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八卦史【精华版】

第317章 天复三年(903年)·长安残照(1/1)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隋唐八卦史【精华版】》最新章节。

【凤翔城外的雪】

正月二十七日(903年2月18日)

朱温站在凤翔城下,看着城门缓缓打开。李茂贞的部下垂着头,像一群霜打的茄子。这位“忠武大将军”的甲胄上还沾着凤翔的雪渣,但眼神已经比刀还冷。唐昭宗李晔被扶上马车时,手抖得差点摔了玉玺——这位天子被软禁两年,吃的是发霉的麦饼,喝的是混着冰碴的井水,如今连看朱温一眼都不敢。

史实依据:

? 《资治通鉴》载:“全忠发部兵补治(道路),车驾至凤翔,全忠令李茂贞出迎。”

? 《新唐书·昭宗纪》:“帝自凤翔还,全忠以兵卫之。”

【七百宦官的最后一夜】

正月二十八日(903年2月19日)

长安内侍省的烛火晃得人眼疼。左军中尉第五可范刚写完给老家侄子的信,就听见门外甲胄撞击声。朱温的亲兵冲进来时,连喊冤的机会都没给——七百多个宦官被拖到西市,血把积雪染成了黑红色。有个小宦官抱着扫帚哭喊:“我才十三岁啊!”朱温摆摆手:“留三十个洒扫,别的都砍了。”

史实硬核:

? 《资治通鉴》明载:“诛宦官第五可范等七百余人,其出使外方者,诏所在收捕诛之。”

? 昭宗私下悼念见《旧唐书·宦官传》:“帝虽厌宦官,然见其赤族,亦为之悲。”

【梁王的冠冕与潞州的刀】

二月至三月

昭宗给朱温加封“梁王”那天,长安的麻雀都不敢叫唤。诏书念到“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时,朱温的嘴角抽了抽——这年头谁还信“忠”字?他更在意的是潞州(今山西长治)。李克用派李嗣昭在城头插满铁蒺藜,汴军撞城车刚推到壕沟边,就被夜袭的河东死士烧成了火把。

史料铁证:

? 《旧五代史·武皇纪》:“嗣昭婴城固守,汴军攻之累月,竟不能下。”

? 朱温封梁王见《新唐书·逆臣传》:“赐号‘回天再造’,进位梁王,副元帅,总判军事。”

【山东的血与长江的火】

三月至七月

王师范在青州城头跺脚骂娘。他刚和淮南杨行密搭上线,朱温的大军就碾过来了。密州守将刘康乂被斩首时,首级扔进汴军大营,朱温眼皮都没抬:“腌了送淮南,让杨瞎子闻闻腥。”六月登州陷落,王师范的亲弟弟王师鲁被乱箭射成刺猬,尸首挂在旗杆上晃了三天。

战场实录:

? 《资治通鉴》详记:“七月,师范势穷请降,全忠取登、莱、淄、青等州。”

? 杨行密攻鄂州事见《新五代史·吴世家》:“神福焚荆南舰,成汭赴水死,杜洪孤立。”

【蜀道上的王与岭南的狼】

四月至八月

王建在成都收到蜀王册封诏书时,当场把酒坛子砸了:“老子要的是龙袍!”不过他转头就吩咐工匠:“先按亲王规格雕个金印。”与此同时,广州的刘隐正在清海军节度使府磨刀——前任节度使崔远吓得躲在江陵不敢南下,刘隐咧嘴一笑:“岭南该换姓了。”

正史切片:

? 王建封蜀王见《新唐书·藩镇表》:“天复三年八月,封建为蜀王。”

? 刘隐据岭南见《资治通鉴》:“以刘隐为清海军留后,崔远不至,隐遂专据。”

【契丹的马蹄与昭宗的眼泪】

时间:全年暗线

耶律阿保机在蓟北(今河北北部)抢完最后一袋粟米,扭头对部下说:“汉人的城墙比奶豆腐还软。”而在长安大明宫,昭宗对着空荡荡的宦官值房发呆——昨天还给他端参汤的小黄门,今早变成乱葬岗的一具尸体。他摸出块帕子想写诗,眼泪先滴湿了绢布。

边疆实录:

? 契丹南侵见《辽史·太祖纪》:“三年春,伐河东,掠蓟北。”

? 昭宗处境见《新唐书》:“帝自返长安,全忠杀崔胤,帝左右皆汴人。”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天台上,青木目露忧伤,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他明明都说了,自己其实是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普通高中生,怎么会和命案有关呢?巧合,这一切都是巧合!柯南:“嗯,青木这人确实很奇怪,像是有诅咒一样,总感觉碰到他就死人。琴酒:“青木?呵,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罢了。安室透:“青木吗?不知道能不能策反呢?小哀:“唉,青木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怎么还呢?以身相许吗?贝尔摩德:“我的孩子。这是一位入殓师穿越后
黑炭是猫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以神魂为引,肉体为祭,缔造神兵,不入轮回,身死,不悔。-岑子青不管是这辈子还是上辈子,都不会相信自己会有穿越的一天,甚至喜欢上了一个男人,不惜为他献祭了性命。本以为就此魂飞魄散,却没想到会重生成为拍卖世家岑家的三少降生。因神魂受损,岑子青修炼举步维艰,只好躺平当个废柴。但父母爱子心切,硬是用钱给他送到了‘名牌学院’修炼。岑子青不忍心辜负父母的心意,只好含泪挥别米虫的生活,跟舅舅去学院混日子。
咸鱼娇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寸寸山河寸寸血
寸寸山河寸寸血
民国时期,中国积弱,内忧外患。黄埔军官,联大学生,普通农民,年轻医生,交际名媛,几个不同身份的年轻人背负国仇家恨,在这段烽火岁月里选择了同样的道路:抗日,救国。为保卫脚下这片生养了华夏儿女几千年的土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油油的八爪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