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月薪三千的我,给员工发千万年薪》最新章节。
“天穹”计划的工地,成为了全世界最受瞩目的焦点。
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建筑项目,而是一个向全人类展示未来可能性的窗口。
每一天,都有无数的媒体和自媒体,通过无人机航拍,直播着这座未来之城的崛起。
数以万计的“天枢”机器人,如同一个意志高度统一的钢铁军团,二十四小时不眠不休地工作着。
它们的效率、精准度和那种令人心悸的协同性,彻底颠覆了世人对建筑工程的认知。
在机器人大军的恐怖效率下,山谷的地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重塑。地基、管网、主体钢构……
一座城市的骨架,在短短数月之内,便奇迹般地拔地而起。
全世界的建筑专家和工程师,在观看了施工视频后,都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他们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不可能。这违反了现有的一切工程学、材料学和管理学常识。
然而,不可能的事情,就在云溪县的这片荒山之中,成为了现实。
“神迹”,这是媒体给予“天穹”计划建设速度的唯一合理解释。
而缔造这个神迹的李长夜,其在民间的声望,也随之攀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点。
在这样如火如荼,万众瞩目的喧嚣背景下,没有人知道,李长夜本人,却已经悄然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了近一个月。
他不在炎洲,也不在云溪县的临时指挥中心。
他身处于“天穹”计划工地最核心、戒备最森严、甚至连苏小米和苏晴都无权进入的禁区:
一座其貌不扬的巨型生态大棚之内。
从外部看,这座大棚和寰宇集团在世界各地建立的那些用于培育改良农作物的生态实验室,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它通体由半透明的复合材料构成,巨大的穹顶可以根据内部光照需求,自动调节透光率。
然而,若是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座大棚周围的安保级别,已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电磁感应网络,覆盖了周围近一平方公里的区域。
任何未经授权的电子设备,一旦进入这个范围,会立刻被干扰并失效。
地下深达五十米的震动传感器和声呐探测阵列,可以侦测到最轻微的挖掘和钻探。
空中,三架搭载着高分辨率热成像和光学摄像头的大型滞空无人机,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盘旋,它们的巡航数据,直接由“天枢”主系统进行实时分析,任何异常的目标,都会在0.1秒内被锁定。
而守护在大棚唯一入口处的,不是人类保安,而是两台造型狰狞、充满了暴力美学的特种战斗机器人。
它们是“天枢”系列的一个未公开型号,代号“御林”,其装甲、火力、反应速度,足以在数秒之内,将一支全副武装的特种作战小队撕成碎片。
能让李长夜动用如此夸张的防卫力量来守护的,自然不会是普通的蔬菜或水果。
此刻,李长夜正独自一人,站在这座巨大而空旷的生态大棚中央。
他的脸上,没有了面对公众时的温和与悲悯,也没有了在会议室里的威严与冷酷。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极致的兴奋、贪婪、狂热,以及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敬畏。
他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面前的东西上。
那是一棵树。
一棵……无法用地球上任何已知植物学分类来定义的,诡异而壮丽的“树”。
它大约十米高,主干异常粗壮,需要三四个成年人才能合抱。
它的“树皮”并非木质,而是一种呈现出黑曜石般光泽的、仿佛金属与角质层混合的奇特物质,上面布满了不规则的、如同生物血管般微微搏动的暗金色纹路。
它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树叶。取而代D之的,是从枝干末梢伸展出的,上千片薄如蝉翼、却又坚韧无比的黑色晶片。
这些晶片呈六边形,表面覆盖着一层肉眼不可见的纳米吸光涂层,它们像向日葵一样,以最完美的角度,迎接着从穹顶上投射下来的人造太阳光,将光能以近乎百分之百的效率,转化为自身的能量。
而最令人震撼的,是它的根部。
它没有扎根于土壤。它的主根,如同一条条粗壮的黑色巨蟒,深深地插入了它脚下一个直径超过五十米的、巨大的金属基座之中。
无数细小的、如同神经纤维般的菌丝状根须,从主根上延伸出来,遍布了整个基座的内部。
基座的一侧,是一个巨大的投料口。此时,正有数台“天枢”工程机器人,将一车车的工业垃圾、建筑废料、城市生活垃圾,甚至是经过处理的医疗废物,源源不断地倾倒进去。
在基座内部,这些被世人视为累赘和污染源的废弃物,被高压、高温、以及特殊的催化射线,在原子层面进行分解,还原成最基本的碳、氢、氧等元素,然后通过这些神经纤维般的根须,被这棵“树”贪婪地吸收。
而此刻,李长夜正在见证的,是这棵树“消化”完毕后,进行“排泄”的奇迹时刻。
只见那黑曜石般的树干上,一道道暗金色的纹路骤然亮起,仿佛人类躯体上的血管,充满了奔腾的血液。光芒从根部,一路向上,迅速蔓延至整棵树的每一个枝干。
最终,所有的光芒,都汇聚到了树干中心,一个如同肿瘤般微微凸起的、碗口大小的圆形节瘤上。
节瘤的表面,那坚硬的黑色外壳,如同花瓣般缓缓裂开,露出了内部如同生物软管般的结构。
“滴答。”
一滴粘稠的、散发着刺鼻工业气息的、如同黑夜般深邃的液体,从软管的末端渗出,滴落下来。
在节瘤的正下方,是一个由特殊合金打造的收集槽。
“滴答……滴答……滴答……”
黑色的液体,开始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滴落,很快,便汇聚成了一道细细的黑色水流,精准地注入到收集槽之中。
空气中,弥漫开一股复杂而熟悉的气味。那是原油,最纯粹、最原始的工业血液的气味。
李长夜的面前,凭空浮现出一块只有他能看见的全息数据面板。
面板上,正实时显示着这棵树的数据:
【造物名称:噬星基树(幼生体)】
【当前状态:进食/消化/生产】
【能量转化效率:97.3% (输入物质与输出能源质量比)】
【本次生产预计产量:119桶(国际标准)】
【产出品质:轻质低硫原油】
【当前成长需求:1. 基础元素(碳、氢、氧)大量投喂; 2. 稀有元素(铀、钍、锂等)微量补充; 3. 高强度持续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