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朱元璋

第744章 思念郎君的朱宝贞(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岳父是朱元璋》最新章节。

这种八轮又或者是十二轮的马车,大多数都是用来跑长途,一般都是从天津卫直达北平。

将无数来自于江南的货物,经由海运抵达了天津卫之后,在天津港装载好,便直接发往北平。

现如今,北平与那天津卫之间的水泥官道已然完工并且全线通车,而且由于考虑到未来,北平将会成为大明的新都,对于各种物资的需求量绝对不会小。

所以这里的水泥官道修得十分宽阔,再有就是,北平到天津卫的铁路也已然开始兴建。

而北平站,亦如那京师站一般,也都是兴建在城外,高大而又坚固的三层楼建筑。

还有那车站的站台等诸多配套设施也都已经兴修结束,到了后期的装修。

预计这北平到那天津卫港口的铁路,最多明年年末,就能够达成全线铺轨,翻年之后,就能够极大地缩减北平与天津之间的交通运输效率。

另外就是,向北延伸的,意图要横跨千多里地的北平直达沈阳的铁路,现如今倒是已经结束了勘探与征地工作。

但是考虑到大明目前以迁都为重,所以,北平这边,暂时没有兴建向辽宁地区的铁路。

毕竟常二郎那边现如今也尚未解决最基本的问题,当初他跟朱标商议过。

那就是首先,辽宁府那里,需要将煤、铁等各种矿藏进行开发。

只有等到辽宁地区的各种大型厂矿的产量足以供应整个辽宁地区,那个时候,接连辽宁与北平,理由会更加的充分。

毕竟北平以及周边地区,缺少大型煤矿和铁矿,可不论是城市建筑还是百姓生活,这些大宗的矿物,那都是必需品。

北平的人口,如果达到现如今位于江南的京师那么多的人口,单单凭借着现如今这一片平原的产出,是根本无法满足大家的生活物资需求。

“殿下,天凉了,城上风大,咱们下去吧?”

站在朱标身边的汤和,感受到风越来越大,忍不住开口相劝道。

“无妨,再走一会。”朱标摇了摇头,看着外面丰收的景象,这里的一切,的确与江南有着明显的不同。

江南的四季并不明显,而在这里,四季分明,让人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岁月的轮回交替。

这让难得北来的朱标,怎么都觉得看不够。

汤和看着城外那已经收割得差不多的麦田,目光再往远处望去,仍旧有不少的田地,目前仍旧是一片荒芜,不禁有些无奈地感慨道。

“今年虽然这里是个丰收年,可是粮食仍旧有缺。”

旁边的另外一位大臣也开口附和道。

“是啊,毕竟北方久经战乱之苦,如今民生尚未尽复,相当多的土地也无人耕种……”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天台上,青木目露忧伤,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他明明都说了,自己其实是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普通高中生,怎么会和命案有关呢?巧合,这一切都是巧合!柯南:“嗯,青木这人确实很奇怪,像是有诅咒一样,总感觉碰到他就死人。琴酒:“青木?呵,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罢了。安室透:“青木吗?不知道能不能策反呢?小哀:“唉,青木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怎么还呢?以身相许吗?贝尔摩德:“我的孩子。这是一位入殓师穿越后
黑炭是猫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
寸寸山河寸寸血
寸寸山河寸寸血
民国时期,中国积弱,内忧外患。黄埔军官,联大学生,普通农民,年轻医生,交际名媛,几个不同身份的年轻人背负国仇家恨,在这段烽火岁月里选择了同样的道路:抗日,救国。为保卫脚下这片生养了华夏儿女几千年的土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油油的八爪鱼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