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盛唐庶女:携史纠错系统破局》最新章节。
"祖父?"
"我去了兵部尚书府。"苏老爷子走进来,大氅上的雪落在青砖上,"王尚书给了三十车火油箭,还有五百轻骑兵。"他指了指木箱,"这是我找清河崔氏、博陵崔氏捐的,他们虽嘴上说女子掌兵不成体统,到底还是拨了粮。"
苏明远凑过去看,眼睛发亮:"祖父,您怎么说动他们的?"
"我说。"苏老爷子扫过满屋子的地图、兵书,目光落在苏婉儿腰间的短刃上,"此战若败,长安的朱门大院都会变成吐蕃人的马厩。"他伸手抚过孙女发顶,"你要去前线,我这把老骨头就给你当后盾。"
苏婉儿喉咙发紧,握住祖父粗糙的手:"孙女方才还担心您要拦我..."
"拦?"苏老爷子笑了,眼角的皱纹里落着雪,"当年你曾祖母跟着太宗皇帝打洛阳,我苏家养的女儿,从来不是躲在绣楼里的金丝雀。"他转身对家仆道:"把火油箭抬去演武场,让明远带义勇团今晚就练。"
家仆应着抬走木箱,苏老爷子又从袖中摸出个锦盒:"这是你母亲当年陪嫁的和田玉,我让人雕了'破虏'二字,带着它。"
锦盒打开,羊脂玉在烛火下泛着暖光。
苏婉儿将玉牌系在腰间,与短刃相碰,发出清响。
"姑娘!"
小六子的喊声撞破风雪,他浑身是雪冲进屋,乌骓马的嘶鸣在院外响起。"李烈的调令找到了!"他从怀里掏出卷着的羊皮纸,"安西都护府去年十月就批了他的辞呈,理由是...是为母守孝。
可吐蕃那边的文书说,他上个月就被封为河西镇将了!"
苏婉儿展开调令,字迹确实是安西都护府的朱砂印。
她想起李烈从前总说"等我娘百年后,我就回长安开个酒肆",心口突然发闷。
系统浮窗弹出李烈的命运线,原本该是暗红的厄难线,此刻却泛着浑浊的紫——是被迫还是另有隐情?
"拿笔墨来。"她解下腕间系统手环,调出"密信传音术"卷轴,"我要写封信。"
陈老夫子递来狼毫,苏婉儿蘸墨时,系统提示音轻响:"检测到历史纠错机会:李烈归唐可降低石堡城战役伤亡率40%。"她笔尖一顿,想起前世史书中那句"李烈叛唐,卒于乱军",墨水滴在纸上,晕开个小团。
"李兄如晤:玉门关外的胡杨该抽新芽了吧?
当年你说要带我去看疏勒河的落日,如今这落日,怕是要照在吐蕃的战旗上了..."
信写完时,窗外的雪下得更急了。
苏婉儿将信折成纸鹤,交给小六子:"找个可靠的商队,务必在明日辰时前送到石堡城。"
小六子接过纸鹤,重重点头:"我让粟特商队的康大郎带信,他的驼队和吐蕃边军有生意往来。"
夜更深了。
苏婉儿站在苏府高墙之上,风雪灌进衣领,却不及心底的冷。
她望着北方天际,星辰被乌云遮去大半,只有北极星固执地亮着。
腰间的和田玉贴着皮肤,还带着祖父掌心的温度。
"李烈,若你真如当年在安西军帐里说的'宁为唐土鬼,不做胡地臣'..."她对着风喃喃,"明日,我给你个回头的机会。"
回房时,妆奁上的青铜镜蒙着层薄霜。
她解开斗篷,战袍在烛火下泛着冷光——这是前日让绣娘连夜赶制的,领口绣着苏府家纹,下摆缀着金色的葡萄纹,是照着安西军的样式改的。
整理行囊时,系统界面突然闪烁。
她低头,就见掌心浮起一道刺目的红光,像团烧红的铁,在皮肤上烙出模糊的轨迹。
系统提示音带着从未有过的尖锐:"检测到宿主命运线异常偏移,厄难值突破临界——"
苏婉儿盯着掌心的红光,指尖轻轻碰了碰,刺痛感顺着神经窜上来。
她扯过床头的匕首,将红光映在刀刃上,眼底的锋芒比雪更冷。
"厄难?"她低笑一声,将匕首插入靴筒,"我苏婉儿,从来都是破局的人。"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将苏府的飞檐染成素白。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敲碎了夜的寂静。
而在长安城的另一端,某座深宅的暗室里,一盏青铜灯突然熄灭,黑暗中响起低哑的笑声:"苏二姑娘要去凉州?
有意思...传信给吐蕃,就说大唐的金丝雀,要自己撞进笼子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