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时空测谎师:双生迷局》最新章节。
全场笑成一片,刘奶奶的虚拟头像挥着手:"加!这条必须加!不过得说明,秘方可以只传徒弟——我那酱菜方子,只教了小李,他答应给我养老呢。"
沈砚舟调出个投票界面:"现在投票选'数字管理员',负责监督公约执行。"候选人头像一个个闪过——有擅长调解的李姐,有懂法律的大学生小张,还有会用数据说话的程序员小王。
林深投完票问:"违反公约咋办?总不能真罚钱吧。"
"罚社区币!"张大爷的虚拟头像拍着桌子,"上次3栋的小年轻在群里吵架,被罚了20社区币,用来买了社区学堂的粉笔——现在他见谁都客客气气的。"
虚拟议事厅突然响起提示音,系统检测到有居民情绪激动,自动弹出"冷静小贴士":"您已连续发送三条带感叹号的消息,建议喝杯水再聊~"原来是俩邻居为"谁家的狗在群里发的照片更可爱"吵了起来,看见提示都忍不住笑了。
散会前,所有人的虚拟头像围成个圈,手拉手念起新通过的公约:"不发谣言不吵架,深夜不发大语音,美食照片附菜谱,求助信息要核实......"林深念着念着突然觉得,这虚拟空间里的规矩,比老胡同里的约定还实在。
288.5 青少年的数字导航仪
林深蹲在社区"青少年数字工坊"的地板上,看孩子们围着台3D打印机尖叫。沈砚舟的全息影像趴在个编程积木上,虚拟T恤上印着"数字领航员",手里转着个会变色的电子徽章。
"老林你看这阵仗。"沈砚舟指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那是你家丫头,上周用编程做了个会讲故事的机器人,在全市比赛拿了奖。"
林深看着女儿给机器人换故事卡:"这玩意儿咋比动画片还吸引人?以前喊她吃饭得叫三遍,现在一说'机器人要没电了',立马就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工坊角落里,几个男孩正用VR眼镜玩"数字寻宝"游戏。"找到啦!"穿蓝T恤的小子摘下眼镜,"在社区图书馆的天花板上藏着'网络安全勋章',提示说'密码不能用生日'。"
程序员小王走过来,手里拿着个拆解的旧手机:"这游戏是我设计的,每找到一个勋章,就得学个数字安全知识。上周有个孩子学会了'不扫不明二维码',还回家教育他爸呢。"
突然传来哭声——哈桑的小儿子抹着眼泪跑过来,手里的平板黑屏了。"咋了这是?"林深蹲下来问。
"他点了弹窗里的'免费皮肤',结果手机中毒了。"沈砚舟的影像调出个警示动画,"你看,这就是'数字陷阱',长得像糖果,其实是病毒——来,叔叔教你咋杀病毒。"
半小时后,哈桑的儿子举着平板笑:"我学会了!长按电源键和音量键,就能强制关机,还能报给社区的'数字警察'。"所谓的"数字警察",其实是社区里几位懂技术的居民组成的志愿队,专门帮人处理手机故障。
工坊的墙上贴着"数字成果榜":有孩子们做的防诈骗漫画,有用编程控制的节水装置,还有个"网络谣言鉴别器"小程序,据说准确率比大人还高。女儿指着最上面的星星贴纸:"爸爸你看,我那个机器人帮社区图书馆整理了借阅数据,得了五颗星!"
林深突然看见个盲文编程板,上面的凸点能组成代码:"这是给视障孩子用的?"
"是啊。"小王摸着编程板说,"上周盲校的孩子来体验,用这个编了段音乐,可好听了——他们说,这凸点就像会唱歌的星星。"
288.6 数字遗产的温暖接力
林深坐在社区"数字纪念馆"的控制台前,看着屏幕上缓缓流动的照片。沈砚舟的全息影像站在个虚拟墓碑旁,虚拟T恤上印着"记忆接力棒",手里捧着个会发光的U盘。
"老林,这地儿你还是头回来吧?"沈砚舟指着屏幕上的老人头像,"这是去年过世的赵爷爷,他家人把他的书法作品、钓鱼日记都存在这儿了,谁想他了,就能进来看看。"
林深点开段语音,传来赵爷爷熟悉的声音:"钓草鱼得用玉米饵,泡三天最好......"鼻子突然一酸——去年还跟赵爷爷在河边比谁钓得多,现在只能在这儿听他说话。
管理员端来杯热茶:"林叔您别难过,赵爷爷生前说,想把钓鱼技巧做成视频教程,现在社区学堂每周都放,好多孩子跟着学呢。"她调出个学习记录,"您看,小李的儿子钓上条两斤重的鲫鱼,特意来这儿告诉赵爷爷。"
屏幕上突然弹出条提示:"李奶奶想给过世的老伴留段话,是否允许进入?"林深点了同意,就见李奶奶的虚拟影像坐下来,对着空气说:"老头子,社区新开了共享食堂,你最爱吃的红烧肉做得比我强,我给你留了照片......"
沈砚舟的影像调出个权限设置:"这些数字遗产都有密码,家人能修改,其他人只能看不能动。上周陈叔的父亲过世,他把父亲的手语故事存在这儿,设成'社区可见',说想让更多人知道聋人的生活。"
林深突然想起什么:"能给这些数字遗产加个'时间胶囊'不?比如孩子现在录段话,十年后自动发给自己。"
"早想到了!"管理员调出个预约界面,"您看,好多家长带刚出生的宝宝来录'成长寄语',系统会在孩子十八岁生日那天推送——上周有个姑娘收到二十年前妈妈的录音,当场哭了,说'原来妈妈年轻时这么美'。"
离开前,林深录了段话给十年后的自己:"希望那时候,社区的共生树还在,张大爷的鸟还叫,丫头的机器人还会讲故事......"录完发现,沈砚舟的影像正偷偷抹虚拟眼泪。
288.7 信息洪流里的共生岛屿
林深坐在社区数字中心的屋顶露台上,看着夕阳把光纤线染成金色。底下的共享广场上,张大爷举着个大屏手机,正跟维也纳的鸟友视频,手机架在太阳能充电板上;刘奶奶戴着老花镜,在年轻人的指导下用APP买菜,菜篮子里已经放着两捆社区农场的青菜;哈桑的儿子举着个自制的"信号塔"模型,追着社区的WiFi信号跑,笑声比信号还响亮。
沈砚舟的全息影像端着杯虚拟的冰镇酸梅汤,坐在林深旁边,虚拟T恤上印着"数字原住民"。
"老林你说,这数字时代咋跟潮水似的?"沈砚舟指着远处的5G基站,"信息一波波涌过来,咱这社区就像个小岛,得有码头,有堤坝,还得有让船靠岸的地方。"
林深想起今天上午的事:帮陈叔设置了手语输入法,他非要用新学的表情包发"谢谢";在数字议事厅投票通过了"社区WiFi全覆盖"提案,以后连共享厕所都能连网;女儿放学回来,举着张"数字小卫士"奖状,说在学校教同学识别诈骗链接了。
"其实就是搭个好码头。"林深看着技术员给老年机装"简易模式",大图标大字体,连"打电话"都标着拼音,"让想上船的能上来,怕晕船的有地方歇,货太多了有人帮忙搬——就像以前胡同里,张大爷帮李奶奶收快递,李奶奶帮张大爷看孩子。"
沈砚舟调出个"数字共生图谱",上面的线密密麻麻:张大爷的钓鱼视频被东京社区转载,换回了樱花种植教程;刘奶奶的酱菜方子在社区APP上有500个收藏,有人用烘焙教程换;陈叔的手语故事被做成有声书,下载一次就自动捐1社区币给盲校。
"这就是21世纪的数字文明啊。"沈砚舟的影像点着图谱上的亮点,"不是网速多快,手机多贵,是张大爷能用视频教外国人钓鱼,老太太会用APP买菜还不被骗,聋哑人能在网上讲故事,连小孩都知道'密码要设复杂点'。"
社区的广播突然响了,是社区AI用带着点俏皮的语气说:"各位数字岛民请注意,今晚8点有'星空数字夜'活动——带老人学用一个新功能,奖励10社区币;教孩子识别一个网络陷阱,送防蓝光眼镜一副;现场还有周师傅做的'编程饼干',形状是二进制代码哦。"
林深的手机震了震,是老婆发来的照片:她在共享厨房拍的红烧肉,配文"菜谱在社区APP上,记得给张大爷留一块,他说要拍给维也纳的朋友看"。
他站起身,看见程序员小王正帮刘奶奶调试手机支架:"奶奶您看,这样视频时,爷爷在国外就能看见您炒的菜了。"刘奶奶笑得合不拢嘴:"真能看见?那我得把围裙换件新的。"
夕阳最后一缕光落在社区的"数字灯塔"上——那是周师傅用旧路由器和3D打印零件做的艺术品,顶上的LED灯跟着网络流量闪烁,像在呼吸。林深突然觉得,这灯塔就是数字时代的文明样子:老零件拼出新花样,数据流里藏着人情味,你帮我连个WiFi,我教你发个视频,他带着孩子来认认"二进制饼干",每个人都在信息的洪流里,给别人当了回靠谱的锚。
而这锚,还在稳稳地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