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第139章 封爵风波(1)(1/1)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廷会之上,气氛紧张凝重,一众老勋贵们面色阴沉地纷纷站起身来,他们直直地盯着高高在上的龙椅方向,心中怀着强烈的不满与反对之意。皇帝想要册封熊廷弼爵位!这让这些自视甚高、世代享受荣华富贵的勋贵们如何能忍?

遥想大明立国以来两百多年的漫长历史,文官获封爵位者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当属韩国公李善长以及信国公汤和。此二人均是跟随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开国立业的不世之功臣,他们所立下的赫赫战功足以彪炳史册。正因如此,在洪武年间,他们得以荣获这无上的荣耀。

然而,除了这两位开国元勋之外,还有一人也曾获封爵位,此人便是王守仁。但他的情况却又有所不同。王守仁因其平定宁王叛乱之功,于明世宗刚刚即位之时,被破例封为世袭新城伯。时光荏苒,距离那时至今不过区区百余载,但这段历史依然令人记忆犹新。

说起王守仁的封爵之事,其中缘由颇为复杂。当时,明世宗以旁支身份继承皇位,初登大宝之际,根基未稳。无论是为了树立自己作为新君的绝对权威,还是为了讨好势力庞大的文官集团,这位年轻的皇帝都需要做出一些举动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于是乎,王守仁这位在文坛声名远扬、备受推崇的“阳明先生”便成为了一个绝佳的选择。

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封赏,即便那些勋贵集团满心不情愿,甚至想要跳出来极力阻拦,但终究是力不从心,难以改变既成事实。毕竟,皇权至上,天子一言九鼎,岂是他们所能轻易撼动的?

在大明王朝,那些被封为勋贵之人,要么是曾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有着突出贡献的武将集团,他们在沙场上奋勇杀敌,保卫着大明的疆土与子民;要么便是蒙古部落的首领率领其部族归顺大明,从而获此无上殊荣。

然而,当今圣上居然还打算将那熊廷弼这个被人称作“熊蛮子”的家伙也册封为勋贵!这可真是让人无法容忍,简直就是叔叔能忍,婶婶不能忍了!

面对来自文官和勋贵两大集团的齐声反对,朱由校其实早在心里有所预料。他当然明白,就那场发生于沈阳的激烈战斗而言,熊廷弼所起到的实际作用或许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般巨大。

但身为刚刚即位的新君,他渴望在朝堂之上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这种心思早已是路人皆知。而且,他一心想要向天下人展现出一副求贤若渴的姿态:无论是文官也好,武将也罢,甚至是普通老百姓,只要能够真心实意为大明朝作出卓越贡献,他朱由校绝不会吝惜赐予爵位之赏。

之前,朱由校册封了那位来自福建的商人、农民——陈经纶为长乐县子,这一举动直接冲破了自永乐年间以来一直延续着的传统惯例。

要知道,在大明王朝时期,官方所册封的爵位仅仅只有公、侯、伯这三等而已,然而如今,他却开创性地将第四等爵位子爵重新展现在众人眼前。

更为关键的是,他所发布的这份中旨迄今为止尚未得到内阁以及通政司的认可与首肯,因此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并不承认陈经纶长乐县子这个爵位的合法性。

不过,对于外界的种种质疑和否定,朱由校本人似乎毫不在意。因为他坚信,只要自己想要大力推广的甘薯种植能够取得显着成效,那么凭借着实实在在的成果去说服内阁和通政司,届时来自各方的反对声音必然会大大减弱。

面对群臣如潮水般汹涌而至的反对声浪,身为皇帝的朱由校并未选择退缩。

相反,他果断地采取行动,率先向那些功勋贵族们发起“攻势”。

毕竟在此之前,双方已经建立起了颇为良好的合作关系,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相对而言较为顺畅简便。

于是乎,朱由校首先与诸位勋贵们展开了一场深入且饶有趣味的对话,话题聚焦于子嗣的培养这一关键议题之上。

只见他面带微笑,语气平和地阐述道:“我大明朝对于爵位的继承法规可是有着明确规定,在爵位传承这件事上,如果有嫡子存在,那么自然应当优先由嫡子来承袭爵位;而要是没有嫡子的话呢,则要从庶子当中挑选出最为年长的那个。所以啊,有时候不得不说,投胎还真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呐!”

说到这里,朱由校稍稍停顿了一下,环视着勋贵们,接着继续说道:“然而,咱们这些勋贵之家,又有哪家不是妻妾成群的呢?如此一来,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这样一个状况——总有一些孩子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继承父辈爵位以及家产的机会。但不管怎么说,他们可都是诸位的亲生骨肉啊,哪有为人父母者不心疼自家孩子的道理呢?虽说朝廷都会封赏给他们一些锦衣卫的的官职,但大家心里都清楚得很,这类职位往往只是徒具虚名而已,并无多少实际权力可言。试问天下间又有哪位父母不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功成名就、出人头地呢?”

言罢,朱由校略微沉吟片刻,然后目光炯炯地看着众人,郑重其事地提出了一项全新的构想:“依朕之见,不如就让勋贵子侄当中年龄处于十五岁至三十岁之间的年轻男丁们,跟随皇族里那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等持有较低等级爵位的族人们一同加入朕专为皇族子弟所设立的近卫师。在这里,他们可以接受系统全面的军事训练,从而锤炼自身本领,日后说不定便能凭借真才实学闯出一番天地来!”

接着他答应,只要是块材料,未来他们就能为国征战,只要立下战功,实打实的官位、爵位,任由他们获取。如果真的不是当兵的材料,相信通过几年的军武生涯的锻炼,起码在别的岗位上也能发光发热,最次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整日无所事事的,出门在外时不时的闯下祸事让勋贵们在文官面前丢脸。

朱由校的这套说辞,直接命中了勋贵们心中最大的一块心病。以往勋贵们的子侄到了岁数,都会被扔进京营里接受军事锻炼,可谁都知道,土木堡事变之后的京营,那都是纨绔子弟集中营,各个都是官位不大,脾气很大。整天不是招摇逛市,就是惹是生非,谁家勋贵不头疼。

可这新军就不一样了,皇帝自己闲来无事都会到新军参加训练,立军不到半年,两个师的部队已然有了强军的架势,加上一个名叫辛栋的小兵因为有着突出的表现,直接从小兵到总旗,再到如今的千户,这样火箭般的提拔速度,世所罕见啊。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皇帝所言非虚,他真的是一边训练,一边观察,对于好苗子,他从来不会吝啬官位。如此这般,勋贵们的抵触之心就变淡了不少。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