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王狗儿科举记

第84章 请客进行时1(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之王狗儿科举记》最新章节。

大家都被王信迎进门来。

王信笑道:“诸位师兄,我家比较简陋,几位师兄担待一二。”

李思远这次也在邀请之列,他虽然是在备考今年的乡试,可是还是非常热衷于和师弟们一起聚会。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今年乡试不过是要试试水,估计也中不了,何必把我自己逼得死死的。”

周夫子没少骂他,说他思想懈怠,还没有上场,就把自己给戳落了。

他此时就站出来说:“师弟太谦虚了,这宅子收拾的如此雅致清幽,一看就是读书人的宅子。”

大家都点头赞同。王信非常开心的带他们去见过奶奶和爹爹娘亲。

这个年代上门做客,那是必须要先拜见长辈的,而且还要带上礼物,空手上门做客,那可是不礼貌。

见过长辈之后,就是他们的自由活动时间,王信把大家领到他自己的院子中。

这个院子非常的宽敞明亮,是王家之前除去王林和刘氏住的院子外最好的院落。

经过修整已经是非常适合少年郎居住。院子中种植了两棵玉兰树,还种植了两棵海棠,此时都不是花季,也看不到花朵。

大概就是这样的院落

玉兰花

盛开的海棠花

见到王信把几人都领进院子,王力和李婆子赶紧的把门帘挑起,让大家都进入客厅里叙话。

王信这里的摆设中规中矩自然是比不上富豪李家,也比不上名门出身的杜家,可是胜在他这里温馨大气,素雅清幽。

“信哥儿,你这院子真的不错,若是过上几日,你这玉兰和海棠一开,满月芳菲,倒是一处好景致。”杜尚知一坐下还不等上茶,就迫不及待的开始点评。

“玉兰花开二月,海棠三月,倒是我们来的早一点,不能感受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的美景。”周谦昱也叹息一声。

“是啊,晚来几日我们也能够欣赏到腻如玉指涂金粉,光似金刀剪紫霞的玉兰花。在晚上一月就看到那调朱弄粉淡含春的海棠,真是可惜了。”李思远也摇头晃脑袋吊书袋。

王信笑道:“哥哥们不必惋惜,到时候再来赏花就是,小弟还可以画下来供哥哥们欣赏。”

大家这才作罢,分宾主坐好。

这时候李婆子领着王丁家的给他们上来香茶。

王信赶忙招呼大家喝茶:“哥哥们都尝一尝,这是我金陵的好友钱老兄千里迢迢寄来的白茶,说是这茶一年四季都可以饮用,对于身体极好,不像是碧螺春那般喝多了睡不着觉。”

大家都端起茶盏小饮了几口,确实是香气清雅,口感醇厚。

杜尚知看到给他们上茶的都是小厮和婆子,也不见丫鬟伺候,就笑着调侃王信:“信哥儿,你这院子里怎么都是婆子伺候,是王大人不许可吗?”

他如今已经十八岁,房里也有两个大丫鬟伺候,只是他洁身自好。他爹说男子不要过于沉迷女色,应该读书科举,建功立业。女色会误人误事,还会带累他的身体。

如今看到王信这里的伺候的一个丫鬟都没有,不由得就感同身受,以为是大人管的严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
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
关于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夺舍带土后的林枫,而一般的人面对宇智波斑应该束手无策,而林枫却把宇智波斑吓死了,接下来还要应对着心怀不轨的黑绝,但幸好……
优眠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