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卿行

第160章 师爷(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墨卿行》最新章节。

“翻书消遣,偶至茶肆听戏,也爱踏青。”少女嗓音里带着委屈。

林彦秋心中忽然清明,拍了拍案上的书卷:“你去外间问一声,此处有否藏书?若缺,劳烦你去书肆寻些话本小说来。”

齐芝怡长睫一颤,盈盈起身:“好。”

藕荷色衣摆如蝶翼轻颤,转身时腰间银蹀躞带叮当作响,竟连背影也似在撒娇。

她快步掠出门槛时,裙裾扫过门槛,惊起案几上歇脚的蝴蝶。

待房门掩上,林彦秋长舒一口气,抬手抹去额间冷汗。

笃笃的叩门声惊得窗棂轻颤,惊得林彦秋抬首惊呼:“这么快就回来了?”

“请进,敲什么门?何必如此客气?”

话音刚落,门被轻轻推开,进来的是李文杰的幕僚陈军。

“呵呵,林兄过得真是闲适啊。方才出去的那位小医女,生得十分秀气。”

陈军语调轻松,像是随意提及,却无形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平日里,林彦秋与陈军虽心存好感,却未曾如此亲近过。

“呵呵,不知是何风将陈公子吹来此处?有劳有劳,快请坐!”

林彦秋忙起身相迎,陈军也不客套,径自落座,从袖中取出一个信封:“这是学宫来的书信,不知怎的,竟先寄至江南道户部,又辗转至府衙。我斗胆拆开一观,原来是你的入学柬帖。半月后便是开学之期,特来告知。”

陈军亲自送来入学文书,此事必有深意。

“有劳陈公子,本欲设宴相谢,奈何此刻不便。他日定当补上。”

林彦秋含蓄回应,陈军眼中闪过一丝满意:“此次桐城赴学宫学习的名单中,也有我的名字。往后,你我便是同窗了。”

林彦秋身子一僵,暗自思忖:学宫学习乃难得之机缘。陈军身为李文杰的幕僚,怎有闲暇?莫非是要高升?

“陈公子,那我便提前道贺了。” 林彦秋轻笑,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陈军会意地颔首,略一沉吟道:“林彦秋啊,有桩事还得劳你相助。”

林彦秋心下犯疑,不知陈军有何事相求,面上却依旧客套:“但说无妨,若能办到,自当效劳。”

“是这样,昨日国子监的学究们已动身赴任,甚是迅捷。我略作襄助接待,与他们闲谈间,话题竟转至当今官吏任用之年轻趋势。”

“你也知,我不过一介县学,故欲在此有所精进。恰有一位京城国子监分院高人,授我一计:若有门路,可略费资财,借国子监名头,至多三年,太学功名便可到手。思忖再三,念及你与京城国子监张祭酒的渊源,便冒昧登门。”

原来如此,林彦秋心下暗忖,寻一师尊并非难事,料想央张祭酒暗中周旋,当可成事。

“陈公子,此法倒可行,只是有一项国之明规,八股文需过国子监之掌。”林彦秋含笑道,意在提醒陈军,若能解此难题,余事便好商榷。

陈军自是心领神会,点头应道:“八股文之事,我自会筹措,国子监师尊之事,便劳公子费心。”

林彦秋未敢轻诺,浅笑道:“我定当尽力。”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