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盛唐庶女:携史纠错系统破局》最新章节。
苏明远抱着一摞兵书进来,剑穗扫过她的手背:"阿妹,我还是不明白,为何不继续给边军送粮?"
"因为现在送粮是显眼的靶子。"苏婉儿将地契收进铜匣,"等战火烧到潼关,边军缺粮时,我们的商队再带着粮车出现在陇右——那时,他们才会把我们当盟友,不是施舍者。"
三日后的午后,长安西市的胡饼摊前炸开一片喧哗。
卖胡饼的老张头举着张黄纸跑过苏府角门:"快看!
有人告苏家通叛党!"
苏婉儿正在书房核对蜀中商队的货单,闻言将算盘往桌上一扣。
她掀开窗棂,正看见御史台的皂衣官差踩着青石板进来,领头的手里攥着那张告发状。
老爷子迎出去时,脊背挺得像根老松:"我苏家自高祖起便是良民,上可查宗谱,下可问街坊。
若真有通叛之事,张某人怎不直接去大理寺?"他指了指告发状上模糊的指印,"这墨色新得很,怕是夜里刚写的。"
御史官差翻了半时辰账册,连库房的米缸都敲了,最终黑着脸走了。
小六子追着看他们出了门,回来时气呼呼的:"那状子上的字歪歪扭扭,倒像我刚学写字时写的!"
"有人急了。"苏婉儿摩挲着腕间的手环,冰凉的触感让她清醒,"急着把水搅浑,好让我们自乱阵脚。"
晚间,陈老夫子被请进后园。
他拄着斑竹拐杖,袖口沾着族学孩子们的墨渍:"婉儿请老夫来,可是要听武周旧事?"
石桌上摆着两盏桂花酿,酒液在月光下泛着蜜色。
苏婉儿斟满酒:"当年您给我们讲《旧唐书》,说武后称帝时,多少世家被血洗。
可您没说,那些活下来的,都是早把根基扎到地方的。"
陈老夫子的手顿在半空。
他望着这个总在族学里问"女子为何不能掌家"的庶女,忽然笑了:"历史如棋,落子无悔。
可有些人,偏要把棋盘掀了重摆。"
苏婉儿心口一震。
她从袖中取出个蓝布包裹,展开是本泛黄的手抄本:"这是《治蝗术》,您教过我,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蝗虫过境饿殍千里。
学生没别的,只愿先生能用这书,多救些百姓。"
陈老夫子翻开书页,指尖微微发抖:"这法子...比《齐民要术》里的更妙。
你...你从哪得的?"
"从该来的地方。"苏婉儿没接话,她望着腕间忽然泛起的微光——那是系统最后的残响,像流星划过天际,转瞬即逝。
深夜,苏婉儿独自登上阁楼。
她望着长安城的灯火,忽然想起前世图书馆的那页纸:"安史之乱,生灵涂炭。"可此刻她脚下的土地,还留着小六子算盘的噼啪声,苏明远练剑的清啸,老爷子翻族谱的叹息。
"真正的历史,才刚刚开始。"她对着风说。
千里之外的陇右节度使府,烛火在密令上跳动。
节度使捏着信笺的手青筋凸起,信尾的朱印还带着墨香:"苏氏既脱控,速行第二策。"
次日清晨,小六子捧着个带泥的竹筒冲进院子,发顶的银杏叶早不知落在哪儿了:"娘子!
陇右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