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第402章 刻不容缓(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最新章节。

“主公,算上今日李牧阵前的败退,赵军已连败三场。上次夜袭我军大营,赵军损失惨重,逃兵四散,连战马武器都丢弃不顾。由此可见,司马昭的部队也非不可战胜,与传闻相去甚远。”

周泰发言,引得众将纷纷点头。

“是啊是啊,今日攻城,赵军的抵抗明显减弱,箭矢也稀疏了许多。我看,他们支撑不了多久了。”

刘备与诸葛亮亦立于帐中,作为盟友,此次刘备率三四万兵马共攻云梦。望着韩家将领的自夸模样,刘备也忍不住插话。

“没错,诸位将领,章戬威名远扬,但他麾下的李锐与赵盾,能力实属平庸。以我之见,不久之后,这十万秦军必将被我们彻底瓦解,攻占云阳城,已是近在咫尺。”

韩信话音刚落,众人纷纷点头赞许,唯有项羽、张良以及上座的项荣神色如常。

张良此刻分析起当前形势:“项公,从近期交战来看,李锐与赵盾指挥的秦军,远不及我们预想中的强大。我猜测,这是由于章戬将所有精锐都集中在他亲自统率的中军,导致李锐与赵盾的左右两军战力大减。如今我军屡战屡胜,攻占云阳城,已是指日可待。”

听着张良的分析,项荣捋了捋胡须,并非是他轻视云阳城中的十万秦军,而是近段时间以来,秦军在与项家军的多次交锋中,战斗力均显得不足。

项荣见项羽沉默,便开口问道:“羽儿,你前几日刚受军法处置,今日上阵,险些斩杀章戬麾下左军主将李锐,真是为项家军长了志气。方才众将所言,以及军师的见解,你有何看法?”

项羽自与章戬两次交锋后,已不复往日之莽撞。只见他冷静地回答:“叔父,军师所言极是。羽儿曾与章戬交手,此人勇猛无比,麾下秦军战力亦十分强悍。而眼前的李锐与赵盾,不仅个人战力平平,其麾下的秦军,与章戬的主力相比,更是相差甚远。今日即便是帐内任何一位部将,也能击败李锐。我认为,不如借此机会一举攻下云阳城,击溃这十万秦军,定能给章戬造成重创。”

项羽目光坚定地看着项荣,项荣捋了捋胡须,转而问向项仲:“临淄城那边有何动静?章戬是否仍在休整,没有率军南下的迹象?”

项仲抬手答道:“今日返回的斥候传来消息,章戬的主力大军仍驻守在临淄城内,没有丝毫出发的迹象。”

项荣心中不禁生疑,章戬刚在一战中击败魏韩联军,斩杀魏豹与韩成两位君王,为何如今却驻扎在临淄城内,既不北上攻打新立的**燕王,也不南下支援云阳城的李锐与赵盾。即便是休整,也无需如此之久。

“这章戬既不北上,又不南下,也不趁机东进攻取齐国,只是率领大军屯驻在临淄城内,仅派麾下的司马安清扫魏地的叛军,我着实有些不解!”

张良此时插话道:

“李将军,无论张雄的大军此刻是否已离开临泉,对我军而言,此乃绝佳时机。一旦张雄大军南下逼近云安镇,我军将面临巨大压力。不如借此机会,一举拿下云安镇。如此,我军便能依托云安镇固守,即便张雄大军南下,优势也将归于我方。”

李威点了点头,近来,李家军在与赵雷、钱风的大军交战中屡屡占优,今日又添一胜。眼下士气高涨,正是攻取云安镇、击败那十万秦地士兵的绝佳时刻。

李威不再犹豫,当即起身下令:“好,各位,传令各营,休整两日。两日后,全军向云安镇发起总攻,此次,定要一举击溃那十万秦地士兵。”

“遵命!”

大帐内,众将领个个士气高昂。

---

某章节

就在张雄带兵返回长安处理内乱的半个月里,被其击败逃走的孙浩与周宇,逃回东鲁后,继续招募兵马。孙浩自立为东鲁王,周宇为丞相,率军向东平定东鲁。

北方的邯郸,赵氏后裔赵宁,在陈凡与李耳的协助下,成功复国。而韩立则趁机攻占燕地旧境,意图自立为燕王。各地的反叛势力日渐壮大。

云安镇外,李威已决定两日后发起总攻,大军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突然,下属来报:“报,大人,云安镇内的秦地士兵昨夜撤退了!”

“你说什么?”

李威猛地扔下手中书简,帐中的谋士李暮与副将赵和皆大惊失色。

“大人,云安镇内的十万秦地士兵撤走了,如今的云安镇已成空城。”

李威惊愕起身,满脸疑惑,快步走到地图前,凝视着云安镇的位置,心中疑惑更甚。云安镇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秦地士兵为何要主动撤退?

“不对,秦地士兵虽五战皆败,但十万大军损失不过两三万,实力并未大损,为何要主动放弃云安镇?”

赵和开口:“大人,军师,我猜测赵雷与钱风见我军即将决战,自知不敌,这才主动撤退。毕竟,一旦云安镇和他们麾下的十万大军都被我军消灭,他们也无法向张雄交代。因此,他们选择丢弃云安镇,避开我军锋芒。”

李威沉思片刻,继续追问:“秦地士兵撤往何处?是朝临泉方向吗?”

下属抬手道:“大人,根据踪迹判断,秦地士兵是朝定州方向撤退,并未前往临泉。”

定州?

李雄与赵谋凝视着陶邑的方向,此地东连齐国,西接魏国,南通泗水之地。相较于安陵,陶邑在城池规模与防御能力上均远超安陵。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广宗城里的一个小子,家中无权无势,卖了唯一的房产凑了点钱准备去衙门谋个差事,可钱也使了,职位却被他人占了,拼爹,没有;拼钱,没有;拼人,也就自己。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大户人家打着短工供养家中老母。有一次回家途中,偶遇一少女买东西没给钱,被老板抓着要送官,鬼使神差之下,他居然用身上那为数不多的钱替少女付了账。本以为少女只是自己的人生过客,没成想,他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张角的女婿。
茂龄老爹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