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卿行

第423章 群至(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墨卿行》最新章节。

东方初露鱼肚白,董仲达在庭院中踱步,远远望见老太爷正在假山旁缓缓打着太极。他轻拂锦袍下摆,悄然上前跟着比划起来。这太极拳看似绵软,实则刚柔并济,非心静如水者不能得其三昧。

直至额间渗出细密汗珠,老太爷才收势。董仲达亦随之止步,接过小厮递来的热巾帕拭面,随老太爷在汉白玉石凳上落座。

"这些年,你的养气功夫倒是见长了。"老太爷突然开口,声音如古井无波。董仲达神色不动,只默默将雨前龙井奉上。

老太爷啜了口茶,忽地自嘲一笑:"老夫莫非真是老了?竟如孩童般争强好胜起来。"

董仲达轻抚腰间玉佩,温声道:"父亲非是好胜,实是望之愈深,忧之愈切。恐此番试炼挫了彦秋锐气,故而生出踌躇。"

檐下铜铃被晨风吹得叮咚作响。老太爷长叹:"你那两个兄长实在不成器,玉丫头又是个女儿身。唯独墨卿..."话到此处忽止,转而道:"至今也未唤你一声父亲吧?"

董仲达唇角泛起苦涩,广袖中的手指微微收紧:"孩儿不敢奢求。此番若他不能独力成事,还望父亲莫要相助。他那宁折不弯的性子..."

老太爷闻言,苍老的脸上忽然浮现奇异笑意,眼中泛起慈光:"张祭酒常说,他得意时的神态最肖老夫,说是隔代相传。"

董仲达见状失笑:"正是此刻这般神情。"

老太爷朗笑起身,腰间玉珏相击作响:"既如此,便依你所言。成败皆是磨砺。单凭他敢接玉丫头这盘棋,这份胆识..."话音渐低,拄着鸠杖往书房行去。晨光中,那挺直的背影竟显出几分孤峭。

董仲达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忽然发觉那袭玄色蟒袍已不如记忆中挺拔。石案上,茶烟袅袅,恍如隔世。

望着老太爷渐行渐远的背影,董仲达唇角微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整了整腰间玉带,转身沿着回廊缓步而行。其实方才他本想问:"若墨卿支撑不住,前来求援,父亲当如何处置?"如今看来,这个问题已无需再问。

晨光熹微中,驿馆内的林彦秋也下定了决心。他推开雕花木窗,望着院中那株含露的海棠,心中已有计较——与其坐等,不如主动拜访各州府的大冶铁坊。眼前这盘棋虽难,换作寻常官员,怕是早求明哲保身。偏他骨子里那股执拗劲发作,非要闯出一条路来不可。

"咚咚"的叩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开门见是姚杏儿,她今日穿着藕荷色对襟襦裙,发间只簪一支银钗,手里提着个朱漆食盒。

"大人还未用早膳吧?"她眉眼弯弯,将食盒举了举。

林彦秋侧身让道:"进来吧。"

姚杏儿轻移莲步进屋,见这客房陈设简朴,除了一张榆木案几和两张官帽椅外,别无长物。她将食盒中的粳米粥和几样小菜摆好,忍不住低声道:"大人何苦委屈自己住这等厢房?我那儿还有间空着的上房..."

林彦秋执起青瓷调羹,摇头道:"此处甚好。本官对起居向来不甚讲究。"

姚杏儿自嘲地抚了抚腕间玉镯:"也是,若非如此,当初我也不会..."

"是弃暗投明。"林彦秋突然正色,放下调羹直视她,"你选的是条康庄大道,没有在祸国殃民的路上一错再错。"

见他这般作态,姚杏儿先是一怔,待瞧见他眼底藏着的笑意,顿时柳眉倒竖,扬起绣帕作势要打:"好你个没良心的!又拿我取笑!"

林彦秋笑着躲开,故作叹息:"也不知当初是谁,整日在我衙门前转悠..."

姚杏儿霎时涨红了脸,绣鞋轻轻踢了他一下。这次林彦秋没躲,反倒冲她笑了笑。姚杏儿这才压低声音道:"大人那份冶铁工坊的章程,奴家看了实在心惊。不如先从小的煤窑着手,徐徐图之..."

林彦秋摇头:"若只靠卖煤求政绩,我这七品县令与市井商贾何异?"

"那也该先禀明布政使大人..."

"你有所不知。"林彦秋轻叩案几,"这等大事,须得先扎稳根基,待木已成舟再上报,方能事半功倍。"

窗外,晨雾渐渐散去,露出湛蓝的天色。一只云雀掠过檐角,振翅飞向远方。

用罢早膳,林彦秋上下打量了姚杏儿一番,低声道:"你且回去换身正式些的衣裳,今日随我去工部衙门走一遭。"

姚杏儿瞧着他身上那件半旧的靛青直缀,蹙眉道:"大人这身也未免太素净了,要不要换件织锦袍子?"

林彦秋摇头苦笑:"本官向来不喜那些华服。"姚杏儿抿嘴一笑:"大人稍候。"说罢提着裙裾匆匆离去。

不多时,她捧着一套崭新的藏蓝织金圆领袍回来。林彦秋讶然:"这是..."

"大人只管换上便是。"姚杏儿双颊微红,不敢说是早前就命绣娘按他尺寸裁制的。

更衣毕,铜镜中映出个剑眉星目的俊朗青年。织金线在晨光下流转,衬得他愈发气度不凡。

"真真是..."姚杏儿一时看得痴了,忙用罗帕掩口。林彦秋耳根微热,整了整腰间玉带道:"走吧。"

一行人来到工部衙门,林彦秋径直走向"宝昌号"的展台。一位身着鸦青绸衫的管事迎上前来,拱手道:"这位大人有何见教?"

林彦秋还礼道:"烦请引见贵号主事,在下有要事相商。"说着递上名帖。

互通姓名后,那胡姓管事接过绢册细看。虽不知昨夜东家们商议的机密,但见这煤脉图册绘制精良,不由赞道:"好周详的章程!可惜..."他遗憾地摇头,"敝号已与晋商定了焦炭作坊的契约。"

林彦秋虽心中一沉,面上却不显,仍含笑作揖告辞。转身时,袖中的手掌微微攥紧,又朝下一处展台走去。阳光透过衙门前的槐树枝叶,在他织金袍子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此番赴姑苏,林彦秋走访了十几家大小冶铁坊。有几家掌柜对沧山煤脉颇感兴趣,当即命账房誊抄了图册,言明要呈报东家定夺。

奔波数日,虽非全无收获,却也未见实质进展。转眼博会已近尾声,林彦秋正吩咐随从收拾箱笼,忽闻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大人!"陈振匆匆进来,手里捧着一封烫金拜帖,"宝昌号派人来,说陈阁老请您过府一叙。"

林彦秋接过拜帖,指尖微微发颤。这时又见姚杏儿领着个小厮急步进来:"大人,刚收到飞鸽传书,说是'首昌记'的外联管事想约您商谈合作事宜。"

"首昌记?"林彦秋手中茶盏一晃,险些泼湿了衣襟。他强自镇定道:"回话说明日辰时,在会馆相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