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盛唐庶女:携史纠错系统破局》最新章节。
他放下手中的笔,指节在书案上敲出急促的节奏:"前年从敦煌来的王三郎,能背下吐蕃二十四个部落的族徽;还有张娘子的侄子,他阿爷在安西都护府当过通译......"他突然顿住,枯瘦的手按在苏婉儿腕上,"姑娘是要做细作?"
"是要做大唐的耳朵。"苏婉儿抽出袖中系统兑换的《胡语密文破译要诀》,泛黄的纸页上还带着系统特有的檀香味,"老夫子若能在半月内让他们学会辨认吐蕃军报的火漆印,我替您求块'教化有方'的御赐匾额。"
陈老夫子的喉结动了动,突然弯腰从书箱底摸出个铜锁。"这是我当年在安西抄的吐蕃密语手册。"他转动锁芯的手有些抖,"原想着带进棺材,如今......"锁"咔"地开了,露出里面整整齐齐的抄本,"明日卯时,让孩子们来书斋。
我教他们认密文,你教他们——"他抬起浑浊的眼,"教他们什么是家国。"
深夜的宫道铺着青石板,苏老爷子的朝靴踩上去发出清脆的响。
他攥着羊脂玉佩的手沁出薄汗,玉佩上的螭纹硌得掌心生疼。
这是他当年在陇州挡马贼时,太子生母韦氏塞给他的信物。"陛下,苏氏虽为寒门,却愿以族人为饵,替陛下看住玉门关。"他跪在含元殿外,晨雾漫过他斑白的鬓角,"若河西有失,臣愿提头来见。"
龙椅上的皇帝揉着太阳穴,目光在苏老爷子和太子之间来回打转。
太子李承瑛站在丹墀下,指尖无意识地敲着腰间的玉鱼符——那是苏明远在研讨会上的发言,此刻正像火种般在他心里烧。"苏老大人当年护过儿臣母家,儿臣愿以储君之位作保。"他向前半步,"调拨三千羽林卫驻凉州,既可震慑吐蕃,又能为边军练兵。"
皇帝沉默了片刻,突然抓起御笔在调兵折子上画了个圈。
朱笔落下的声音里,苏老爷子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这一步,苏家终于从长安的宅门里,踏进了真正的山河。
松竹阁的密室里,苏婉儿展开系统兑换的"夜袭战术精要"。
羊皮纸上的字迹泛着幽蓝,那是系统用唐韵值凝结的智慧。
她对着烛火,逐行给义勇团教头讲解:"月亏之夜出击,火把要裹黑布;马嘴塞麻包,脚步要像猫......"教头的浓眉渐渐拧成川字,突然一拍大腿:"这法子我在安西听过!
当年高将军打石国,用的就是......"
"所以要活学。"苏婉儿截断他的话,从袖中摸出串铜铃,"这是我新制的联络信号:摇一声停,摇两声进,连摇五声——"她手腕急转,铜铃发出急促的碎响,"是遇伏,全员往东南方撤。"
三日后的黄昏,小六子撞开松竹阁的门时,衣襟上沾着西北的风沙。
他怀里揣着个锦盒,盒盖掀开的瞬间,枚刻着吐蕃王徽的铜牌在夕阳下泛着冷光。"小娘子!"他喘得像刚跑完十里路,"烽火台后面有个地洞,藏着半车写满吐蕃文的布卷!
我们撤的时候,看见远处有马队——"他突然噤声,喉结动了动,"像......像吐蕃的狼旗。"
苏婉儿捏起铜牌,王徽上的狮鹫纹刺得她指尖发痛。
系统界面跳出"唐韵值+200(关键情报获取)",红光里浮起新提示:"青史补阙阶解锁——人脉图谱功能可用"。
她望着窗外渐沉的落日,耳中突然传来若有若无的轰鸣。
"那是雷声?"小六子歪头听了听,"可这大晴天的......"
苏婉儿没说话。
她望着天际那抹暗红,听着越来越清晰的闷响,突然想起前世课本里的一句话:"安史之乱的烽火,从来不是突然燃起的。"风卷着沙粒打在窗纸上,那声音像极了千万马蹄踏过草原——
一场真正的风暴,终于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