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卿行

第39章 谋划(1/1)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墨卿行》最新章节。

董仲达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见林彦秋袖口凤目纹织金缎在烛光下泛着幽光,便朗声笑道:“祝兄多虑了。今儿午时宋远道之女与墨卿同来赴宴,我们做长辈的误以为青梅竹马,哪知竟是同窗之谊。”

说罢冲林彦秋颔首示意,林彦秋立刻起身长揖到地:“学生与宋家小姐不过是同窗,今日恰巧一道用饭,惊扰二位大人了。”

祝文听闻此言,悬着的心这才落回原处,复又执起茶盏:“那便罢了。趁此机会,老夫正要与老董商议彦秋的安身之所。”他搁下茶盏,目光却有意掠过林彦秋腰间那块温润的子冈玉牌,那是上月他去董府拜访时,董老太爷亲手赠予的信物。

董仲达顺着祝文的目光看去,见林彦秋下意识按住玉牌的动作,暗自点头。原来祝文早在一个月前去董府拜访时,就已留意到这块刻着“董林共谱”的玉牌,只是当时不便明说。

此刻他轻咳一声,林彦秋立刻松开手,玉牌上“董”字旁多出的细微划痕,在灯光下若隐若现。

祝文见状捻须而笑:“董太师下位前,老夫曾去探望。他握着这块玉牌,反复念叨着‘国之栋梁’。”他转向董仲达,眼中精光微露:“老董既认了这门亲,往后这孩子在朝堂上的安危,怕是要多劳您照拂了。”

窗外春色渐浓,檐下风铃轻晃。

林彦秋望着二位大人交换眼色,指尖略过过袖口凤目纹织金缎,又轻轻摩挲过玉牌上新添的划痕。他想起半月前祝文去董府拜访时,曾将一方嵌金折扇别在他书箱暗格,此刻那折扇上的\"清慎勤\"三字,在脑中渐渐化作墨色涟漪。如今看来,这位沈叔叔大人,早在自己入京之前,就已经布下了这盘大棋。

祝文再次看向林彦秋时,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转向董仲达,轻声道:“老太师临别那日,握着在下的手说:‘此子日后必有大用’。”

他看向窗边那方青石砚台,上头正滴着未干的松烟墨:“今儿若非墨卿在场,老夫倒是想把这件事透与你知。”

董仲达顺着祝文的目光望去,见林彦秋轻轻按住砚台的动作。那方端砚上,“董林共谱”四字被新磨的墨汁晕染得愈发深沉。他朗声而笑:“既是如此,老夫便静候佳音。”

雕花檀木窗棂隔断了荷塘晚风,祝文斜倚在嵌螺钿的禅椅上,月白纱袍袖口绣着云雁纹,皂靴底沾着新雨后的青苔气。董仲达负手立于太湖石假山之侧,玄色织锦直裰下摆沾染着露水,玉冠束发显得气度威严。

老榆木太师椅上,祝文身着海青皂袍,腰系牙色绦环,脚蹬皂靴,袖口绣着盘枝牡丹纹。鬓角霜白的他,捻着颔下三缕长髯,声如击磬:“老董既能豁达处之,再好不过。只是后生需经风雨方能成长。”

董仲达稳坐于明黄缎面的圈椅,玄色织锦长袍下摆压着云纹织金缎,玉冠束发,颔下三缕银须垂胸。他执起青瓷茶盏,茶汤在盏中荡起涟漪,目光透过茶雾投向祝文:“这倒是老夫与贤弟的同感。”

祝文起身踱至花梨木书案前,悬于壁上的《平准书》屏风在晚风中轻晃。他执起狼毫,笔锋在素笺上勾勒出力透纸背的字迹:“桐城最近闹得沸反盈天,那起子刁民闹着要告御状。州府已设了专案组彻查此事,我任主官,李副使分管钱粮,正好让墨卿跟着历练历练。”

这番安排让董仲达剑眉微蹙。他搁下茶盏,玄色袍袖扫过梨木茶几,沉声问道:“沈兄,此事有几成胜算?”

窗棂透入的春色将两人剪影投在素壁上。祝文抬眼望向雕花博古架上供着的青瓷鱼龙尊,唇角勾起浅笑:“老董莫要着急。州府已备下八分筹谋,若得御史台强力襄助,定能水落石出。”

他转而看向窗边捧卷的林彦秋,那少年身着月白儒衫,腰悬羊脂玉觿,正捧着《急就章》看得专注。祝文收回目光时,董仲达正含笑望着他。

祝文压低嗓音:“这趟差遣看似凶险,实则机缘难得。”他指尖轻叩案上的朱砂批牍:“滇南盐运使的位子,若能借此平乱,老夫倒有些意思了。”

二人对峙于曲水流觞的回廊,廊下金鱼藻荇在水中摇曳生姿。

“那范友祺倚仗根基深厚,在府衙会审时常压制于我。”祝文抚着案上的端砚,声音低沉如闷雷,“如今商贾之事务牵涉广远,早已呈箭在弦上之势。”

他眼角扫过林彦秋手中的《盐铁论》,见少年正聚精会神批注,不由暗自叹服。

董仲达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见林彦秋腰悬的羊脂玉佩在灯下泛着温润光泽。他轻咳一声,林彦秋立刻起身长揖,玉佩轻轻碰撞发出清越声响。

“老沈此番布置,倒是声东击西的妙计。”董仲达转身面向祝文,袖口的凤目纹织金缎扫过斑驳的青砖地面,“只是这具体究竟如何运作?”

祝文起身踱至悬挂的《平准书》屏风前,月白纱袍在晚风中轻晃:“近两个月,州府医馆连续收治二十余名来自同乡的患瘤百姓,且集中在数个村落。事后信访衙门收到状纸,言称皆因贾氏染坊之生产污染所致。此染坊乃范友祺引荐来州,如今是我州赋税第一大户。此事关乎民生与财赋,府衙自当严查。”

董仲达听闻此言,剑眉微蹙。

祝文所说的“商贾事务”,分明已暗流涌动。他想起半月前赴京都述职时,在杏花楼偶遇方裕同,这位与他同窗共砚十三载的御史台御史中丞,正为滇南盐运使一职暗中筹谋。而眼前的祝文,分明是想借这桩民怨沸腾的公案,将范友祺的利税大户与州府的权斗关联起来。

祝文见董仲达沉吟不语,目光掠过林彦秋手中未合的《盐铁论》,忽然压低嗓音:“老董可还记得当年同窗方裕同?”他转向窗边那方青石砚台,上头正滴着未干的松烟墨,“若得御史台强力襄助,这桩公案或能水落石出。”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