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盛唐庶女:携史纠错系统破局》最新章节。
苏婉儿摸着掌心的金印,指腹被"盛唐"二字硌得发疼。
北风卷着残烟钻进衣领,她望着幽州方向翻涌的云层,系统提示音在耳畔嗡嗡作响——"历史重塑"功能的说明在视网膜上滚动,像一团烧红的炭块烙进意识里。
"范阳..."她对着风吐出这两个字,喉间泛起铁锈味。
前世课本上的安史之乱地图突然在眼前清晰起来:幽州是安禄山的老巢,更是杨国忠残党最后的阴巢。
系统之前标注的红色命运线此刻正顺着风往东北方窜,在瞳孔里拉出一道血线。
"姑娘。"小六子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靴底碾过焦土的声响让她回神。
少年怀里抱着个粗布包裹,发梢还沾着叛军的血,"苏老夫人让我送冬衣来,说您这趟去幽州...天寒地冻的。"
苏婉儿接过包裹,指尖触到里面硬邦邦的东西——是母亲陈氏塞的桂花糖。
她攥紧包裹,转身往帅帐走:"备马,回长安。"
回苏府的马车上,苏婉儿掀开车帘。
暮色里,长安城的朱雀大街依旧车水马龙,可她知道,这繁华下的暗流比幽州的雪水更冷。
系统浮窗突然弹出:"苏家族长苏守正将于亥时三刻在祠堂等候。"
祠堂的檀香混着霉味钻进鼻腔时,苏老爷子正背着手站在族谱前。
他腰间的和田玉坠子在烛火下泛着青灰,见她进来,指节重重叩了叩案上的《苏氏家乘》:"听说你要去幽州?"
"是。"苏婉儿跪在蒲团上,金印在袖中发烫,"杨国忠旧部在范阳养了支私军,若不斩草除根——"
"够了。"老爷子猛地转身,银须都在发抖,"你娘刚脱了通房的籍,明远才补上了羽林卫的缺,你当这满门的安稳是大风刮来的?"他抓起案上的茶盏,又重重放下,青瓷碎片溅到苏婉儿脚边,"去年你救边军,今年你平叛军,下回是不是要提着脑袋闯虎穴?"
苏婉儿抬头,烛火在眼尾晃出水光:"祖父可知,安禄山的亲军里有三成是杨国忠当年安插的死士?"她摸出怀里的羊皮地图,展开在案上,"系统标了范阳的粮仓位置,五座粮囤全在城北,这不是驻军,是...是要养二十万兵马的架势!"
老爷子的手指顿在"范阳"二字上,指节发白。
他盯着地图看了半刻,突然抓起火折子,将地图凑到烛火上:"明日辰时,府里拨三十个暗卫给你。"火焰舔过羊皮的焦味里,他的声音轻得像叹息,"你阿爷当年也是这样,揣着虎符就往突厥营里闯...结果呢?"
苏婉儿攥紧袖口,那里还留着母亲缝的平安结。
她知道老爷子松口了——他总把当年战死的小儿子的铠甲擦得锃亮,连甲片上的血锈都不肯刮。
抵达幽州的前夜,苏婉儿在临时营帐里展开系统新解锁的地理沙盘。
青灰色的沙粒在指尖凝成城池轮廓,她捏着边军密报,指甲几乎掐进掌心:"西市兵营三天调了五拨人,东仓的粮车半夜进城...小六子,去把那罐松烟墨拿来。"
"哎!"小六子从帐外钻进来,怀里还抱着个陶瓮,"姑娘你看,我在路边捡的,说不定能当...哎这沙子会动?"
苏婉儿没理他的惊呼,用墨笔在沙盘上点了三个红点:"这三处是明哨,"又圈了片阴影,"这里,东城门的酒坊,是暗桩。"她抬头时,小六子正扒着沙盘边缘,眼睛亮得像星子,"明日你混进城,装成卖糖葫芦的,重点盯东三街的铁匠铺——杨国忠的私军要造兵器,铁料总得有来路。"
"得嘞!"小六子把陶瓮往地上一墩,从怀里摸出个褪色的糖葫芦插板,"我阿爹以前就是卖这个的,这手艺我熟!"他转身要走,又回头挠了挠头,"姑娘,你说那火药真能震住守将?"
"震不住也要震。"苏婉儿摸着腰间的檀木匣,里面装着苏氏新制的火药配方,"幽州守将张献诚最恨杨国忠,可他更怕安禄山。
我们要让他知道,苏氏能给他的,比安禄山的刀更实在。"
第二日清晨,苏婉儿裹着靛青棉袍站在城门前。
苏明远扮作商队掌柜,正跟门卒核对货单,手却悄悄按在腰间的短刀上——那刀鞘上还留着上次平叛时的缺口。
"停!"守城副将突然横矛拦住车头,浓眉下的眼睛像两把刀,"哪来的商队?"
苏明远上前赔笑:"军爷,我们是长安苏氏,带了些新奇玩意儿来献...哎哎哎!"
副将的矛尖挑开了车帘。
苏婉儿端坐在锦缎上,怀里的檀木匣在阳光下泛着油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