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最新章节。
因为,朱由检方才的话,可不是只指张书缘说的那三个部门,而是说的整个六部九卿!
虽然是感觉蛋疼,但韩继思及内阁等人却也没什么脾气,只能是忍着恶心用这些人了。
毕竟皇帝都下旨了,他们还能怎么样?去反对?那要用什么理由反对?
但不过好在,这些人只是为期半年的临时工,只要这半年里没有出事就能平稳过去了。
看着朱由检打出了这招,张书缘也发现,自家的这小皇帝也在飞速的成长,俨然大有一副能离开自己单干的趋势了。
对此,张书缘也没不高兴,反倒是很乐得看到他这样。
还是那句话,一个人终究是能力有限的。
……
随着处理完了复社的事情,娄东二张所提出的弊病也被正式的摆到了明面上。
说实在的,对于这个问题,朱由检对早就是知道了,他可没忘了在登基之初王永光所提的“拴政”。
可对于这个问题,他就显的很无奈了,不但他无奈,就连被张书缘使手段推举上来的李长庚等人也很无奈。
在六部九卿的衙门中,其人员构成很是盘根错节,东林与浙党人是遍布其中,一旦要大范围裁撤,充当其冲便就会激化党争,进而就带来了政务停滞的负面问题了。
不过好在,众人也知道此事背后的严重的后果,朱由检也没要急着在近日内解决。
可众人是无奈蛋疼,但复社之人可不管这些,竟当场请求朱由检裁撤冗余之员。
见这群学子是不要命的要为国效力,朱由检只好就让温体仁等大臣回去拟定一份裁撤名单了。
只不过,在下这旨意时,朱由检还不忘用眼神及语气暗示众大臣,让他们要注意尺度,别因为此事而怠慢了政务。
就这样,这场朝会在百官的愤怒之中结束了。
……
在文渊阁处理完了政务,张书缘便就去到商业司衙门,等候周延儒带人过来了。
趁着周延儒等人还没来,他便就翻看起了各地送来的商业奏报。
据这些奏疏显示,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眼下的商业情况很是低迷。有受天灾导致的货物运输的问题,也有各地商户在抗拒商业司的登记调查的,当然还有些小商贩因没钱办不了营业证,转而被清退投身到其他职业的事情。
没办法,由于眼下朝廷没钱,张书缘也不敢让商业司在发放准许营业文书时,像后世那般对商户免费。
而对于此时的商户来说,想办理到营业文书,一是得要将产业规模上报,二是得交给商业司五两银子来做手续费,三是没有被查出来有隐瞒藏匿的事情才可拿到。
在了解完了眼下的问题,张书缘旋即就将四个侍郎给喊了过来开会。
由于商业司眼下还是属于他一个人说了算的情况,所以很快就便通过了一系列的帮扶决议。
一是取消对贩夫走卒的登记要求。
二是张书缘责令解学龙率领十三省的商司主事,出使安南等番国谈出口贸易消化那些卖不到内省的商品。
三是将衙内的八成银两补贴给受灾地区的中小商铺。
四是责令郭允厚与兵部协调,借其军马车队运送货品。
……
就在他刚交代完这些事情没多久,周延儒便带着一众学子到了商业司衙门。
“下官/学生拜见部堂。”
周延儒进来后,就带领众多学子见礼。
“诶,周大人诸位学子快快请起。”
“周大人,这娄东二张呢?”
让众人起身后,张书缘瞬间就愣住了。
只见在周延儒身后的五十多位学子中,并没有娄东二张的身影。
“大人,二张无心在我商科实践,方才他们求着下官去见我凌大人去了……”
周延儒也是很尴尬,但他此时却奈何不得这群学子,因为,他眼下的确是惹不起这帮人,生怕这帮人再给他惹什么乱子,而且他还想靠着这帮人进入内阁呢。
“唉,好吧。”
见这复社的领头人如此不给脸,张书缘就有些怒了。
“周大人请坐。”
“诸位既然心向我商科,那么就与本阁阐述一番你们的见解吧。”
虽然是答应了要给他们位置,但张书缘还是想考究一番。
一听要考核自己,这群学子便就左顾右盼了起来,而其中有一人便大着胆子走了出来。
“敢问部堂要问我等那个方面?”
“呵呵,这位学子到是大胆竟第一个出来,你叫什么名字?”
“学生名唤吴应箕。”
这吴应箕,身高八尺,举止镇定,双眼坚毅,年龄大约有三十六岁,而他这一身气质宛如是位,探索田地多年的老农一般。
“吴应箕?!”
在听到这个名字的瞬间,张书缘立即就对他生出了敬意!
因为,此人在浩瀚的明史之中,可谓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位才子!
据记载,他于崇祯十年、十七年间,因亲眼目睹了百姓大面积挖食观音土果腹,进而悲愤作出了《食土行》《无鸡行》《有客》《耕田苦》及《留都防乱公揭》等诗词,来抨击明末的腐败与无能,一时风头无两,引得天下各路学子争相与其交好。
而在南明成立之后,他被南明隆武皇帝朱聿键,授以池州推官监纪军事,在贵池举兵抗清。
随着他进入官场举事,引得天下有识之士争相投奔,更是数战连胜,收复了建德、东流等县。
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他吴应箕所部就因寡不敌众,在石台县被清军所擒,斩杀在了池州城外的鸡罩山,并留下了“半世文章百世人”的绝命诗,来以证自己不做亡国奴的志向。
除了这悲歌之外,吴应箕也留下了诸多着作,如《国朝记事本末》《嘉朝忠节传》《读书鉴》二卷、《读书种子》二十卷《读书止观录》等教人读书学习的着作。
在回想了一番此人的记载后,张书缘就知道了他在复社中是个什么身份地位了。
没错,他吴应箕正是复社的开创领袖之一!
“吴应箕吗?看来他要比二张明事理,知道商道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