型,能有效遏制敌军猛烈冲锋。
相较笨重的重型火炮,徐悟锋更偏爱这类轻便易携、性能可靠的轻型火炮。
他的目标敌人是女真人,而对付这些强悍的对手,虎蹲炮无疑是最佳选择。
不过,这种新式武器与战法尚未在梁山军的战场上全面应用,因为数量不足难以形成真正的战斗力。
在梁山军中,飞石炮依然是主力装备,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四面八方都有部署。
然而,随着分布范围扩大,这一技术的秘密性变得愈发难以保持。
毕竟,飞石炮的构造原理简单易懂,犹如一层薄纸,只需稍加琢磨便能掌握。
不出数年,辽国或西夏或许也能自主研发出类似的武器。
负责制造飞石炮的工匠,有的来自东京,有的出自莱芜监,个个技艺高超。
他们中最年轻的已在梁山服役两年,如今已各有官职,忠诚度毋庸置疑。
徐悟锋注视着两门虎蹲炮,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他转向汤隆,询问道:“这虎蹲炮的威力究竟如何?”
汤隆笑着回答:“单凭言语描述,恐怕难以让兄长完全理解其效力。
不如我命人试射一发,让大家亲眼目睹。”
徐悟锋点头应允:“好主意,速速进行吧。”
汤隆随即召集几名工匠,用大铁钉将炮身稳固于地面上,随后装填 ** 与铅丸。
徐悟锋与其他人在远处观望,前方的空旷地带摆放着十几头猪羊,它们正安然地啃食青草,浑然不知即将面临的危险。
“准备完毕!”汤隆一声令下,身旁的炮手点燃引信。
片刻后,“轰轰”两声巨响同时炸开,浓烈的白烟迅速弥漫开来。
待烟雾消散,众人赶忙上前查看,只见那些猪羊早已遍体鳞伤,尚存气息的几头依旧痛苦哀号。
许贯忠、林冲等人目睹此景,神色不禁为之动摇。
若战场上使用这样的火器,必将造成大规模 ** 。
徐和目光炯炯地道:“有了这般利器,再加上梁山的精锐部队,谁能抵挡?此事务必严加保密!”
徐悟锋闻言亦神情凝重,他对虎蹲炮的性能感到满意,同时也对保密工作深感忧虑。
他环视众人,语气郑重地说:“此物绝不可外泄,若有违者,休怪我无情处置!”
汤隆急忙说道:“兄长无需担忧,梁山四周皆有驻军,铸造火炮的匠人每隔数日便需接受审查,确保万无一失。”
徐悟锋闻言一笑,道:“火炮威力非凡,传我指令,每位匠人都将得到奖赏!”
东京城内。
随着宋夏达成和议,朝廷支付一笔银钱作为‘犒赏’,双方正式停战。
童贯开始从陕西六路调集蕃汉兵力。
其中包含常捷军万余人,府州五千精锐,加上其他部属总计五万兵马,现已集结于东京城。
这五万大军为西军主力,绝非小数目,陕西六路禁军总数不过二十万出头,一次性抽调四分之一,怎能毫无影响?
若认为调动五万西军不会对西北局势造成任何波动,那便是对国事的轻视。
尽管宋夏签订和约,但这并不表示两国真正实现和平。
此次领军的是西军将领刘延庆,刘法、刘仲武、种氏家族、折氏家族、姚氏家族等名将均严阵以待。
刘法统领的熙河路,禁军、义勇军、厢军及乡勇总计近十万兵力始终备战。
此外,京畿、京西各地抽调的五万禁军,以及之前两战败退回的残兵,也都加入军伍。
高俅、蔡攸两次攻打梁山,除杨温部外,总计二十多万大军。
即便梁山擅长擒敌,也难以尽数捕获。
战亡或被俘者之外,仍有半数逃回东京,童贯从中勉强挑出五万可用之兵,加上原有人马凑成十五万大军。
童贯并不依赖这些败兵作战,而是倚重西军力量,对外宣称三十万兵力。
童贯厉兵秣马之际,赵佶亦充满信心。
此番西军出动,又有童贯 ** ,刘延庆任都统制,赵佶坚信定能攻克梁山。
然而,就在出兵日期临近时,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令赵宋君臣措手不及。
江南摩尼教 ** ,仅两个月便攻入杭州城,叛军迅速蔓延至两浙路各地,顿时江南战火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