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最新章节。
“这女帝究竟何人?若真是第二个武则天,那这天下还姓朱吗?”
“难道会像李唐那样,李家的江山都要易姓了吗?”
朱元璋几乎喊了出来!
系统回应道:“宿主无需忧虑,天下依旧属于朱家,因为这女帝乃昭武大帝之女,早年拒绝婚配,离家出走当了道士!而昭武大帝一生仅有两子,一子战死,另一子难担大任!这女帝之所以能登基,还要追溯到天道大帝朱松的三子朱匣烨,正是这位大明的尸王扶持她坐上了皇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女帝何名?”
朱元璋闻言,既松了一口气又生出了好奇。
只要天下仍是朱家的,似乎也并非不能接受!
况且还是朱匣烨那小子扶植上位的?
其中必有隐情!
系统答道:“凤武女帝,名朱慧英,乃大明唯一的女皇帝!”
系统继续解释:“竟有这样的事!即便有老九家三子的助力,当时朝中的文武百官又怎会容忍一个女人坐上皇位?”
“他们能心甘情愿?”
朱元璋满心疑惑。
“这不是朱家老祖宗扶持的皇帝吗?当时,朱匣烨就如同朱家先祖一般!文武百官纵有万般不愿,也不敢有丝毫怨言!”
“而且凤武大帝在位十八年,退位时直接将皇位传给了侄子,即她亲弟弟的三子!”
“也可以说,让凤武女帝上位只是权宜之策,她更多是在为自己的侄子铺路!”
朱松先祖有遗命,幼子不得继皇位,故先立朱慧英为女帝,以稳社稷,待侄儿成长,再行禅让。
且祖训未禁女子登基,加之有朱匣烨老祖宗支持,女帝之位,无人敢非议。
国运系统的这番言辞,令朱元璋心中震撼不已!
他竟忘却此事!
后世天道大帝,乃大明象征,道家紫袍天师。
天道皇帝与朱匣烨皆在天际注视后世言行。
故此,后世皇族子孙皆知,先祖虽逝,犹在天际监视,若有不轨,先祖或自坟茔而出。
---分割线---
朱允炆向朱元璋跪求,愿就藩以救母。
朱元璋未曾料到,一时与国运系统之谈,竟带来意外之“喜”——大明女帝朱慧英!
虽令朱元璋略感无奈,却远胜于李唐之武则天,后者毕竟外姓。
朱慧英乃老朱家血脉,女帝亦姓朱。
“父皇,您在沉思何事?”
见朱元璋久无反应,神色异样,朱标好奇问道。
“无事,吾在想,老九收复西域,平定漠北,需耗时几何?”
朱元璋回神,急忙解释。
“西域与漠北,非河西走廊可比,数年之功,恐难成就!”
朱标闻此,无奈叹息。
他自知,此生恐难见证此景。
西域与漠北地域辽阔,老九即便战无不胜,要遍历每一寸土地,所需时间恐怕要以年计。
河西走廊那般迅速平定之事,在此几乎不可能重现。
“那倒不一定!且看老九如今有何手段!”
朱元璋微微摇头,未置可否。
他深知许多难题,对大明朝廷军而言或许无解,但在老九那里,却充满无限可能。
毕竟,老九修仙且能炼制法器。
朱元璋甚至猜想,若老九亲自出手,灭哈密国只会更快,一念之间,无需等待攻城器械,即刻可灭国。
只是不知现在的老九,是否已具备这等能力?
念及此,朱元璋对汉中之行更加期待。
……
汉中府,四月初四,定军山寂军墓。
五年前的今日,正是寂军墓三千将士长眠于此之时。
为此,朱松将每年的四月初四定为汉中祭祖节,以祭奠这些亡灵。
每逢此日,汉中府百姓自发前往定军山外,为寂军墓中的阵亡将士祭奠,焚烧纸钱。
汉中府规定祭祖节为当地假日,即便工厂工人也有时间参与。
自四月初三起,定军山外围重兵把守,为祭奠百姓划出界限,防止惊扰沉睡将士。
当日,朱松携耿青等人来到定军山,见四周百姓自发祭奠,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这些英勇捐躯的战士,值得所有民众缅怀铭记,此乃朱松之愿!
祭祖节之名,意在让此祭奠世代相传,非仅限于今朝。
后世子孙须知,此山中安息着无数为守护这片疆土而捐躯的英雄。
寂军尤为特殊,其伟大超越任何沙场战死的将士。
他们为守护这片土地与子民,不仅献出了此生,更付出了来世的轮回。
寂军,以其不死不灭之姿,远离了轮回之路。
朱松深入寂军墓,祭奠旧友后,离开定军山,而民众的祭奠仍在继续。
回到汉中府,朱松见街道繁华,民众和睦,脸上露出笑容。
改革之路不易,此盛世得之更难。
然仍有众多人士,默默守护着这盛世。
汉中军儿郎们在塞外坚守哈密卫,如周通等人,办完家事后,再次前往哈密卫驻防。
哈密卫守军,朱松令分三批轮流回乡,确保始终有两批驻守,每批每年可归汉中四月,实则仅三月。
战事起,则全员速归。
朱松归府后,唤袁管家,吩咐道:“闻老十七就藩,备王族瓷器一套赠之,以为贺礼。
朱允炆、朱允熥封王,吾为叔者,岂能吝啬,亦各赠一套!”
谈及王族专用瓷器,它虽价值连城,却非市面常有之物,非王族身份便能轻易拥有或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