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第90章 简在帝心之人(1/1)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满桂的提议,又给了朱由校一个新的思路。于是他从善如流,在书桌上抓着毛笔就是喀喀的一顿乱写。

作为场中唯一女将的秦良玉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她说道:“臣闻历次大战时,不懂军事的监军太监总是对前线指挥指手画脚,加上作为大后方的朝廷百官完全不清楚前线的情况而横插一脚,前后方的调度失据,使得前方将士总是无所适从。因此臣建议,既然熊经略能力出众,陛下不妨多点耐心,全权交由他指挥。召回监军太监或者限制其掣肘主将的权利,方可使得前线将士一心杀敌报国。”

哎呀呀,好嘛!你居然敢如此口出狂言,声称自己身为女性就了不起啦?这样的话怎能说得出口呢?要知道,这满朝文武大臣之中,难道就只有你最为聪慧机敏不成?难不成其他人都是愚笨至极,连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都无法洞悉吗?

且说一说那一次次激烈残酷的战争吧,朝中的文臣武将们又何尝愿意对着前方战线指指点点、横加干涉呢?说到底,还不是因为咱们这个国家已经穷困潦倒到了极点,简直就是穷得叮当响啊!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大家自然会想尽办法去节省开支、精打细算了。

行吧,反正横竖与文官集团无关咯!

不过,要说那监军太监手中的权力究竟从何而来?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皇帝对于前线的将领们心存疑虑和猜忌,故而派遣了这么一个不招人待见的家伙前往前线坐镇监督嘛!你这般言语,岂不是明晃晃地在打皇上的脸面吗?

听到这里,朱由校不禁愣住了神儿。此时此刻,他方才猛然回想起,原来还有监军太监这么一号人物存在着呢!其实这事儿也怪不得他,想当初他父亲在位之时,仅仅只当了短短一个月的皇帝,便果断地撤销了全国范围内绝大多数负责监管矿山以及税收事务的太监职位,但却唯独留下了那些监军太监未曾动其分毫。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久而久之,他竟然差点儿把这件事情给忘得一干二净了。幸亏今日有秦良玉提及此事,否则恐怕他依旧难以记起这段过往经历呢。

于是,他怀着满腹疑问,向吴彤询问起如今的辽东镇守太监究竟是何人。吴彤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回答道:“自万历四十七年以来,辽东镇守太监这个职位便一直处于空缺状态。这两年间,朝廷局势动荡不安,一直顾不上这块,因此始终未能往那个关键之地派遣合适的镇守太监。”听到这里,朱由校不禁暗自叹息一声,心中涌起一股自责之情。他不得不承认,在这件事情上,确实是自己有所疏忽和失职。

事实上,魏忠贤一直妄图将自己的心腹之人安插进各个至关重要的职位当中,以进一步巩固自己在朝堂之上的权势。而深知其中利害关系的朱由校,每当面对魏忠贤所推荐的人员时,朱由校总会想尽办法避开那些他认为的要害部门,转而选择一些相对次要且不太引人注目的位置来安置他们。如此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真正重要的岗位不是一直无人填补,就是被某些历经三朝的老太监占据着,犹如坚不可摧的堡垒一般,稳稳地矗立在那里。

然而,这也着实不能完全归咎于朱由校一人。毕竟,身处后世的他对于当时的太监情况了解有限,虽然知晓一些可以倚仗的贤臣,但要确切地知道哪些太监可用,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了。不过,朱由校暗暗下定决心,日后定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寻觅那些真正能够担当重任的人才,以填补这些关键职位的空缺,确保国家的稳定与安宁。

对于那些真正有价值且切实可行的意见,朱由校向来还是能够虚心听取并予以采纳的。只见他目光扫视过在场的诸位大臣,缓声开口道:“朕觉得,秦将军所言极是。毕竟身处前线的将领们最了解当地战况,对于一些决策自然有着绝对的话语权。至于整体战略方针嘛,朕主张应以稳固防守为主。若无十足把握,尽量避免出城主动出击迎敌。想去年那场大败仗,我大明军队损失惨重,精锐之士已然折损七八成,这一点朕并不觉得有何难以启齿之处。唯有清晰地认识到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自身实力,方能避免下达那些不切实际甚至荒谬绝伦的军令。”

深知用兵之道的孙承宗闻此言论后微微颔首,表示认同。他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对于辽东局势可谓了如指掌。尽管当下采取这种看似保守怯懦的策略可能会遭致部分人的非议,但就目前局势而言,稳住阵脚、静待时机无疑是最为稳妥可靠的选择。待到新募集训练的军队整编成军之日,便是与那后金一决雌雄的关键时刻。

此时的军机阁刚刚组建不久,截至目前,仅有在京师的毕自良、茅元仪、洪承畴、李之藻、刘理顺以及艾儒略这六位正式就职,其余四人尚未到位。此刻,站在殿中的前五人皆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地聆听着皇帝的训示,眼中闪烁着兴奋激动的光芒,仿佛已经预见到未来战场上的胜利曙光。他们如饥似渴的吸收着重臣们的见解,为将来化为自己的行动力而努力着。而艾儒略就是纯门外汉了,他不了解军情,此时的他反而对上书房内的装扮、陶瓷更感兴趣。

好吧,不是所有的意大利人都好为官。这点朱由校没有去深究,他拉艾儒略进军机处本心就不是让其在官场上发挥作用。

作为六人中未来成就最高的‘大汉奸’洪承畴,朱由校是非常看好的,这位未来助大清朝平定天下的重臣,如今才二十七岁,正值意气风发之时。他出列来到《坤舆万国全图》前,指向后金的大后方的大片面积,微笑着并未说话。

朱由校双眼一亮,哟呵,终于找到一个志同道合之人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万历新明
万历新明
穿越成皇帝爽吗?说真的,一点都不爽,因为要担负的、要克服的,比草根还多。在一张涂满油彩的烂画布上重新作画很难,朱翊钧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我还想再干500年!书友群:感谢小龙鹅962358765
摩碣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