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第536章 塞梅伊防御战(5)(1/1)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济尔哈朗率领着五万多名明军,如鬼魅般悄然抵达了额尔齐斯河北岸百里处,并像潜伏的猎手一样隐藏起来。他们的到来,预示着车臣和卓特巴巴图尔兄弟以及那三万哈萨克与准噶尔联军注定会遭遇灭顶之灾。

然而,济尔哈朗并没有急于将兵力投入战斗中。他那双锐利的眼睛,如同鹰隼一般,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可以将这股准噶尔人一网打尽的绝佳机会。于是,他果断地下达命令,派遣 43 师侯世碌部迅速前往额尔齐斯河上游百里处,挖掘战壕、设置障碍;同时,命令 44 师李昌龄部前往下游百里处,执行同样的任务。

济尔哈朗深知,仅凭这两个师的兵力,恐怕难以完全堵住所有的道路。因此,他特别叮嘱两位师长,在丘陵地带巧妙地设置伏兵,以增加防御的严密性。他的策略简单而明确,就是要将这股准噶尔人逼上大路,为己方骑兵留出足够的时间,以雷霆万钧之势将敌人彻底消灭。

至于那四支骑兵部队,济尔哈朗自然也不会让他们无所事事。他精心策划,为他们安排了一系列的任务,确保他们在这场关键的战役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他深思熟虑后,果断地下达了一道命令:命令 131 师曹变蛟所部,在上游百里之外的某个合适地点,选择一处渡河;同时,命令 165 师吴三桂所部,在下游百里之外的另一个合适地点,也选择一处渡河。

这两个师接到命令后,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精心策划,仔细研究了地形和水流情况,以确保渡河行动的顺利进行。

完成渡河任务之后,这两个师并没有停歇,而是继续机动前进。他们巧妙地穿越山林和河流,避开敌人的巡逻和防线,最终抵达了塞梅伊城堡外二三十里的地方。

在这里,他们悄然潜伏下来,如同隐藏在草丛中的猎豹,耐心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机。

而余下的164师戚升可部、166师祁兴周部则南岸伺机寻找绰罗斯·和多和沁本部大营的漏洞。

准噶尔大营这边,就在这个时候,经过千辛万苦才从战壕里营救出来的五千名伤兵,由于伤势实在太过严重,其中有三千多人竟然活生生地被剧痛折磨致死,鲜血也慢慢地流干了。这意味着,在第一波发动攻势的两万名士兵中,最终只有三千多人幸存下来。

不仅如此,如果再把投入到北岸的两万多名士兵也计算在内的话,那么此时此刻,在绰罗斯·和多和沁周围,还剩下六万多名士兵以及几百门火炮。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尽管有三个万人队的兵力,他们竟然还是无法突破那道有着明显缺口的城墙!

面对如此糟糕的战局,绰罗斯·和多和沁气得暴跳如雷,差点要将前来传信的士兵当场斩杀。不过,在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之后,他最终还是决定同意请求援兵。于是,他果断地派遣自己的第三个儿子班达里率领两万多名士兵以及两百余门火炮前去北岸支援。

......

五月二十九日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塞梅伊城堡上,照亮了这座木制的建筑。然而,在城堡的北段城墙处,一场激烈的战斗还在进行中。

经过一夜的激烈交战,北段木城墙终于承受不住压力,轰然倒塌。这一倒塌使得原本就岌岌可危的防线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而这个缺口的扩大,对于明军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由于空间变得更大,明军无法再像之前那样有效地利用狭隘的地形给准噶尔人造成大量杀伤。准噶尔人则趁机迅速扩大了突破口后的防线,无奈的守军只能安排更多的人手来防止准噶尔人的冲击,人数从最初的数百人逐渐增加到两千人、三千人,甚至更多。

那五千名重甲步兵更是给明军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他们身着厚重的铠甲,宛如移动的堡垒,明军手中的燧发枪对他们的杀伤力极为有限。再加上此时没有了迫击炮的轰鸣,这些重甲步兵几乎是毫发无伤地从缺口处涌入了城中。

眼看着准噶尔人的攻势愈发猛烈,杨光裕和冉天胤心急如焚。无奈之下,他们决定派出五千名敢死队,希望能够抵挡住敌人的进攻。这些敢死队员们端着上了膛的燧发枪,身着棉甲,毫不畏惧地冲向了敌人。

当两军短兵相接时,近距离射击产生的浓烟迅速弥漫开来,将近万名士兵笼罩其中。失去了视线的准噶尔人一边冲锋,一边开始胡乱地挥动砍刀,场面一度混乱不堪。

在滚滚浓烟的遮蔽下,这五千明军毅然决然地抛弃了手中的火枪,迅速抽出腰间的短刃,毫不畏惧地迎着敌军那随时可能砍下来的大刀,如饿虎扑食般冲入了敌军的怀抱。

他们深知,这是一场生死较量,只有以伤换伤,才能有一线生机。于是,他们毫不退缩,以命相搏,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重甲步兵的猛烈冲击,并将他们牢牢地压制在城墙脚下。

面对明军如此顽强的抵抗,敌军无计可施。最终,他们决定采取扩大缺口的策略,以便让自己的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这才有了木墙被推倒,缺口被扩大的局面出现。

就这样,双方的高级将领不断地调兵遣将,将一支又一支部队填入这个无底洞般的缺口。一夜过去了,这个原本就狭窄的缺口处,双方士兵的尸体堆积如山,惨不忍睹。

先期入城的那五千重甲步兵,此时已全部倒地不起,没有一个人还能站立,哪怕他们浑身无伤,一夜的激烈交手,累也被累死了。而第二批入城的敌军,同样也倒下了不少于千余人。

明军的伤亡同样惨重,第一批手持短刃的五千士兵已经全部壮烈牺牲,第二批五千士兵也倒下了两千余人。然而,正是靠着他们的英勇无畏和顽强抵抗,才勉强将敌方的五千重甲步兵活活拖死。

准噶尔人的援军终于在二十九日早上抵达战场,准噶尔人看到了胜利曙光。

此时城中明军还有一万余疲惫的守军,而准噶尔人还有两万九千余人,双方的兵力比是1比3。准噶尔多出来的两万余人是连夜过河的援军,在体力方面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局势对于明军来说更加危险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广宗城里的一个小子,家中无权无势,卖了唯一的房产凑了点钱准备去衙门谋个差事,可钱也使了,职位却被他人占了,拼爹,没有;拼钱,没有;拼人,也就自己。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大户人家打着短工供养家中老母。有一次回家途中,偶遇一少女买东西没给钱,被老板抓着要送官,鬼使神差之下,他居然用身上那为数不多的钱替少女付了账。本以为少女只是自己的人生过客,没成想,他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张角的女婿。
茂龄老爹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