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王狗儿科举记

第177章 听戏(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之王狗儿科举记》最新章节。

“信哥儿,别往心里去啊,我不是说你长的不好看啊。”似乎是怕王信误会,他转头又对着王信说了一句。

王信......叔叔哎,你要是不说最后一句话,那还能让人信服。

大家都悄悄的笑,王信也无奈的笑的眉眼弯弯。

他看着王健说道:“小叔叔,你要是不描补最后一句,我还相信你没有笑话我的意思。”

王健不说话,只是笑呵呵。他知道王信并没有生气,他也是闹着玩,绝对不是认真的意思。

贾珠则是走到王信身边,打开手中描金的扇子,对着大家说:“我这般的风流潇洒,怎么就被信哥儿比下去了呢?难道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那班主被信哥儿的才华折服了?”

王信往旁边移动一步,颇有些无奈的说道:“叔叔,你能不能往小叔叔那边站,小侄我想要一枝独秀,你还是和小叔叔一起去争奇斗艳比较好。”

“哈哈哈,争奇斗艳,这个词用的绝妙。”王仁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大笑出声。

贾理也笑出声。

只有王健和贾珠互相对视一眼,哼了一声,两人分别站在了王信左右,还一人拉着王信的一只胳膊,对着王仁做了一个鬼脸。

这发展让王信傻眼,也让旁观的王仁和贾理再次笑出声。

王信反应了一下才无奈的说道:“两位叔叔,不必要用我来衬托你们的容貌吧。我这是内在美,你们羡慕不来的。”

几人闻听此言笑的更加的大声。

他们这边的动静也惊动了另一边的老太太,她甚至派了身边的婆子来问,可是有什么好事发生,不妨说出来让老太太也开心一下。

几人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肯说出来发生了什么。

贾理没有办法只能够站出来说道:“只是我们在玩笑呢,请老太太放心。”

婆子看大爷说话只是脸上也带着笑,大爷的几位朋友都笑得合不拢嘴,也猜测恐怕是他们在玩闹,因此就笑着回去禀报老太太。

王信等人忙收拾好自己,换上一副正经的表情,坐好开始喝茶,准备等着大戏开场。

随着一阵锣鼓声响,戏曲开场,一个个人物开始上场,王信能听出来每一个人都唱的非常精彩,曲子确实是好听。可是他一句词都没能够听懂。

在看看身边的众人,一个个摇头晃脑的好不惬意。

他环顾一周,发现貌似只有他在左顾右盼,所有人都看着戏台,一副沉浸其中的感觉。

“难道只有我是一个戏曲盲吗?他们是怎么从这咿咿呀呀的吟唱中听出来曲词的?”王信陷入了深深的怀疑中。

没有办法,他只能专心的看着戏台,试图从剧情中推断大家唱的都是什么。

大概是因为这是他写的书改编的,他居然奇异的看懂了剧情,也能够模糊的猜出几句唱词。

妈呀,出息了,他居然听懂了一点,真是可喜可贺,再也不怕和他们一会没有可聊的话题了。

别说,这戏还挺好看的,这些演员化妆和行头都很好看,曲子的语调也好听。

怪不得现代的时候,也有很多人到达一定的年龄就会觉醒血脉中的戏曲基因。他听了这一会子,就品味出来这种娱乐中的美感。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万历新明
万历新明
穿越成皇帝爽吗?说真的,一点都不爽,因为要担负的、要克服的,比草根还多。在一张涂满油彩的烂画布上重新作画很难,朱翊钧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我还想再干500年!书友群:感谢小龙鹅962358765
摩碣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