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王狗儿科举记

第101章 林府一日行(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之王狗儿科举记》最新章节。

林鸿玉甚至暗想,他们有些族人尚且穷困潦倒什么都不懂,何况那些小门小户的农家子,不懂很多道理也是正常。

他们说笑间,上手的老太太和两位夫人也看着他们笑闹,老太太感叹:“还是孩子多了热闹。”

两位夫人都点头应是。

大家正在说笑,这时候林鸿玉和林曦玉的丫鬟都拿着他们让取的东西回来。

二人停下说笑,林鸿玉先是拿过一个荷包说道:“信哥儿,这是徽墨,你拿去写字的时候用。”

王信忙推辞:“怎么敢偏劳小叔叔的好东西,您留下自己用吧。”

林曦玉就一把抢过哥哥手上的荷包塞到王信手中,笑道:“大侄子莫要和我哥哥客气,这东西他多的是,给你你就拿着就行,岂不闻,长者赐不可辞。”

王信和林鸿玉他们都失笑,王信拿着荷包,对着林鸿玉拱手:“多谢小叔叔。”

林鸿玉摆手:“不谢,不谢,你若是再写书一定要告诉我。”

王信忙点头应承。

这时候林曦玉也拿着一个荷包说:“信哥儿,你这次去金陵考试,姑姑就祝你金榜题名。这里面有两个状元及第和两个笔锭如意的金银锞子,你拿去。”

王信立马就给她拱手行礼,说道:“借姑姑您吉言,我一定不负你们的期望。”

这么美好寓意的祝福,他真的非常感谢。

状元及第金锞子大约就是这个样子

笔锭如意银锞子

接过具有美好寓意的礼物,王信非常感谢他们,可是他身无长物,只能想一想是否用自己知道的东西来回礼。

虽然这是长辈的见面礼,可是他还是觉得拿到小孩子的东西,有些不自然。

他就想起自己和姐姐做得口脂方子,对着林曦玉和王熙凤笑道:“两位姑姑,我往日在一本古书上发现了一个口脂的方子,家中姐姐试过比市面上的好用。不若,我把方子写给你们,让丫鬟婆子做好了,总比铺子里的东西用得安心。”

二人一听,挺有兴趣,王熙凤想起来京城一个铺子里买的口脂,问道:“信哥儿,你家可是把方子卖给了陈家一个铺子。”

王信似乎记得自己父亲的一个开铺子的朋友正是姓陈,就说:“应该是吧,我爹去卖的,他说给我和姐姐挣点零花钱。”

几人见王信毫不避讳自己家世低,说起挣零花钱一点不好意思都没有,不由得对他更有好感。

这是一个看得清自己位置的好孩子。

“那你把方子给我们,不会有事吗?”林曦玉问。

“两位姑姑又不指望这个生存,也不会做出来去铺子里卖,只是自己使用,如何就会有事了?”王信说道。

二人一想也是,就催促着王信赶紧写下来。

林鸿玉招呼着丫鬟准备好文房四宝,王信这才坐下来,把口脂方子默写了两份。

林曦玉先拿起一份,见到上面的字迹,赞叹道:“信哥,你这是练习的颜体吗?这字倒是颇有几分造诣。”

王信放下笔,才回道:“爷爷让我练习的,说是一笔好字能够博得上司的好感,也能让馆阁体书写的更加顺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
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
关于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夺舍带土后的林枫,而一般的人面对宇智波斑应该束手无策,而林枫却把宇智波斑吓死了,接下来还要应对着心怀不轨的黑绝,但幸好……
优眠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