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美食从系统:摆摊开始》最新章节。
3. 面团分小剂子擀成薄皮,包入10克虾馅和1只整虾,捏出12道褶,蒸5分钟。林阳在皮中加了少许墨鱼汁,做成黑白双色虾饺,更显精致。
一位广东小姐姐用筷子夹起虾饺:“这虾饺双色好看,咬开全是整虾!馅料弹牙,皮Q弹不粘牙,墨鱼汁皮有海鲜香,比茶楼的还用心!”林阳边包边说:“虾饺的粉要‘开水烫透’,才能擀薄,鲜虾要选青虾仁,口感更弹,双色皮只是点缀,味道才是关键。”
潮汕牛肉丸汤
苏瑶的牛肉丸Q弹多汁。食材比例:牛腿肉500克(捶打至起胶)、肥膘50克、清水50毫升,调料有盐10克、胡椒粉3克、淀粉20克、牛骨汤500毫升、生菜30克。
1. 牛肉捶打30分钟至细腻,加肥膘、盐、胡椒粉、淀粉、清水搅匀上劲,挤成乒乓球大小的丸子,冷水下锅煮至浮起。
2. 牛骨汤烧开,放入牛肉丸、生菜,加盐调味,撒葱花。林阳在捶打时加了少许冰块,让肉质更紧致,汤中加了沙茶酱提味。
一位潮汕小哥舀起丸子咬开,汁水四溅:“这丸子够弹!捶打得够细腻,肥膘比例刚好,沙茶酱加得地道,跟汕头老街的味道一模一样!”苏瑶笑着说:“牛肉丸要‘捶打够劲’,至少捶30分钟,肥膘加10%才多汁,牛骨汤要熬4小时才够鲜。”
尾声:烟火传承的加分与新程
收摊时,系统提示音响起:“恭喜完成‘美食巡游’任务!解锁‘跨区域食材供应链’,奖励‘美食文化交流节’主办资格,额外加分:‘华夏美食传播者’称号!”
林阳和苏瑶正打包剩下的小笼包,一位背着行囊的留学生走过来说:“我在国外总想念家乡味,你们这小摊让我尝到了大半个中国的味道,太神奇了!”林阳递给他一份虾饺:“常来,我们教你做家乡菜。”
这时,几个晚归的上班族买走最后几份牛肉丸汤,他们说:“明天带外地客户来,让他们尝尝中国的‘街头米其林’!”苏瑶看着他们的背影,对林阳说:“原来最好的传承,就是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吃到家乡的味道。”
月光下,摊位的灯光映着“华夏美食”的招牌,林阳知道,系统加分的真正意义,不是解锁多少权限,而是让街巷烟火里的老味道,永远温暖着每个奔波的人。他们的美食之路,永远在烟火中延伸。
第777章 非遗手艺现街巷,老味新生暖人心
林阳和苏瑶的小吃摊前摆起了“非遗美食体验台”,清晨的阳光刚照暖青石灶台,几位老艺人已带着工具赶来。系统提示音伴着磨盘的转动声响起:“‘非遗手艺活化’任务开启,需完成六项非遗小吃制作,解锁‘老艺人技艺传承基金’。”林阳接过老艺人递来的传统模具,对苏瑶笑道:“今天让老手艺在摊前活起来。”
西北非遗:西安甑糕与兰州灰豆子
西安甑糕
林阳跟着回民街老艺人学做甑糕。食材比例:糯米500克(泡8小时)、红枣200克、红豆150克(泡4小时)、葡萄干50克、白糖50克。
1. 传统木甑底层铺一层泡好的糯米,压实;中间铺红枣和红豆,撒一层白糖;最上层再铺糯米,淋少许清水。
2. 大火蒸30分钟,转小火蒸2小时,期间每隔40分钟淋一次清水,让糯米充分吸收水分。
3. 蒸好后用铲子将三层压实,静置10分钟,切成菱形块。林阳按老艺人指点,在红豆层加了少许蜂蜜,增加香甜度。
一位西安老奶奶尝了一口,眼眶微红:“这甑糕软糯香甜,红枣红豆熬得烂熟,蜂蜜加得比老家的还润!小时候在钟楼边吃的就是这个味,太怀念了!”老艺人笑着点头:“小子学得快,甑糕要‘三铺三蒸’,火候不能急,糯米要泡透,这样才粘而不硬。”
兰州灰豆子
苏瑶跟着兰州老艺人熬制灰豆子。食材比例:麻色豌豆500克(泡12小时)、红枣100克、葡萄干50克、冰糖80克、蓬灰水5毫升(可用食用碱代替)。
1. 豌豆泡软后煮至开花,加蓬灰水搅匀,小火慢熬1.5小时至豌豆成泥。
2. 加入红枣、葡萄干、冰糖,继续熬30分钟,期间不断搅拌防止粘锅。林阳用高压锅先压20分钟,再小火熬,节省时间又保留口感。
一位兰州大叔舀起一勺灰豆子,豆子绵密:“这灰豆子沙甜软糯,红枣葡萄干够甜,蓬灰水的味道正,比张掖路的老店还稠糊,高压锅做的居然不丢味!”老艺人笑着说:“灰豆子要‘熬出沙’,豌豆必须泡够12小时,蓬灰水不能多,不然发苦,小火慢搅才不粘锅。”
西南非遗:四川糖画与重庆陈麻花
午后的摊位前围满孩子,林阳在石板上画糖画,苏瑶跟着麻花艺人搓麻花。
四川糖画
林阳学做的糖画自带童年回忆。食材比例:白砂糖300克、麦芽糖100克、清水100毫升。
1. 糖和水放入锅中,小火熬至160℃(拔丝状态),加入麦芽糖搅匀,关火晾至微温。
2. 用铜勺舀糖汁,在光滑石板上快速画出生肖图案,趁糖未凝固,插上竹签,用小铲刀铲起。林阳在糖汁中加了少许草莓粉,做出粉色糖画更受孩子喜欢。
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举着兔子糖画:“这糖画又甜又好看!草莓味的不腻,兔子耳朵尖尖的,比游乐园的还精致!”糖画艺人笑着说:“小子手稳,糖画要‘快准狠’,熬糖火候最重要,160℃刚好不硬不粘。”
重庆陈麻花
苏瑶搓的麻花金黄酥脆。食材比例:中筋面粉500克、清水200毫升、白糖100克、鸡蛋1个、小苏打5克、芝麻30克,食用油适量。
1. 面粉加白糖、鸡蛋、小苏打、清水揉成光滑面团,醒30分钟,擀成厚片,切成细条。
2. 每3根面条搓成麻花状,表面刷水粘芝麻,油温六成热炸8分钟至金黄。林阳按老艺人指点,在面团中加了少许花椒粉,做出微辣口味。
一位重庆阿姨咬开麻花,酥脆掉渣:“这麻花外酥里嫩,芝麻够多,微辣味太绝了!比磁器口的还香,面醒得够透,一点不硬!”麻花艺人笑着说:“麻花要‘三搓三醒’,搓的时候要用力,炸的时候火不能大,不然外面焦里面生。”
华东非遗:苏州桂花糖粥与宁波慈城年糕
傍晚的摊位飘着桂花香,林阳在熬糖粥,苏瑶跟着年糕艺人捶打年糕。
苏州桂花糖粥
林阳制作的糖粥软糯香甜。食材比例:糯米300克、红豆200克、红糖80克、白糖50克、干桂花10克。
1. 糯米煮至开花,红豆煮至软烂成泥,两者混合,加红糖、白糖搅匀。
2. 小火熬30分钟至浓稠,撒干桂花焖5分钟。林阳加了少许藕粉勾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