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第347章 恐怖的财政赤字(1/1)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洪承畴是目前朱由校能找到的最佳的菲律宾总督人选,毕竟他在远东数年,将那里发展的不是江南,胜似江南。每年慕名而来的日本、朝鲜难民多如牛毛。

任何地方,只要人多了自然就能发展起来。那里除了严冬难以度过之外,再也挑不出任何毛病。

收复菲律宾只是大明王朝跨出大洋的第一步,《坤舆万国全图》上那无数的海岛、领土未来都将插上大明的龙旗。

......

随着东四省、漠南蒙古的收复,工部、户部官员们忙的痛并快乐着。每个月拨付出去的龙元如泼出去的水一样,快速的变现成了物资被无数商队运往这几处地方。

天启八年正月,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早朝。按照往年惯例,内阁要先做政府报告。

徐光启当着百官的面,将去年整年发生大事要事做一个汇总。

讲到财政这块,天启七年,受灾难影响,全国征收的田赋下降了三成,只征收了二百四十亿元,盐税、商税、矿税都有了进一步的暴涨,达到了一千五百二十亿元,关税下跌了四成,全年征收了一千万两银子。合计全年财政收益一千八百六十亿元。

而天启七年财政支出达到了惊人的两千两百五十亿元,财政赤字达到了恐怖的四百九十亿元。

这个赤字,主要还是军费、赈灾、物资采购等占了绝大部分。几十艘巨舰的采购,数百艘各种大小不一的战舰订单通通都是需要海量的资金去支撑。加上四省之地以及漠南蒙古,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新国土需要重建、安置移民等等都是需要庞大的资金去填窟窿。

底下的文官们开始了窃窃私语起来,他们讨论的主题便是财政赤字的事情。众所周知,文官们不喜打仗,一来容易让武将冒头,使得兵权旁落;二来,打仗花钱,天下文官好不容易将税收收上来,都还没捂热,就全花到军事开销上了,这是文官最厌烦战事的两大原因之一。

这时右都御史崔呈秀出班,恳切的说道:“陛下,往岁财政结余即便再多也不堪如此浪费。如今各地灾情不断,无数百姓嗷嗷待哺,臣请陛下下旨裁撤军队,停止造舰计划,让大明百姓休养生息几年吧。”

左都副御史吴淳夫、兵科都给事中阮大铖、刑科都给事中魏大中、刑部左侍郎周应秋等人出班奏曰:“臣等附议。”

朱由校眼睛微眯,看向了内阁次辅顾秉谦,这个年过七旬的老头,老神在在的站在班列中,不发一言。

朱由校心中冷笑,尼玛日子刚好过两天,这是又要开始党争了吗?

户部尚书茅元仪正准备出班反驳,被朱由校的眼神制止了。他要看下,这帮子刚过了两天好日子的好大臣们还有什么话要说。

朱由校站起身来,环顾四周,开口说道:“还有附议的吗?”

此话一出,底下的臣子们顿时心中咯噔一下。好熟悉的话语啊,这是要?一些幸灾乐祸的官员看向了提议的崔、吴等人,心中暗自冷笑不已。

如今的朝堂之上,除了这几个暗地里归属于魏忠贤的爪牙之外,其余的基本上都是锐意进取的鹰派官员,这些官员部分源自于东林党,而大部分则是由朱由校提拔起来的原帝党成员。

正是他们的存在,朱由校颁布的每一条政令都能快速的下达至地方,因为这些人都是朱由校亲自提拔,所以升官的速度显然是快人一步,使得那些投靠了魏忠贤的官员眼热不已。

这些人在军事、后勤、科技、学术上均无任何特点,如果不是这些年朱由校清洗东林党一脉,他们也不至于能找到如今的官职。

可如今再也没有了外敌东林党,如今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朝堂之上,他们想要更进一步,就得扳倒前面的人。他们此时看似在为民请命,让整个国家稍稍休息几年,实则暗地里在指责首辅徐光启一系官员不顾民情,一味的投帝所好。在扩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如今,国家财政赤字如此严重,便是一味的打仗造成的。

对于这些为了当官而当官的人,一直以来就是朱由校最为厌烦的一群人。茅元仪原本想出班告诉这些傻子,财政赤字只是官面上的国家正规收入。

背地里,那些搜刮到的战略物资拍卖,抢劫而来的财富那是数倍于赤字的存在。

对于这些不理解的官员,如今的朱由校也懒得与他们白费口水。他将这些人暗自记在心中,就等未来他们犯事再一起秋后算账。

财政赤字自然是要处理,毕竟政府报告是要以官方邸报的形式宣告天下的。

为此,朱由校没再纠结这几个官员的问题,开口询问道:“爱卿们对赤字可有什么良策?”

工部左侍郎涂绍煃出班回禀道:“臣以为,新获之地的修筑城池、水利等工程可如数拍卖,这售卖所得可缓解朝廷财政赤字。”

右侍郎文震孟出列回禀道:“臣以为,新获之地良田可售卖之,所获皆可用于新地的发展所用,也省却朝廷拨款,一举数得。”

朱由校很满意,同时也非常欣慰,满朝文武也并非都是酒囊饭袋,这些死读八股文的读书人能想到这两条就已经非常不错了。看来,他大力提拔新锐进士入朝为官也并非都是坏事。

他的目光终于看向了户部尚书茅元仪,并朝他点了点头。

茅元仪出班奏曰:“臣附议涂大人与文大人的奏请,臣以为朝廷可从以下几方面增加税收。”

“其一,请工部提交四省建城方案,我户部也好安排工程分包、物资采购事宜。其二,户部将在年中提交四省可售卖之地,并于年末制定好每亩田地的价格,同时即可少批量的对外售卖。其三,户部将在年中统计四省之矿山,同样的,年底也可少批量对外售卖。其四,臣获悉菲律宾西夷已经投降,那里的田地、矿山均为无人所有,臣需要时间统计,来年即可对外公开售卖,以填补朝廷财政收益。”

百官们无不是嘶嘶连声,卧槽,打仗好处如此之多,为什么之前没人说起?他们无不是像看傻子一样看向那几个提议裁军的官员。

顾秉谦终于无法保持他高人的样子了,他的嘴角不停地抽搐着,内心里已经后悔的要死了。

朱由校的嘴角微微上扬,这你们就已经吃惊不已了?老子的杀手锏都还没使出来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广宗城里的一个小子,家中无权无势,卖了唯一的房产凑了点钱准备去衙门谋个差事,可钱也使了,职位却被他人占了,拼爹,没有;拼钱,没有;拼人,也就自己。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大户人家打着短工供养家中老母。有一次回家途中,偶遇一少女买东西没给钱,被老板抓着要送官,鬼使神差之下,他居然用身上那为数不多的钱替少女付了账。本以为少女只是自己的人生过客,没成想,他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张角的女婿。
茂龄老爹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