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最新章节。
他指着旁边的玻璃房,
“里面的蒸汽管通到地里了?
温度够不够?”
“够够够!”
老农笑得合不拢嘴,
“这玻璃房真好,腊月里都能种青菜,比皇庄的暖棚还管用!”
他们多是农科专家的亲眷,也沾着家学,偏偏不服老,要亲手种植改良作物。
朱有建很开心,研究院就需要他们这样的精神,大明是天下人的大明,不能靠自己一人奋斗!
王徵举着块亮闪闪的钢片跑进来,脸上沾着黑灰:
“陛下!成了!
这钢能弯成圈,还不断!”
他当场就把钢片弯成个圆环,又捋直了,果然没裂。
朱有建接过钢片,掂量了掂量,忽然对鲁总监喊:
“拿图纸来!这钢能用,拉索桥的事,就这么定了!”
暖房外的春光正好,蒸汽机房的白气袅袅升空,与农科暖棚的炊烟缠在一起。
朱有建望着远处轨道延伸的方向,忽然觉得,这些整日琢磨玻璃丝、钢索、苹果梨的人,比朝堂上争吵的大臣们可爱多了。
威龙在暖棚里逮住了那只蝴蝶,正得意地用爪子拨弄。
朱有建笑着抱它起来,往回走时,听见身后传来新的争论——
这次是关于“用蒸汽带动织布机”的,声音响亮,却透着股子热气腾腾的劲儿。
他低头对怀里的猫说:
“龙儿你看,这研究院啊,比乾清宫热闹多了。”
威龙“喵”了一声,舔了舔他的手指,像是在赞同。
三月的风卷着黄河的潮气,吹得官道两旁的柳芽簌簌作响。
刘德忠勒住马缰,看着身后浩浩荡荡的队伍,忽然觉得像在做梦——
三个月前还在四川啃冻硬的黄羊肉。
如今身边不仅跟着两万京鲁营的弟兄,还有两万穿着新做棉裙的朝鲜媳妇,一个个红着脸;
被战士们护在马车里,车轴压过冻土的声响,竟比战鼓还让人心里踏实。
“刘将军,歇会儿吧!”
一个山东口音的老兵从后面追上来,怀里抱着个襁褓,里面是他刚满三个月的儿子——
是去年娶了朝鲜媳妇后生的。他笑得眼角堆起褶子,
“孩子们饿了,让娘们给喂口奶。”
引得旁边几名战士羡慕,老王的运气真特么好,他媳妇带来八岁的儿子,五岁的女儿;
现在又添一个,不用自己播种,白得三个娃。
好媳妇都给他们先抢了,真是太气人!
刘德忠嗯了一声,翻身下马时,差点被自己的新靴子绊倒。
这靴子是互助队给做的,纳了七层底,说是“走千里路不磨脚”。
他望着不远处的炊烟,那里有十几个朝鲜女人正围着口大锅忙活,蒸汽里飘着米饭的香味——
这些娘们不仅会生养,还会做泡菜,让吃惯了干粮的弟兄们,总算尝着点家里的滋味。
林有德的太监队伍跟在后面,就清爽多了。
十几个太监推着辆改装过的木板车,堆满了木箱,都是各种草药,田有良请托的,高总领列清单要的。
见刘德忠那边炊烟升起,他让人送过去两包茶叶:
“告诉他们,让娘们少放辣,弟兄们吃多了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