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卿行

第177章 情动(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墨卿行》最新章节。

林彦秋心底的烈焰被这招式彻底燃起,恰似三月春雷劈中干柴。

陈舒窈的山峦似两座温润的白玉从两侧挤来,恰在林彦秋掌心形成天然温床。

她嫣红的唇瓣微微启合,带着三分羞赧七分主动,轻轻覆上林彦秋的薄唇。

这位七尺男儿的双手已不受控地落在陈舒窈腰间,指尖轻捻那云肩的金丝绣边,顺势滑入中衣领口。

薄如蝉翼的洒金抹胸应声滑落,露出半边雪白蝤蛴。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明月皎皎照沟渠,潺潺水声如倾诉。

低吟从陈舒窈喉间逸出,腰肢如春柳般摇摆,发间金步摇随之簌簌轻颤。

沧县政务繁杂,如一团乱麻,林彦秋所面临的压力,犹如泰山压顶,急需找到一个排解之处。

而陈舒窈,在这关键时刻,恰似一缕春风,悄然吹入他的心田,成为了他那唯一的慰藉。

二人之间,虽无明言,却在心底深处,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林彦秋从吴城归来之后,整个人的气质似乎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轮廓愈发分明,举手投足间尽显沉稳与坚毅。

吏部李侍郎奉命与其交谈时,不禁暗暗称奇,眼前的林彦秋仿若脱胎换骨,从曾经的青涩谨慎,蜕变为如今的锐利自信。

沧县政务纷繁芜杂,早已是人尽皆知的难题,但林彦秋的自信从何而来?

原来,他在吴城拜会了银号钱掌柜,虽未得巨资,却也换来了五百万缗钱的承诺。

在这个银钱至上的时代,资金无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陈舒窈亦表示,待林彦秋上任之后,可一同前往京师,拜访她的父亲陈明超,以图谋取些朝廷的农桑专项拨款。

有了这两笔银钱作为后盾,林彦秋的脊梁自然挺得笔直,行事也愈发有底气。

李侍郎将身侧翠竹扇骨轻叩于官署案头,见值房外新柳摇曳无人窥伺,方才以拂尘掩面压低嗓音:“墨卿,你下沧县后,那批库银务必紧锁密藏。”

林彦秋闻声错愕,脑中浮现出上月汴京漕运贪墨案的影子。

待李侍郎起身送客时,以拂尘柄轻轻拍在林彦秋腰间玉带扣上,又用犀角扇柄点出一个“慎”字,方曳着八宝云履踱回内堂。

“大人此去沧县,不比在桐城奉茶递砚。”陈舒窈于吴城临别林彦秋时,在垂花门外系好藕丝竹笠,指尖捻着新焙的龙井茶饼递过来,“那些三班六房的衙役,个个肚皮里油水浸的。若非板子铰链上挂着三尺王法,早已仗着知县大人水土不服,在茶汤里撒盐添醋了。”

竹影摇曳时,林彦秋正从穿山廊下拾级而下。

腰间御赐的温玉如意梁在日光下流转出七色光晕,青石板上的榆荚钱被宫靴碾得沙沙作响。

转过太湖石假山时,他从怀中取出碾玉龙纹魏徵琴,拨弦试音间,青骢马上载着的张思已先开口:“李侍郎可是这般说的?”

见林彦秋颔首,便从袖中取出染血的邸报:“这沧县恰似腌臜酱缸,满城尽是红腐之辈。墨卿此去,当先在府堂明镜高悬处,立下‘库帑擅动者斩’的铁规。”

林彦秋目光掠过张思鬓边的烧蓝流苏发簪,低声续问:“所荐何人?”

张思善从袖中抽出张半旧的鱼鳞图册:“必先带祝知礼同行,这位千牛卫出身的督邮使,当年在宣州连铡三县令的旧案尚在御史台存档。再有刘力这等市井细作,专能在酒肆茶寮里打听消息,比官衙里的暗桩灵便十倍。”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