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第579章 叶卡捷琳娜攻守战(3)(1/1)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下午时分,阳光依然炽热,地面被晒得发烫,仿佛整个战场都被点燃了一般。就在这时,明军突然发动了第二轮凶猛的攻势。

这次,多尔衮毫不犹豫地投入了五千多名精锐士兵,他们如汹涌的潮水般冲向城墙。然而,与此前不同的是,明军的迫击炮并没有在己方士兵开始攀登城墙的第一时间就停止炮击。相反,它们继续轰鸣着,将炮弹不断地砸向城墙上。

当明军的士兵们爬到城墙的一半高度时,迫击炮的炮击这才停止了炮击。这个微妙的时间差,让俄军完全措手不及。明军士兵趁机迅速登上城墙,展开了激烈的近身肉搏战。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盖拉西姆·安基杜诺夫显然有些惊慌失措。他对明军这种步炮协同作战的战术并不熟悉,一时间无法有效地组织起防御。尽管他连续多次投入了五千兵力,但在明军的顽强抵抗下,直到夜幕降临,才勉强将登上城墙的明军赶下城墙。

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据统计,双方共计投入了近万名士兵,而死伤人数更是超过了四成。对俄军来说,兵力不足的他们,一天交战之后,完好无损的士兵就剩下不到七千。

吃了明军步炮协同作战这个闷亏的盖拉西姆·安基杜诺夫,再也不敢掉以轻心,他意识到明军的战术远比他想象的更为复杂和致命。于是,他连夜做出了调整。

在骑战方面,由于俄军稍稍吃亏于明军的火器射程以及对手雷的不熟悉,导致他们始终无法与明军正面交锋。在远距离的交火中,明军的火器发挥出了巨大的威力,让俄军吃尽了苦头,被打得哭爹喊娘。

经过一整天的激烈交战,双方的伤亡都相当惨重。俄军骑兵的死伤人数超过了两千余人,而明军的伤亡则不到一千余人。尽管明军在这场战斗中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但他们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第二天清晨,明军的炮弹如约而至,如雨点般地落在了城墙上。瞬间,城墙被猛烈的炮火覆盖,再次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这次,多尔衮充分利用了自己雄厚的兵力优势,一口气派出了万余士兵,在迫击炮和十二磅炮的轰鸣声中,对叶卡捷琳娜城展开了新一轮的攻击。

这次,多尔衮并没有像之前那样将十二磅炮的炮弹浪费在城中,而是将它们全部瞄准了城墙和城楼。他敏锐地观察到,沙俄人建造的城墙虽然坚固,但采用的是夯土、石块加巨木的结构,只要持续不断地进行炮击,城墙必然会在激烈的炮火攻击下率先倒下。

于是,在多尔衮的指挥下,明军的炮火集中轰击城墙和城楼,不给沙俄人喘息的机会。炮弹如雨点般落下,城墙在不断的震动中摇摇欲坠,城楼也在炮火的洗礼下逐渐崩塌。

就在这千钧一发、生死攸关的时刻,原本平静的战场上突然掀起了一阵惊天动地的骚动。只见远处滚滚浓烟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风,急速席卷而来。而在这浓烟之中,隐约可见俄军的骑兵如同一群凶猛的野狼,正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冲向明军。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明军的将士们惊愕不已。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俄军竟然会在这个关键时刻对攻城部队,发动如此猛烈的攻击。而这一切,都源于盖拉西姆·安基杜诺夫的连夜变阵。

面对明军强大的步炮协同战术,盖拉西姆·安基杜诺夫深知自己难以与之正面对抗。于是,他果断地改变了作战策略。不再选择与明军捉对厮杀。相反,他准备充分发挥俄军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直接用骑兵去冲击明军的攻城步兵。

这样一来,要么明军的攻势会因为攻城步兵受到攻击而自动瓦解,要么明军的骑兵不得不被迫与俄军骑兵正面交锋,以保护攻城部队。无论哪种情况发生,都能让俄军在这场守城战中得到极大的喘息之机。

在盖拉西姆·安基杜诺夫的心中,他自然希望明军主帅能够审时度势,趁势撤下攻城步兵,暂时停止攻城行动。这样一来,他就有足够的时间好好思考如何应对明军的步炮协同,以及等待己方援军的抵达。

眼尖的明军斥候,迅速将南北两路出现俄军骑兵的消息传递回了明军大营。得知这一紧急情况后,多尔衮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下达了命令,要求两支骑兵迅速出击,迎击俄军骑兵,绝不能让他们冲入攻城部队的侧翼。

得到命令的董鄂·和硕图和博尔济吉特·硕垒,心中微微一沉,他们知道,今天注定是不能善了了。

可作为明军的将领,他们的血液中从来没有怯战的基因。

得到命令的两支骑兵,疾驰而去,迎头撞上了俄军骑兵。

他们无往不利的手雷,在这场谨慎肉搏战失去了作用,毕竟这东西可是六亲不认的主,可不会管你是不是他的主人。

在打完第一枪之后,他们迅速抽出马刀,与正面奔袭而来的俄军撞到了一起。

骑兵之间的交手,自然瞒不过攻城的步兵。同为骑兵的他们,虽然临时被改为了步兵,可同为骑兵的荣耀,使得他们豁了出去,哪怕是刺鼻的火油,一桶桶的从城墙上倾斜而下,哪怕是己方的迫击炮并没有停止轰击。

士气大振的明军,让守城的俄军感到非常难受。

原本以为己方骑兵的出现,会让明军攻城部队出现骚乱,没想到反而激起了他们的斗志。

无奈的俄军军官,只能在敌军炮击并没有减弱的情况下,让一队队士兵上城送死。

终于,第一批数十名明军从城墙外冒头。没等他们再上几步,四射的碎片便击中了他们的头部,一声没吭的他们就这样倒了下去。

面对明军炮兵敌我不分的举动,俄军全傻眼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明军的主帅会选择让自己的士兵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打法。

等第一名明军士兵的双脚落在了城墙上时,明军炮击这才停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广宗城里的一个小子,家中无权无势,卖了唯一的房产凑了点钱准备去衙门谋个差事,可钱也使了,职位却被他人占了,拼爹,没有;拼钱,没有;拼人,也就自己。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大户人家打着短工供养家中老母。有一次回家途中,偶遇一少女买东西没给钱,被老板抓着要送官,鬼使神差之下,他居然用身上那为数不多的钱替少女付了账。本以为少女只是自己的人生过客,没成想,他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张角的女婿。
茂龄老爹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