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最新章节。
分化漕帮:
张铁柱充分发挥了他“人形情报收集器”的特长。
几天下来,真让他摸到了不少料。
苏州府下辖吴江县,有个叫“泥鳅黄”的小把头黄老三,管着几十条小船。
此人胆子不大,但为人还算公道,对手下漕工不错,一直被钱七爷手下的大把头“过江龙”压榨,苦不堪言。
李明秘密派人接触,承诺只要他配合新法,遵守规矩,不参与抵制,总理衙门可保他和他手下漕工的生计,甚至未来在公平竞争中获得更多机会。
黄老三将信将疑,但在巨大的现实压力下,选择了暗中配合。
同时,李明授意王主事,将收集到的关于“过江龙”强买强卖、欺压商旅、甚至涉嫌人命的不法证据(部分是张铁柱在码头“听”来的线索深挖所得),巧妙地透露给了苏州府一位与钱七爷有隙的刑名师爷…
技术改良:
孙老吏召集的一帮老河工、老船匠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胥江边一个简陋的茶棚里,李明亲自倾听这些“土专家”的意见。
他们指出了新法在江南“水土不服”的关键:比如某些支流确实只能通行吃水浅、船身窄的“浪船”,强行统一用北船会堵死;某些码头设施陈旧,大型漕船停靠装卸效率极低;河道狭窄处会船规则可以更灵活等等。
李明从善如流,当即拍板:在江南核心水网区,允许采用经改良的本地“浪船”参与运输,但必须统一登记、接受稽核;对部分确实难以改造的狭窄河段,设立专门的转运节点,用小型船只接驳;优化会船规则,提高效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些灵活的变通,极大地缓解了技术层面的执行阻力,也让那些原本对新法有抵触的老河工们,看到了一丝务实和尊重。
引入“鲶鱼”:
张铁柱的耳朵又立功了。
他打听到徽州府有一家“徽通船行”,老板姓胡,颇有实力,主营长江货运,一直想挤进利润更丰厚的漕运,但苦于没有门路,也畏惧漕帮势力。
李明亲自召见这位胡老板,承诺总理衙门提供政策支持(如优先泊位、简化手续),并派员协助其熟悉漕运规则,同时保证其船队安全(暗示会打击漕帮的恶意阻挠)。
胡老板权衡利弊,又见李明态度坚决,终于咬牙答应,抽调部分船队,试运行一条从苏州到嘉兴的非核心支线漕运。
这条“鲶鱼”的闯入,虽然规模不大,却像一颗石子投入死水,瞬间打破了漕帮的绝对垄断!运价明明白白地降了一截,服务态度还好!消息传开,其他被压榨已久的小商贩、乃至部分观望的漕工,心思都活络了起来。
李明的“分化策”如同一套精妙的组合拳,稳、准、狠地打在江南困局的各个节点上。
效果是显着的:官场上,像周副提举这样的“标杆”开始发力;漕帮内部,中小把头们心思浮动,钱七爷的铁板一块出现了裂痕;技术难题得到缓解;市场有了新的竞争者…整个江南漕运的僵局,开始出现松动的迹象!
然而,阻力并未消失,反而变得更加阴险。
钱七爷的宴请之期将近,李明知道,那才是真正的硬仗。
而“过江龙”那边,似乎也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变得更加狂躁不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