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最新章节。
蓝玉断然摇头:“别想瓷器了,那是老爷子看中的,部分还受朝廷管控。
汉中商机众多,何须纠结于此?”
他深知汉中府盈利之道遍地,为避免与老爷子及汉王争利,自当谨慎选择。
至于汉中瓷器,每件皆独特,拥有专属编号与名称,近乎唯一。
购买后,即登记在册,可世代相传。
即便失窃,亦不敢轻易露面,因瓷器归属明确,一查便知,汉中府有备案。
转让亦需至汉中或朝廷指定衙门过户,受朝廷保护。
目前,仅汉中府与应天府能办理此手续。
这一系列举措,将汉中瓷器之地位抬至极高,价格与利润随之飙升。
此等生意,非普通人所能企及,蓝玉深知,此等商机,唯老爷子与汉王父子方能驾驭。
他涉足汉中瓷器,不过小打小闹,售卖些次等货色罢了。
近期,蓝玉向常升等人叮嘱:“务必留意各藩王封地的动态,若有藩王欲在领地内涉足汉中商业,我们也趁机参与,共享其利。”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赞同。
他们自知不奢求如汉王朱松那般赚取巨额财富,能跟随其后略得些许利益,便已心满意足。
另一边,朱元璋携朱标前往为皇卫学院选定的地址。
这片广袤之地,将成为大明培育英才的基石。
“蒋瓛,你需督促工部,加速皇卫学院的建设进程。”朱元璋视察后,对蒋瓛下令。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蒋瓛连忙应承。
朱元璋转向朱标,轻声交代:“明日早朝,我将提出创立皇卫学院之事,你需率先发言,勿让文臣阻挠。”
“儿臣明白,建立皇卫学院利国利民,儿臣定当全力以赴。”朱标恭敬回应。
朱元璋此次决心已定,谁敢阻挠,他亦不惜以严刑峻法立威。
次日早朝,朱元璋与朱标默契配合。
朱元璋刚提出创立皇卫学院,朱标便紧随其后,详尽阐述其必要性及实施方案,其模式大抵参照汉中府王卫学院。
对于汉王朱松欲在汉中设立王卫学院之事,朝中文武百官早已有所耳闻。
文官群体对此事意见分歧,看法纷呈。
随着汉王朱松在朝廷中的地位日益显赫,支持他的声音渐增,这让不少人感到为难。
蓝玉等淮西勋贵为主的武将们,自然支持汉王创办王卫学院,彰显出朱松对武将培养的重视。
当听闻朱元璋欲效仿王卫学院模式,创立皇卫学院时,蓝玉等淮西勋贵尤为振奋。
历来,科举制度为文人提供仕途机遇,使他们有机会平步青云。
而武将则多是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中成长起来的。
尽管打仗需凭实力,但朝廷历来更重视文官,轻视武将,宋朝尤为典型。
如今朱元璋欲增设武科,这一举措有所不同,似有与文官体系竞争的意味。
武将不必再局限于战场立功,皇卫学院毕业同样可获得认可,这堪称颠覆性变革,必将对读书人产生冲击。
传统观念中,读书被视为唯一出路,而武途成功者寥寥无几。
朱元璋此举,等于向世人宣告,除了读书,武举亦是另一选择。
尤为关键的是,据朱元璋所言,未来皇子皇孙亦将加入皇卫学院。
“蓝玉、冯胜,你们这群淮西武将,今后需在皇卫学院挂职,助我培养一批人才,你们愿意吗?”朱元璋直接向蓝玉等人问道。
闻言,蓝玉等人欣喜若狂,意味着他们将来有机会直接教导皇子皇孙。
在军事方面,他们自信满满。
的确,除他们之外,老爷子还能找谁呢?
让文官去教领兵打仗,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论及战事、战术布局、调兵遣将,以及骑马射箭等武艺,满朝文武之中,谁又能比得上那些淮西勋贵?
“我等誓死效命,定要为大明培育出更多卓越将领!”蓝玉情绪激动地当场表态。
“好,此事就这么定了。
退朝后,你到御书房来,我们再详谈细节,还有其他事情要交代你。”朱元璋满意地点头,对蓝玉吩咐道。
今日,朱元璋与朱标父子同时提出设立皇位学员之事,且多由太子朱标提出,这已说明一切!
至少,那些支持太子的文官中,相当一部分若想反对,必会三思而后行。
此乃皇帝与太子共同的意愿!
一旦反对,便是同时得罪二人!
如此情形下,即便有人心生反对,也不免犹豫起来!
而他们犹豫之际,朱元璋已迅速决断,未给他们反应之机!
“陛下,臣有奏章呈上!”
此时,兵部尚书茹常出列奏报。
“准奏。”
朱元璋笑容顿敛,淡淡吐出一字。
他心中无疑已生怒火!
先是刑部杨靖,后是兵部茹常,二人总在此刻跳出来,无非是想给他添堵!
不出意外,此人又要提及老九之事!
朱元璋料想得没错!
“启禀陛下,汉王朱松正在大肆扩充汉中军,且未向兵部请示报备!”
茹常一开口,便是汉中军扩招之事,矛头直指汉王朱松!
此言一出,满朝再次哗然!
汉中军扩招,自杨赫收复河西走廊、镇守哈密卫后便已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