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最新章节。
因此,朱樘的行为显得格外特别。
徐悟锋试探性地问:"我已派人核查,你并无恶名,即便落入我方手中,也并无性命之虞,为何如此轻易归顺?"
朱樘低头答道:"启禀大王,当今赵天子沉迷享乐,疏远贤臣,亲近奸佞。
他沉溺虚浮之事,荒废政务,民怨载道。
大王出身草根,心系黎民,此番举义,实乃替天行道,为民除害。”
徐悟锋听罢,不禁点头称许。
朱樘口才出众,一番话条理分明,令他印象深刻。
然而,徐悟锋心中并未完全信任此人。
在他看来,朱樘不过是走投无路才选择归附,而非出于真心。
徐悟锋思虑片刻,决定给朱樘一个看似重要却无实权的位置:"你先暂任主簿,日后若有更合适的职位,再另行安排。”
"多谢大王恩典!"朱樘连声道谢,不敢稍有异议。
处理完此事,徐悟锋随即转而处理其他事务。
此次朝廷出动十五万大军前来围剿,所运载的粮草、辎重、银两以及战利品数量庞大,令徐悟锋获利颇丰。
即便这十几万大军不可能完全被俘虏,但所得依然十分丰厚。
眼下,徐悟锋对战争的兴趣愈发浓厚,每次击败朝廷大军,都能让梁山的实力显着提升。
未曾想,朱樘投降的消息传播开来,影响十分显着。
广济军中经过清洗后遗留的差役和官吏里,至少有四十人愿意加入梁山,占据了剩余人数的大半。
这一数字不容小觑,毕竟广济军不过一座城池,能有如此多的人投靠已属难得。
徐悟锋部署完毕后,又分兵攻陷濮州与单州,如今京东二路仅剩应天府和兴仁府尚未攻克。
作为大宋四京之一,应天府堪称宋室兴起之地。
赵匡胤担任殿前都点检并兼任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时,便在此地。
赵匡胤登基后,因起源于“宋州”(即现今的应天府),故将国号定为“宋”。
由于宋州古称商丘,火正阏伯居住于此,商丘被视为大火星的分野之地,宋朝自称“炎宋”。
此地为赵氏宗庙社稷所在,紧邻汴河水道,是天下的繁华之地,也是宋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同时还是重要的军事要塞。
到赵佶即位时,城中已有十六万男丁,加上外来客居者,丁口数可能接近二十万,总人口约六七十万。
赵匡胤在北宋建立后,在归德修建赵家原庙,名为圣祖殿。
宋真宗时期,将应天府升格为南jing,建造行宫正殿,取名归德殿,将圣祖殿改为鸿庆宫。
并供奉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画像于圣祖殿旁,称为神御殿或三圣殿,为赵宋的祖庙。
梁山军攻下单州后,应天府的文武官员惊恐不已。
然而,徐悟锋暂时无意攻打应天府,他担心若攻下此城,会让赵宋君臣惊慌失措,一旦逃走就麻烦了。
攻陷应天府后,无需焚毁赵家祖庙,这太过缺德,只需掠夺一番,便足以极大削弱赵宋的威望。
世人对祖先一向敬重,若连祖庙都无法守护,赵宋的颜面恐怕荡然无存。
徐悟锋计划在此期间整顿军政,落实授田政策,稳固战果,再与赵宋交涉。
凌振、汤隆、白瓦尔罕等人研发的火炮即将完成!届时若西军来袭,定让他们见识到科技的力量。
……
东京城内,当日朝议决定招安策略后,仅剩细节尚未商定。
王黼下朝回府后,派人请来赵明诚和王师中。
京东逃出的官员中,只有这两人为知州。
尽管赵佶震怒,但王师中临行前搜刮了许多金银,到东京后四处打点,因此二人仅被削职。
如此结果已算宽厚,否则以赵佶的性格,两人恐难逃贬至岭南的命运。
赵明诚先行到达,见到王黼即刻拜道:“见过恩相大人。”
王黼瞥了他一眼,问:“德甫,近来可好?”
赵明诚忙答:“恩相,小人尚好,只是……这官职……”
王黼听罢,有些失望地说道:“德甫,我很失望,贼寇刚攻城,你就弃守逃跑,还用绳索缒城而出,叫我如何评价你?”
赵明诚羞愧地低下头,结巴着说:“恩相,贼寇实在凶狠,我当时害怕……”
王黼打断他的话,说道:“罢了,我不想听借口。
你的知州职务暂时取消,我为你争取了一个新差事。”
“只要你表现优异,我保证你能官复原职,甚至晋升也并非难事。”
赵明诚闻言大喜,急忙询问:“是什么差事?小人一定全力以赴!”
王黼回答:“前往梁山泊招安!”
不久后,王师中才缓缓赶到。
得知要去梁山泊招安时,他顿时惊得双腿发软。
“恩相……梁山贼寇极为凶狠,让我们去招安,我恐怕回不来啊。”王师中已满头是汗。
王黼不满地说:“看看你们的胆量,难怪会弃城逃跑!战场上尚且不杀使者,上次陈宗善去招安,不是安全返回了吗?”
赵明诚连忙说:“恩相,这些贼寇不同往常。
而且陈太尉虽平安归来,但同行的赵鼎据说被贼寇扣押,生死未卜。”
王黼听后脸色骤变,冷笑一声:“我还在皇上面前保荐你们,没想到你们胆子如此之小!”
“很好,你们现在就离开,明天一早就去辞掉这个差事。”
见王黼动怒,王师中和赵明诚都心头发寒。
王师中赶紧说道:“恩相息怒!我们并非此意,只是担心招安可能不顺利……”
王黼冷冷地道:“你们弃城而逃,如今是戴罪之身,还有什么资格挑三拣四?要不是我替你们求情,你们的政治生涯早就结束了。”
王师中和赵明诚都有做官之心,一听这话,立刻服软。
看到两人态度转变,王黼也缓和下来,说道:“你们尽管放心,只要别惹怒贼寇,他们未必会对你们不利。”
“一旦招安成功,功劳便是你们的,皇上高兴之下,也会原谅你们失守城池的过错。”
赵明诚说道:“恩相,朝廷真的要招安梁山贼寇?这些反贼占领胶东,势头直追当年的李元昊,若朝廷下旨招安,恐怕会让贼寇更加嚣张。”
王黼摇头道:“皇上并非真心招安,这只是缓兵之计,在西军入关平定叛乱之前,先稳住这些贼寇,让他们老实点。”
王师中进言道:“这些叛军已占胶东,若无些甜头,如何能让其归顺?官家有何打算?”
王黼答道:“正在商讨,数日内或有定论。
我先告知你们,你们先回去准备。”
“是!”王师中、赵明诚答应一声后告退。
赵明诚从王黼府邸出来,思虑片刻,便往秦桧住所而去。
李清照之母王氏为前朝王珪之女,秦桧之妻亦是王珪孙女,二人实为表姐妹。
因这层关系,赵明诚回京后与秦桧结识,而秦桧早因某些事迹小有名气。
听闻赵明诚来访,秦桧热情迎接,入厅落座后笑道:“德甫兄,今日怎么有暇来此?”
赵明诚叹息一声,说道:“会之,适才我去王少宰府上,他说朝廷命我去梁山招安。”
秦桧听后一笑:“这是好事!王少宰把此事交给你,说明看重你,若成事,官复原职指日可待。”
赵明诚道:“会之,可那是梁山啊,听说那些匪徒十分凶悍。”
秦桧摇头道:“德甫,即便有风险,也无需太过担忧。
况且你之前失守城池,这次正好弥补过错。”
“我们为官者,理应尽忠报国,天下好事不会尽数落到一人头上。”
“我听说此次招安由宿太尉牵头,你只是副手,多做事少说话即可,有何危险?”
赵明诚闻言道:“若真如你所说,我就安心了。”
秦桧微微一笑:“说实话,我都想替你去。
这次招安旨在安抚叛军,若成功,必是大功一件,对仕途大有裨益。”
“会之所言极是!”
赵明诚点头,他对梁山心存畏惧,所以犹豫不决,但秦桧的话让他豁然开朗。
归根结底,赵明诚还是舍不得放弃官职。
赵明诚出身名门,怎能甘于平庸?眼见蔡京失势,他好不容易找到翻身的机会,绝不愿就此结束政治生涯。
他暗中握紧拳头,决心这次无论如何都要把握住。
看到赵明诚的神色,秦桧微微一笑。
此时秦桧刚刚步入仕途,虽已有些名气,但仍不过是个小人物。
他急需建立人脉,尽管妻族背景深厚,但他深知作为男子不应仅依赖妻子的势力,于是有意与赵明诚结交。
秦桧笑着提议道:“你此行去招安梁山泊,正好可以顺便接回你的姐姐,让她不再独居京东这块贼寇横行之地。
那里毕竟不太安全。”
满怀雄心的赵明诚听罢,顿时神情凝滞。
他其实并不愿将姐姐接回,甚至有些害怕她的归来,只盼她继续留在青州。
并非姐姐强势,而是赵明诚仕途坎坷,才学又不及姐姐,这让他总是抬不起头。
家庭地位的低下让他深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