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追爱:笔尖撩动白月光》最新章节。
办公室的灯闪了两下,又稳稳亮起。洛倾颜指尖一动,那支古朴的钢笔从桌面上轻轻滚向顾逸尘的方向,笔尖在纸上划出一道未完成的弧线。他弯腰拾起,水晶贴着指腹微温,像是还残留着刚才那一瞬的震颤。
“看来它比我们更怕停电。”他把笔递还给她,语气里带了点笑意。
她接过笔,顺势合上笔记本。“灯一晃,倒让我想起件事——用户反馈好了,产品也改了,接下来呢?我们总不能一直靠‘感动故事’打天下。”
“所以得抬头看路。”他靠在桌边,“不能只听用户说了什么,还得知道整个行业往哪儿走。”
她眼睛一亮:“你是说,做一次行业趋势研判?”
“不止是看看数据。”他打开手机日历,“我刚联系了几位业内前辈,下周可以来公司做一场闭门讲座。他们有的在海外布局多年,有的深耕技术底层,比我们看得远。”
她拧开笔帽,淡粉色水晶在灯光下泛起柔光。“那我来协调团队,准备资料,把能收的数据全收一遍。”
他点头:“这次不是应急,是定方向。我们要知道,三年后,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讲座定在周三上午。洛倾颜提前两天就开始布置会议室,投影、录音、白板笔、茶水,连座椅间距都重新调过。她甚至让行政准备了定制笔记本,封面上印着一行小字:“听见未来”。
顾逸尘走进来时,正看见她在调试音响。
“连音响都要试三遍?”他站在门口问。
“这不是音响,是仪式感。”她头也不回,“专家讲的东西,错过一句都可能错过一个方向。”
他轻笑一声,把一份文件放在她手边。“这是其中一位教授的最新论文节选,关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情感交互’演进路径。他说,未来五年的竞争,不在硬件,而在‘懂你’。”
她翻开纸页,目光停在一段加粗的文字上:“当设备不再只是响应指令,而是预判需求,科技才真正贴近人心。”
笔尖无意识点了点纸面,水晶微微一亮。
她抬眼:“这不就是我们‘晚安计划’的初衷吗?”
“所以,”他靠在桌边,“我们要做的,不是跟上趋势,是走在前面。”
数据收集由三个小组同步推进。一组对接第三方调研机构,调取近五年行业报告;二组梳理竞品发布节奏、技术迭代路径;三组则专门挖掘海外新兴市场的动向。
第三天下午,负责人敲开会议室门,手里抱着一叠打印件。
“有个发现。”他把一份图表放在桌上,“东南亚市场,睡眠类智能设备的年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40%,但当地几乎没有本土品牌,全是进口。”
洛倾颜拿起图表细看。“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蓝海。”顾逸尘接过话,“需求在涨,供给不足,渠道还没饱和。如果我们能先落子,可能比在国内卷价格更有机会。”
她转动笔身,水晶光晕流转。“可我们的产品主打静音与舒适,适合都市白领,东南亚气候湿热,佩戴体验会不会打折扣?”
“所以不能照搬。”他拿起笔,在白板上画出一个三角,“本地化改造、供应链前置、文化适配,三件事必须同步做。”
她忽然想到什么:“上次物流测试时,我们和一家跨境运输公司聊过,他们正好在曼谷有仓。”
“那就再约他们。”他看着她,“你负责对接,我来协调研发,提前做一版适应高温高湿环境的样机。”
她点头,笔尖在笔记本上写下“东南亚适配”,水晶又是一闪,像是在为这个决定鼓掌。
专家讲座当天,会议室坐满了人。主讲人是位白发教授,曾主持过多个国家重点智能项目。他开场第一句话就让全场安静下来。
“你们现在做的,是‘功能型产品’。但五年后,用户不会问‘它能做什么’,而是问‘它懂我吗’。”
他展示了一组数据:全球73%的消费者在选择智能设备时,会优先考虑“是否理解我的情绪状态”;而在高端市场,这一比例高达89%。
“这不是趋势,是拐点。”他说,“谁能先让机器‘共情’,谁就掌握下一个十年。”
洛倾颜低头看自己的笔,水晶安静地亮着,像是在回应某种共鸣。
讲座结束后,核心团队留下复盘。白板上贴满了关键词:“情感交互”“预判式服务”“场景融合”“跨设备协同”。
“我们有没有可能,”她忽然开口,“把这支笔的逻辑,用到产品上?”
所有人都看向她。
“我不是说真的复制金手指。”她笑了笑,“而是说,能不能让设备通过日常使用习惯,感知用户的情绪波动?比如,心率变快、语音变急、使用频率突降,系统自动触发安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