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那些事儿

第183章 遥远的桥(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二战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上一回我们说到,硫磺岛战役。在那座由火山灰和硫磺构筑的地狱里,美国海军陆战队为了给B-29轰炸机提供一个救命的机场,付出了近七千人阵亡的惨重代价。栗林忠道将军用他那套革命性的、冷酷的地下防御战术,将整座硫磺岛变成了一台巨大的绞肉机,虽然最终失败,却也给美军的心理,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那张在折钵山顶升起的星条旗,成为了不朽的象征。不过现在小日本的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惨,日本各大城市几乎是天天挨炸!

现在,咱们把镜头,从烟波浩渺的太平洋,暂时拉回到满目疮痍的欧洲大陆。就在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军,还在一个岛一个岛地进行着血腥“跳棋”的时候,他们的欧洲兄弟们,也正在经历一场从天堂到地狱的过山车之旅。

1944年的夏末,对于在欧洲西线的盟军来说,日子过得简直就像是在梦里。

自打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那片血腥的海滩上,成功地站稳了脚跟以来,整个战局的发展,就超出了所有最乐观的预期。7月25日,巴顿将军的“眼镜蛇行动”,像一把烧红的尖刀,瞬间撕开了德军脆弱的防线。盟军的装甲洪流,如同决堤的洪水,势不可挡地涌入了法国内陆。

8月25日,巴黎解放。到8月底,整个法国大部分地区,都重获自由。这支由将近300万盟军将士组成的、史无前例的庞大力量,似乎正在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摧枯拉朽之势,碾碎着纳粹德国那台曾经不可一世的战争机器。

前线的士兵们,将这场势如破竹的大追击战,戏称为“香槟战役”。因为一路上,他们不但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还经常被兴高采烈的法国民众,用香槟和美酒夹道欢迎。大伙儿都乐呵呵地相信,这场该死的战争,肯定能在圣诞节前结束,到时候就能回家抱老婆孩子了。

然而,正是这种令人陶醉的、几乎是晕乎乎的胜利氛围,正在悄然地、无声地,孕育着一场巨大的危机。

从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到前线的普通士兵,盟军上下,普遍都得了一种病,叫“胜利病”。他们一致认为,德国人已经被打垮了,士气低落,精神崩溃,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完全不堪一击。

这种致命的乐观情绪,渗透到了战略规划的每一个层面,导致他们严重低估了德军的韧性和那可怕的恢复能力。这场看似辉煌的胜利,既是军事上的巨大成就,也为其后即将到来的、灾难性的失败,埋下了沉重的伏笔。

当盟军的先头部队,在比利时和荷兰边境高歌猛进、眼看就要冲进德国本土的时候,一条看不见的缰绳,却被越拉越紧,几乎要将整个庞大的攻势,给活活地勒得窒息。

这条缰绳,就是“后勤”。

说白了,就是百万大军的吃喝拉撒睡,和打仗用的油盐酱醋茶——也就是燃料、弹药和粮食。

盟军的补给线,被极度地拉长了。所有的物资,都必须从几百公里外、遥远的诺曼底临时港口,和刚刚才勉强修好的瑟堡深水港运出来。到9月初,超过7万吨的各种补给物资,像小山一样,堆积在瑟堡的港口里,却因为缺乏足够的运输工具,而根本无法及时送到前线。

更要命的是,早在诺曼底战役期间,为了阻滞德军的增援,盟军的空军,把自己这边的铁路网,给炸了个稀巴烂。直到8月底,才勉强恢复了通车。

为了解决这个天大的难题,盟军启动了那个后来非常着名的“红球快递”计划。他们动用了数千辆卡车,大部分由黑人士兵驾驶,在法国的公路上,日夜不停地,像一支红色的动脉一样,疯狂地将物资运往前线。

但即便是这样,也无法满足前线百万大军那如同无底洞一般的庞大需求。更雪上加霜的是,英国佬那边,有1400辆崭新的三吨卡车,因为引擎活塞的设计缺陷,集体趴窝了,这使得本已紧张到极点的运力,更是雪上加霜。

其实,解决问题的钥匙,早就握在了盟军手里——那就是刚刚攻占的比利时深水大港安特卫普。这座港口,拥有巨大的吞吐能力,只要它能投入使用,所有的后勤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但问题是,德军虽然丢了安特卫普城,却依然像个茅坑里的石头一样,死死地控制着安特卫普出海口的斯海尔德河口地区。港口虽然在盟军手里,但船根本开不进来。

后勤的瓶颈,而非德军的抵抗,成为了决定1944年秋季盟军战略走向的、最核心的因素。

有限的燃料、弹药和粮食,根本无法同时支持所有的部队,都以最高速度向前推进。这使得盟军最高司令部,面临着一个极其严峻的、神仙打架般的抉择:

是让所有的部队,都稳扎稳打、齐头并进(也就是所谓的“宽大正面”战略)?

还是把所有能找到的资源,都集中在一点上,像一把锥子一样,发动一次决定性的、冒险的突击(也就是所谓的“单一猛击”战略)?

这个后来在军事史上,被反复研究和争论的战略分歧,其根源,并非是什么高深的军事理论之争。说白了,就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是穷得叮当响的后勤现实,所逼出来的、无奈的选择。

在盟军的最高指挥部里,两位性格如同水火一般、截然不同的巨人,主导了这场伟大的战略辩论。

盟军远征军的最高统帅,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是一位天生的、杰出的联盟战争大师。他的军事才能或许不是最顶尖的,但他那高超的政治手腕和管理能力,却是无人能及。他的首要任务,是维系这个庞大而又脆弱的英美联军的团结。所以,他更倾向于稳妥的“宽大正面”战略。这既能确保没有任何一支部队,因为过于突出而陷入被德军包围的险境,同时也能让他手下那些一个个功高盖主、个性鲜明、天天吵着要打仗的将军们(比如美国的巴顿和英国的蒙哥马利),都有仗可打,有功可立,从而维持内部的微妙平衡。他就像一个大家庭的家长,得想办法让每个儿子都满意。

而他的地面部队总司令,英国陆军元帅,伯纳德·劳·蒙哥马丽利,则是另一番景象。

作为北非阿拉曼战役的英雄,蒙哥马利以其一丝不苟、谨慎细致到近乎刻板的指挥风格,和他那毫不掩饰的、写在脸上的傲慢而闻名于世。他坚信,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赢得这场战争的天才,而其他的美国将军,都是一群头脑简单的“牛仔”。

他极力主张,发动一场由他亲自指挥的、集结所有后勤资源的“单一猛击”。他要像一把利剑,从北翼直插而入,越过莱茵河,直捣德国的工业心脏——鲁尔区,继而一举攻克柏林。

8月22日,蒙哥马利在其指挥部,与艾森豪威尔共进午餐。席间,他几乎是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自己的计划。他警告艾森豪威尔,如果再这么慢吞吞地“宽大正面”下去,错失了眼前这个德军崩溃的良机,那么战争,将毫无疑问地拖延到1945年。

他要求艾森豪威尔,将至少12个精锐的美国师,划归到自己的指挥之下。并且,为了保证他的后勤供应,必须立刻暂停南线那个他最看不顺眼的、咋咋呼呼的“牛仔”——乔治·巴顿将军的第三集团军的一切攻势,把所有的汽油,都给他送过来。

这番话,无疑是对艾森豪威尔最高权威的一次直接的、赤裸裸的挑战。

蒙哥马利的计划,大胆、激进,而且极其诱人。它承诺,能在一场辉煌的战役之后,在圣诞节前就结束战争。这对背负着巨大政治压力的艾森豪威尔来说,无疑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然而,蒙哥马利那种咄咄逼人的、近乎于勒索的态度,也深深地激怒了艾森豪威尔。当蒙哥马利在地图上,手舞足蹈地,将他的计划描绘成一场直捣柏林的、长达500英里的狂飙突进时,艾森豪威尔终于忍不住了,他不客气地打断了他:

“蒙蒂,你在耍宝!你根本办不到!”

两人之间的紧张气氛,在艾森豪威尔接下来一句严厉的斥责中,达到了顶峰:

“稳住,蒙蒂!你不能那样跟我说话,我是你的上司!”

最终,艾森豪威尔的决定,并非一个纯粹的军事决策,而是一个充满了政治智慧的、复杂的妥协,和一次高明的内部管理手段。

蒙哥马利,是英国家喻户晓的战争英雄,是整个大英帝国的骄傲。在政治上,彻底否决他的计划,会严重损害本已脆弱的英美同盟关系。因此,批准一个规模缩小了的、目标也更有限的“蒙氏计划”,既能安抚这位桀骜不驯的下属,让他保持积极性,又能为打破前线的僵局,提供一种可能性。

这是一个高风险的赌博,但也是艾森豪威尔作为一名联盟统帅,为了维系联盟团结、管理复杂的指挥关系,所必须采取的必要之举。

于是,一个代号为“市场花园”的、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空降作战行动,就此诞生了。

艾森豪威尔,同意了蒙哥马利的方案。但目标,从遥远的柏林,缩减为了在荷兰境内的莱茵河下游,夺取一个关键的桥头堡。他向蒙哥马利承诺,会给予他“有限的补给优先权”,为其每天额外提供1000吨的宝贵物资。

一场旨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史无前例的豪赌,就此拉开了序幕。

1944年9月17日,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星期日。

清晨,在英格兰南部的各个机场,引擎的轰鸣声,震彻云霄。一支史无前例的、庞大的空中舰队,拔地而起。超过2000架C-47运输机和“霍莎”滑翔机,如同遮天蔽日的蝗虫群,载着来自美国第101、第82空降师,和英国第1空降师的、超过名伞兵和滑翔机步兵,浩浩荡荡地,飞向了荷兰。

盟军空军,对沿途所有已知的德军高射炮阵地,进行了地毯式的猛烈轰炸。这使得这支庞大的机群,在飞往目标区域的途中,损失极其轻微。

与诺曼底登陆时,那场混乱的、在黑夜中进行的空降相比,这一次的着陆,堪称完美。在朗朗的白日之下,绝大多数的部队,都在预定的着陆区1000米范围之内,成功着陆。五颜六色的降落伞,在荷兰的田野上空,如同鲜花般绽放。整个场面,蔚为壮观。士兵们的信心,也空前高涨。

然而,一场极具戏剧性的、黑色幽默般的巧合,正在发生。

当英国的伞兵和滑翔机,如同秋天的落叶一般,纷纷飘落时,德军B集团军群的总司令,以防御战专家而着称的瓦尔тер·莫德尔元帅,正在其位于阿纳姆市郊外、欧斯特贝克镇的塔菲尔堡酒店里,悠闲地享用着他的午餐。

空降的地点,几乎就在他的指挥部的头顶上。

当第一批英国伞兵的身影,出现在酒店窗外时,莫德尔元帅的第一反应是:卧槽!盟军派来了一支特种突击队,目标是活捉我本人!

他立刻抛下了手中的餐盘,抓起自己的元帅权杖,以一种与他身份极不相称的、惊慌失措的姿态,仓皇地逃离了酒店,驱车直奔驻扎在附近的、党卫军第2装甲军军长威廉·比特里希将军的指挥部。

这看似偶然的巧合,却成为了盟军整个宏大计划中,最为致命的一处厄运。

盟军的策划者们,完全是基于“德军在荷兰的指挥系统,已经崩溃”这一错误的假设,来制定计划的。结果,他们不偏不倚地,将自己的伞兵,降在了德国最善于化混乱为有效防御的、最顶级的防御大师的餐桌旁边。

莫德尔素有“希特勒的救火队员”之称,以其临危不乱、随机应变的超强能力而闻名。在空降开始后的短短几分钟之内,德军非但没有陷入群龙无首的瘫痪状态,反而由其最能干的防御大师,亲自接管了战地指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以神魂为引,肉体为祭,缔造神兵,不入轮回,身死,不悔。-岑子青不管是这辈子还是上辈子,都不会相信自己会有穿越的一天,甚至喜欢上了一个男人,不惜为他献祭了性命。本以为就此魂飞魄散,却没想到会重生成为拍卖世家岑家的三少降生。因神魂受损,岑子青修炼举步维艰,只好躺平当个废柴。但父母爱子心切,硬是用钱给他送到了‘名牌学院’修炼。岑子青不忍心辜负父母的心意,只好含泪挥别米虫的生活,跟舅舅去学院混日子。
咸鱼娇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