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外的中国:与你共赴山河长卷

第11章 承志堂·木雕的“刀与纹”(1/1)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车窗外的中国:与你共赴山河长卷》最新章节。

【晨光透窗:古宅门楣的“时光刻度”(2024年2月12日·宏村·气温7℃·晴)】

承志堂的木格窗滤进第一缕阳光时,李佳的指尖刚触到门楣上的“福”字木雕。她穿着米白色粗线毛衣,外搭藏青色棉麻外套——特意选了柔软面料,避免拉链金属声打破古宅的静谧,毛衣袖口的毛线头轻轻翘着,像几缕未被时光剪齐的细枝。许可背着相机包跟在身后,镜头挂着微距滤镜,遮光罩上缠着她用宏村老樟树年轮图案织的布套,边缘还坠着枚迷你木雕挂坠,是他们在屯溪老街淘的“渔樵耕读”小摆件。

“承志堂是清末盐商汪定贵的宅第,”讲解员的声音混着木雕的木香飘来,“整座宅子有60余处木雕,‘渔樵耕读’是中厅的核心纹样,寓意‘士农工商’的传统理想。”李佳凑近中厅的隔扇门,指尖掠过“耕”主题木雕——农夫扶犁的衣褶、耕牛鼻环的纹路、田地里的稻穗,百年前的刀痕至今清晰,甚至能看见斧凿在松木上留下的斜向纹理。

“你说,”她忽然转头,毛衣领口蹭到木雕边缘的包浆,“古人刻这些时,会不会想到,百年后有人用相机镜头‘刻’下他们的刀痕?”许可没接话,只是举起相机,微距镜头对准她指尖与木雕的接触点——她的指甲盖轻轻压在农夫的袖口纹路上,毛衣纤维的绒毛与木雕的深槽形成鲜明对比,阳光透过窗棂,在木纹里投下的阴影,恰好勾出她指尖的轮廓。

【刀纹细辨:指尖与年轮的“粗细对话”(10:00·气温9℃·光影移动)】

在“渔樵”主题木雕前,李佳忽然蹲下身。雕刻里的樵夫背着柴薪,斧柄上的缠绳纹路被刻得丝丝分明,甚至能看见斧刃砍进树干的缺口——那是匠人刻意留下的“力的痕迹”。她的指尖轻轻划过斧柄纹路,毛衣袖口的毛线头正巧落在樵夫的手掌位置,像给古人的手,缠上了一缕现代的“线”。

“微距镜头能拍到刀痕的倾角,”许可调整对焦环,屏幕里的木纹肌理逐渐清晰,“你看,这道弧线是圆刀刻的,边缘光滑;这道直线是平刀的痕迹,底边有毛刺——和我当年在宏村木雕作坊学刻挂坠时一样。”他忽然想起大四那年,她抱着《中国国家地理》坐在作坊角落,看他用刻刀在松木上凿出黄山松的枝桠,指尖沾着木屑,却执意要帮他打磨挂坠的背面。

讲解员路过时补充:“承志堂的木雕匠人,当年都是从浙江请来的‘东阳帮’,刻‘渔樵耕读’时,光设计稿就改了三个月,连耕牛的睫毛都要刻出‘风吹动’的方向。”李佳听得入神,攻略本迅速记下:“承志堂木雕拍摄重点:

1. ‘渔樵耕读’隔扇门(中厅东侧,上午10点阳光斜照,刀痕阴影最清晰)

2. 细节:樵夫斧柄缠绳、耕牛鼻环、书生书页折角(微距镜头对焦纹理)

3. 互动:指尖轻触木雕(避免油脂腐蚀包浆),体现‘今人与古人的触感对话’。”

她忽然指着木雕里书生的书页——那页“翻开”的书,竟刻着模糊的“山”“水”二字,像极了他们攻略本里的手绘符号。许可立刻按下快门,画面里,她的指尖停在“山”字上方,毛衣纤维的绒毛在阳光下泛着柔光,而木雕的“山”字棱角分明,横划的刀痕里,还嵌着百年前的灰尘。

【午间小憩:木雕作坊的“新旧刻痕”(12:30·气温11℃·巷口暖阳)】

从承志堂出来,拐过月沼的石板路,便是当年许可学刻木雕的作坊。老匠人正坐在门槛上打磨木料,看见他们便笑着招手:“又来看老东西啦?今年新收了块百年松木,要不要试试刻两刀?”李佳眼睛一亮,转头看许可——他当年刻的“黄山松”挂坠,此刻正挂在相机包上,木纹里还留着初次雕刻时深浅不一的刀痕。

“我来试试?”她接过老匠人递来的刻刀,刀刃在阳光下闪着微光。松木的香气混着木屑味涌来,让她想起大学时看他刻挂坠的午后——那时他总说“刻刀要顺着木纹走,就像拍照要顺着光的方向”。指尖刚触到木料,许可忽然举起相机,这次用了慢门——她握刀的手在动,刀刃切入松木的瞬间,木屑飞溅的轨迹被定格,背景是作坊里陈列的老木雕,其中一尊“渔樵”小像,竟和承志堂的纹样如出一辙。

“光圈f/5.6,快门1/50s,”他轻声念着,“让动势和木纹都留住。”老匠人凑过来看相机屏,笑着点头:“姑娘这握刀的手势,和当年那小伙子一模一样——都是先用平刀定轮廓,再用圆刀修弧度。”李佳低头看木料,只见自己刻出的“松针”歪歪扭扭,却在许可的镜头里,成了“现代刻痕与古代刀纹的对话”——就像他们的旅行,从来不是对旧时光的复刻,而是用新的视角,给古老的风景,添上属于他们的“新纹路”。

攻略本的新页上,她画下简笔:穿米白毛衣的女生握着刻刀,旁边蹲着举相机的男生,背景是老作坊的木雕架——角落写着:“2024.2.12 承志堂·木雕记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气候:7-11℃,棉麻外套+粗线毛衣,进古宅脱帽(避免发丝蹭到木雕)

- 人文:

1. 东阳木雕“三层透雕”技法:承志堂隔扇门可观察层次(渔樵在前景,山水在背景)

2. 老作坊体验:松木雕刻(推荐刻“松针”“云纹”,匠人会指导握刀手势)

- 摄影:

1. 微距拍刀痕与指尖(光圈f/2.8,对焦木纹肌理)

2. 慢门拍刻刀动态(快门1/50s,体现“新旧技艺的流动”)

PS:许先生拍我刻木雕时,镜头里的刀痕比我刻的整齐十倍——但他不知道,我故意刻歪,是想让我们的“刻痕”,和古人的刀纹一样,带着属于自己的“不完美”。”

【暮色染梁:古宅屋檐的“光与刻”(16:00·气温8℃·斜阳入户)】

再次走进承志堂时,斜阳正从后厅的漏窗里钻进来,在“耕读”木雕上洒下斑驳的光。李佳站在“读”主题雕刻前——书生倚着假山读书,石桌上的书卷边角微微卷起,雕刻匠人甚至刻出了纸张的“折痕”。她的指尖轻轻悬在书卷上方,毛衣袖口的毛线头正巧落在“折痕”位置,像给古人的书,添了个现代的“书签”。

许可换上移轴镜头,调整透视——让木雕的垂直线条笔挺,书生的坐姿与她的站姿形成“古今对称”。“记得吗?”他忽然开口,“你说过,相机镜头是‘时光的刻刀’,按下快门的瞬间,就把此刻的光、影、温度,都刻进了存储卡里。”她转头笑了,斜阳在她睫毛上投下影子,而木雕书生的睫毛,也被匠人刻得根根分明,在光影里,竟像是彼此在“对视”。

房车驶离宏村时,李佳摸着毛衣袖口的毛线头笑了——那是刻木雕时不小心勾出来的,却让她想起承志堂木雕上的“不完美”:樵夫的衣褶有一刀刻歪了,耕牛的眼睛刻得大小不一,却反而让这些百年前的纹样,有了“人”的温度。许可望着后视镜里的承志堂,飞檐在暮色里勾勒出柔和的弧线,忽然觉得,所谓“传承”,从来不是复刻,而是像他们这样——用相机“刻”下古人的刀痕,用脚步“刻”下自己的故事,让旧时光的光,永远能在新旅程里,照出属于自己的“纹”。

深夜宿营在宏村外,李佳翻开攻略本,在末页写下:“下一站:湖北·武当山——去看金顶的铜铸雕纹,会不会也藏着‘刀与光’的对话?”许可调试着相机,忽然发现存储卡里多了张照片:她的指尖触着承志堂木雕的“山”字,毛衣纤维的绒毛在光里飘着,而木雕的纹路里,隐约能看见他当年刻挂坠时,留在刀刃上的“初心”——原来最好的“刻痕”,从来不是刀凿的深度,而是时光里,彼此眼中,从未改变的、对世界的好奇与温柔。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别惹我,我只想当闲鱼
四合院:别惹我,我只想当闲鱼
关于四合院:别惹我,我只想当闲鱼:李卫东带着游戏农场回到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不需要为填饱肚子而奔波的他,只想当一条闲鱼。奈何,家里两个男人全都看他不顺眼。隔壁俏寡妇,一心想把妹子嫁给他。看沧海横流还是庭前花开?李卫东只想慢慢的,从一条闲鱼开始,品味这里的处处风情。
缺金喜水
俺寻思这挺合理的
俺寻思这挺合理的
那天,你回家的时候忘了带钥匙,于是花钱找了个开锁师父。等待开锁的时候你在想,要是自己也会这门开锁的手艺就好了,以后忘带钥匙就不用乱花钱了。于是你开始钻研............”你这铁丝怎么连手机指纹锁都能开?!““指纹锁,不也是锁吗?俺寻思挺合理的啊。”朋友觉得很离谱。“哪里离谱了?人电工师父从业十年,有没有漏电一摸就知道,技近乎道,懂吧?”朋友:“......”“而且要说离谱......坚持
天锣雷光
问鼎:重生后我权势滔天
问鼎:重生后我权势滔天
关于问鼎:重生后我权势滔天:前世,为了救自己的顶头上司,林一不幸生亡。重生后却发现,那个将自己一步步拖入深渊的人,既然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敬畏的顶头上司。既然上天给了自己一次重生的机会,那么这一世的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哪怕,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夏桀
重生饥荒年:带着妹妹虐渣暴富
重生饥荒年:带着妹妹虐渣暴富
关于重生饥荒年:带着妹妹虐渣暴富:重生饥荒年代简介江炎重生回到十七岁饥荒年代,父母早亡的他与八妹、九妹寄人篱下,受尽婶婶李桂香的虐待。前世,妹妹们悲惨离世,自己也冻毙荒野;今生,看着怀中尚在的妹妹,江炎发誓定要护她们周全。面对李桂香觊觎妹妹、偷抢粮食的恶行,曾经懦弱的江炎彻底觉醒。他不再逆来顺受,凭借觉醒的神级空间系统,手持猎枪强势反击,掰断李桂香手指,逼其下跪道歉,以双倍赔偿震慑宵小。当对方仍
星落沐雨
国民导演
国民导演
沈渊穿越到平行世界,成为总台节目导演。开局被甩锅,穿越自带金手指还能被你们欺负了?从综艺开始,到电视剧、电影横扫一切,别想跟我争,你争不过我的。我来这里就只有三件事,登顶,登顶,还是特喵的登顶。面对记者询问,沈渊说道:&我能有今天,全靠天赋和努力,除了成功别无选择。&
什贰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