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第394章 炮轰长崎(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朱由校发动了继位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讨伐之战,在明廷内部的反响是剧烈的。

官员体系中,文官们因为朱由校的威望,敢怒不敢言,忍气吞声,只待前线战事不利,就集体声讨皇帝。与之相反的是,勋贵集团、武将集团则是摩拳擦掌,纷纷请缨求战。

而大明亿万百姓,则反响不一。

人口基数最大的江南诸省,上到八旬龄老者,下到学堂学子,无不是嗷嗷叫着,要参军。

各省捐款款物,最高峰时,更是达到了数十亿元。

民心所向,更加坚定了朱由校一战而下日本的巨大决心。

于是,在六月份开始,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四省开始了宏大的募兵仪式,二十万青壮通过了军方的层层考核,被四省编入了预备役。而这只是第一批被编入预备役的青壮,第二批二十万将在天启十四年正式开始招募。

二十万预备役的招募,正好赶上了军官学校的毕业季,于是三千名低级军官便被编入了这些预备役,开始了他们为期一年的新兵训练之旅。

......

相比较明朝国内众志成城,一片不将日本彻底灭绝誓不罢休的场面。日本执政之德川幕府如今是骑虎难下,头疼不已。

归根结底便是,天草起义一年多了,即便是幕府集结了二十多万大军,围困坚城达到了七个月,除了损兵折将之外,一点战果都没有。

即便有“智慧伊豆”着称的松平信纲,在素有智谋,也拿不下背地里有着大明帝国支撑的小小天草时贞。

天启十三年(1633年)五月十日。明军先头部队北洋舰队第一分舰队,百艘军舰突然出现在长崎港外。

此时,港内除了日本国内的商船,往日间络绎不绝的明国商船早已失去了踪迹。

北洋舰队一分舰队以倒金字塔队列缓缓驶过长崎海峡,进入长崎港。头排便是五十艘五级战舰,第二排三十艘四级战舰一字排开,第三排是十五艘三级战舰,第四排是五艘二级战舰,紧跟其后的便是数百艘运输舰。

未等日本人做出任何反应。明军旗舰号令旗的疯狂舞动,各舰舰首火炮对着长崎港率先开火。

百余发各类型号,大小不一的实心弹砸向了港口的那些木制建筑。

这个时期的列国,很少有哪个国家会在港口设置岸防炮,日本更加没有。

进入海峡之后,战舰视线豁然打开,随着号令旗的再次舞动,各舰分别寻找自己的目标。战舰一侧火炮终于派上了用场。

于是,脱光了上衣的炮兵们,撒开了欢的疯狂给自己的火炮填充炮弹,一发发实心弹被打入了长崎港。

众所周知,实心弹最大的威力便是破坏力,即便是现如今的石制城墙,炮弹也能在城墙上砸出一个坑来。

而面对木制建筑为主的长崎,实心弹更多的便是打击对方士气,制造一些恐慌,终究还是需要步兵上岸才能彻底占领该地。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明军战舰左右两翼连着炮轰了半个时辰,长崎港数千建筑均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随后,五万明军依次在长崎港下船。

这五支部队是近卫18师戚振宗部、近卫19师戚盘宗部、近卫12骑兵师尤世功部、近卫13骑兵师祖大寿部、近卫14骑兵师秦拱明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广宗城里的一个小子,家中无权无势,卖了唯一的房产凑了点钱准备去衙门谋个差事,可钱也使了,职位却被他人占了,拼爹,没有;拼钱,没有;拼人,也就自己。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大户人家打着短工供养家中老母。有一次回家途中,偶遇一少女买东西没给钱,被老板抓着要送官,鬼使神差之下,他居然用身上那为数不多的钱替少女付了账。本以为少女只是自己的人生过客,没成想,他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张角的女婿。
茂龄老爹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万历新明
万历新明
穿越成皇帝爽吗?说真的,一点都不爽,因为要担负的、要克服的,比草根还多。在一张涂满油彩的烂画布上重新作画很难,朱翊钧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我还想再干500年!书友群:感谢小龙鹅962358765
摩碣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