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最新章节。
朱元璋一锤定音,此事尘埃落定。
退朝后,朱元璋返回御书房,与太子朱标商议封赏立功将士,随后让太子派人传旨。
“系统,你之前提及,老九在位时,天道年间大明人口最多达3亿。”
朱元璋突然问道。
“正是,此为天道年间的最高人口记录。”
国运系统阐述道:
“大明处于巅峰状态时,人口数量究竟达到了何种规模?”
朱元璋急切地追问。
“汉王朱松一脉统治下的大明,最繁盛时期人口已超八亿!”
国运系统此言一出,震惊四座。
“竟有如此之多?”
朱元璋满面愕然。
“人口、粮食与民众生活水平紧密相连。
只有当民众衣食无忧,人口才会迅速增长。”
“那时的大明,正规军就已近百万之众!”
国运系统平静说明。
“百万?”
朱元璋心头剧震。
这百万乃是如汉中军般的精锐正规军,远非他那卫所兵可比。
两者战力天差地别,百万正规军足以匹敌当下大明五百万朝廷军的战斗力!
要知道,整个大明现今也难以凑齐五百万朝廷军,顶多有百万之数。
然而,这百万朝廷军与百万正规军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正规军无需耕作,他们是专职的战士!
“若算上退役的武备军人,军队总人数可达八百余万。”
“由此,你也能想象到大明皇帝排行榜上,位于你之前的两位杰出皇帝,实力何等强大!”
国运系统进一步说明。
“你说什么?”
“何为排在朕前的两位杰出皇帝?”
朱元璋闻言,顿觉异样。
...................分割线..................
99:朱元璋疑惑:大明皇榜前三,尽是杰出皇帝?
99:朱元璋不解:大明皇榜前三甲,皆为卓越?
“正是大明皇帝排行榜的前三名,包括天道皇帝朱松在内,皆是卓越的!”
国运系统缓缓道来。
朱元璋听后,惊愕不已!
这下可真是让他心寒!
他早知老九一脉中,还有两位成就非凡的!
按国运系统所言,此乃老九所立祖训,意在防昏君出现,若皇帝无道,藩王可起兵讨伐!
彼时,他与朱标皆认为此祖训不妥,恐致子孙为皇位相争!
却未料到,这两位,竟都排在他之前!
能不心寒吗?
老九确实是得位正统,历史上确有其事!
老九排在他前头也就罢了,另外两个得位的后辈,竟也将他这位开国先祖比了下去,这让他颜面何存?
他身为先祖,亦算成就一番事业,大元建立大明,却只列第四,何等羞愧!
所幸他还能借老九之力,提升自己的地位!
且他需改写老九得位的历史,让这皇位来得名正言顺,如此,即便排在老九之下,面上也稍能过得去!
……
汉中府内,年味渐浓,家家户户欢声笑语!
汉中军又传捷报,关外河西走廊即将纳入大明版图!
这对大明百姓而言,无疑是天大喜讯!
尤其是常出关经商的商人,再不必担心商队在关外遭劫!
在大明土地上,谁敢妄动?
哈密国便是前车之鉴,谁若不惧汉中军之威,大可一试!
即便是那些番邦小国的强盗,也得思量再三,抢汉人商队,无异于自掘坟墓!
况且能否抢到还是未知数!
就怕抢到了也没命享用!
“殿下,西安首批煤已运抵!”
耿青急步至书房,向朱松禀告。
“哦?去看看!”
朱松精神焕发,这批煤来得正是时候!
煤厂半月前已竣工,只待西安府的煤运来。
寒冬之际,百姓终将有廉价煤可用。
不久,主仆二人抵汉中城外煤厂,西安运来之煤已卸。
“速令工人开工,年前产出蜂窝煤,即刻上市!”朱松望煤堆如山,即对耿青道。
“遵命!”耿青应允。
工人已备,只待煤至,即可动工。
昔时民用煤,九十年代,有条件之家皆以蜂窝煤烹煮,远胜柴火。
蜂窝煤耐燃且高温,一两块煤便能烹七八桌菜肴,节省柴火成本。
朱松意在百姓皆能负担之煤,成本如朱标所算,一煤饼约十文,售十二文,利润颇丰。
此消耗品,日耗无数,每饼虽仅一二文利,销量大则煤厂获利无穷。
百姓用得起煤,销量何愁?
然,朱松采煤不仅为制蜂窝煤。
更欲发电,解汉中府全民通电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