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傻女逆袭:兵哥宠爆空间妻》最新章节。
一封烫金边的国际邮件静静躺在夏澜的办公桌上。发件人一栏写着\"法国茶文化研究协会\",邮戳是巴黎。夏澜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生怕弄坏了这封远渡重洋的来信。
\"尊敬的夏澜女士...\"信中是工整的中文,\"我们通过《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了解到青山村的茶文化传承,特别对张德福先生的古法制茶技艺深感兴趣。诚挚邀请贵村派代表参加明年三月在里昂举办的国际茶文化论坛...\"
夏澜的手指微微颤抖。青山村要登上国际舞台了?她反复阅读信件,确认这不是幻觉。窗外,冬日的阳光洒在茶山上,为枯黄的茶树枝镀上一层金边,仿佛预示着某种崭新的可能。
\"小李!马上通知村干部开会!\"夏澜的声音因兴奋而略微发颤。
会议室里,村干部们传阅着这封珍贵的邀请函,每个人脸上都写满难以置信。张德福老人捧着信纸,老花镜后的眼睛瞪得溜圆:\"我这把老骨头...要去法国?\"
\"不只是去,还要展示咱们的茶文化!\"夏澜指着信中\"技艺展示\"几个字,\"张叔,您的炒茶手艺要出国表演了!\"
李婶忧心忡忡地问:\"可咱们谁会说外国话啊?到了那边怎么交流?\"
\"这是个问题。\"夏澜点点头,\"但更是机遇。法国人主动邀请,说明我们的茶文化有价值。如果能打开国际市场...\"
她没有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青山村不再只是地方品牌,而可能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会议决定接受邀请,并立即启动准备工作。首要任务是语言培训。夏澜联系了县一中的英语老师,每周三次来村授课;同时聘请了一位法语专业的大学生驻村指导简单会话。
\"bonjour!\"第一次培训课上,村民们笨拙地模仿着发音,笑声不断。张德福老人皱着眉头:\"这'笨猪'是啥意思?\"
\"是'你好',张爷爷。\"年轻老师耐心解释,\"法国人见面都这么说。\"
\"那谢谢呢?\"李婶认真记着笔记。
\"merci,读作'没戏'。\"
\"没戏?这词儿不吉利啊!\"老王嘟囔着,引来一阵哄笑。
尽管起步艰难,但村民们的学习热情高涨。村委会门口贴上了中英法三语的\"每日一词\";李婶的茶点坊挂起了\"tea house\"的招牌;连村里的小学生都学会了用英语数\"one tea,two teas...\"。
语言只是第一关。夏澜清楚,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将青山村的茶文化转化为国际游客能理解的形式。她组织团队深入研究法国茶文化,发现对方更注重标准化和仪式感,与中国茶道的随性自然大不相同。
\"我们不能完全迎合外国人的习惯,\"夏澜在研讨会上强调,\"但可以找到共通点。比如法国人喜欢记录每个产区的特色,我们可以强化'水浸茶'的地域独特性;他们重视可追溯性,我们就完善茶叶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记录...\"
就在准备工作紧锣密鼓进行时,一个意外惊喜降临。法国协会再次来信,表示将先派一个五人考察团来青山村实地调研,为首访做准备。
\"一个月后到?\"夏澜看着日历,心跳加速,\"时间太紧了!\"
全村立即进入\"国际接待\"备战状态。民宿升级卫生间设施,增设西式早餐选项;茶园开辟英文指示牌;连张德福老人的茶坊都添置了灭火器和急救箱,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最让夏澜头疼的是如何平衡\"原汁原味\"与\"国际标准\"。法国人期待看到的是真实的中国乡村生活,但完全原生态的旱厕和简陋设施又可能让外国游客难以适应。
\"保持真实不等于固守落后。\"夏澜在村民大会上解释,\"我们要保留的是文化内核,而不是落后的生活方式。\"
她提出了\"内外有别\"的改造方案:民居外观保持传统风貌,内部设施现代化;茶艺表演保留原汁原味的流程,但增加英文解说;餐饮提供中西合璧的选择,既展示本地特色,又照顾国际口味。
改造过程中,不少细节引发热议。李婶坚持茶点必须用传统猪油,认为\"植物油没那个香\",而夏澜担心外国游客的接受度。最终双方妥协——大部分保留传统,但准备少量橄榄油版本供选择。
张德福老人则对安全规范极度抵触:\"我炒了一辈子茶,从没戴过什么'防护手套'!\"
\"张叔,\"夏澜柔声劝说,\"法国人看重这个。您就表演时戴一下,平时还按您的老法子来,行吗?\"
老人嘟囔着勉强同意,但补充道:\"那得是露指头的,不然摸不准火候!\"
冬去春来,当茶树枝头冒出第一抹新绿时,法国考察团如期而至。领头的是协会副会长皮埃尔·杜邦,一位银发绅士,会说简单中文。另外四位分别是茶学家、文化学者、旅游策划和翻译。
夏澜穿着素雅的青色旗袍,用练习了无数遍的法语问候:\"bonjour, bienvenue à qingshan!\"(您好,欢迎来到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