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霓虹年代》最新章节。
按计划,首餐需要三名宇航员演示太空烹饪。林晓芸自告奋勇要做“太空蛋炒饭”,结果刚把脱水米饭泡进水袋,就闹出了笑话——水珠像珍珠似的从袋口飘出来,在舱内形成一串晶莹的“葡萄”。
“别慌!”
秦雪梅眼疾手快地拿出吸管,像吸珍珠奶茶般把水珠逐个吸进嘴里:
“在太空做饭,得学会跟微重力玩捉迷藏。”
她边说边示范如何用特制磁力锅固定食材,锅铲在她手里像变魔术似的稳稳托住鸡蛋。
突然,苏曼青的摄像机发出“嘀嘀”警报:
“内存不足!内存不足!”
林晓芸正手忙脚乱追着飘走的盐包,闻言大喊:
“快删点素材!把我刚才出糗的片段全删掉!”
秦雪梅却突然按住她的手:
“等等,留着吧,让地面的孩子们看看,科学家也会把饭煮成太空陨石。”
这时,通讯器里传来陆明远的声音,带着笑意:
“秦首席,厨房烟雾报警器怎么亮了?你们在研究‘太空烧烤’吗?”
秦雪梅对着麦克风翻了个白眼:
“报告陆总,正在进行‘微重力环境下蛋炒饭的形态学研究’,顺便培养下一代航天吃货。”
入夜前,秦雪梅神秘兮兮地把两人带到生态舱前。
只见那个做成走马灯形状的容器里,几株嫩绿色的小苗正随着微弱的气流轻轻摇曳,叶片边缘泛着敦煌壁画里特有的石绿色。
“这是用航天育种技术改良的艾草,”秦雪梅的声音放得很轻,“当年常书鸿先生在敦煌守护壁画时,就用这种草熏蚊子。现在它跟着我们来了太空。”
林晓芸伸手想去触摸,却在指尖碰到玻璃的瞬间停住——她看见小苗的影子投在舷窗上,与遥远的星辰重叠在一起。
突然,整个舱内的灯光暗了下来。秦雪梅打开走马灯的投影功能,舱壁上立刻浮现出动态的敦煌飞天壁画,飘带和祥云随着微重力缓缓旋转,仿佛真有仙女在太空起舞。
苏曼青的摄像机捕捉到这一幕时,镜头里忽然闯入两只漂浮的豆沙包——正是早餐剩下的太空点心,此刻像两只小灯笼追着壁画飘。
“秦首席,陆总让我转告你,”通讯器里传来年轻工程师的声音,“主控室的咖啡保温壶已经帮你换了新的,还有……他说等你们回来,要请大家吃航天主题的火锅,用磁力锅涮毛肚。”
林晓芸看着秦雪梅突然弯起的嘴角,发现这位总板着脸的首席科学家,此刻眼里映着舷窗外的星光,比任何航天仪器都要明亮。
第二天清晨,太空站接到了来自地面的紧急补给舱。
秦雪梅打开包裹时,突然愣住了——里面除了科研物资,还有一个印着“陆氏手作”的保温桶,以及一张画着简笔画的卡片:
“给首席科学家的解压套餐:麻辣小龙虾(去壳版),附赠防烫手套(陆明远友情提示:太空厨房禁止明火)。”
林晓芸凑过去闻了闻:
“哇!居然是真空包装的小龙虾!陆总怎么知道您爱吃辣?”
秦雪梅迅速把保温桶藏到食品柜最里层,耳朵尖却红得像熟透的番茄:
“大概是……后勤部门做的问卷调查。”
话音未落,通讯器里就传来陆明远的声音:
“秦首席,包裹收到了吗?记得先看使用说明,第三页有我画的防飘小贴士。”
苏曼青憋着笑翻开说明书,只见最后一页画着只戴着航天头盔的小龙虾,旁边写着:
“祝天宫号永远像麻辣小龙虾一样——红红火火,节节高升!”
林晓芸笑得直拍大腿,结果用力过猛在舱内翻了个跟头,正好撞到旁边的“长城积木”模型——那是用特殊材料做的微型长城,每块砖上都刻着参与工程的科研人员名字。
“你们知道吗?”秦雪梅突然指着舷窗外,“从这里看长城,像一条系在地球脖子上的银丝带。”
她的手指轻轻拂过积木模型的垛口,仿佛在触摸千里之外的故土:
“当年我们在图纸上画太空站时,陆总说要让它像长城一样,成为连接天地的里程碑。”
发射成功的第七天,太空站收到了第一封来自地球的邮件。
秦雪梅拆开信封时,掉出一张画着歪歪扭扭火箭的儿童画,旁边用拼音写着:
“宇航员姐姐们好!我长大想造会飞的熊猫飞船,带爸爸妈妈去看星星!”
林晓芸抢过画纸举到舷窗前,让阳光透过纸面:
“曼青姐快拍!这颗星星正好在小画家的火箭旁边!”
苏曼青调整着摄像机角度,忽然发现秦雪梅正偷偷用航天笔在画纸背面写字,写的是:
“小朋友,你的熊猫飞船图纸,我们替你存在天宫信箱啦。”
远处的地球正渐渐沉入黑暗,却有一盏盏灯火次第亮起,像撒在蓝丝绒上的钻石。
秦雪梅看着那些光点,想起昨晚陆明远在通讯里说的话:
“你知道吗?发射那天,戈壁滩上有只小沙狐一直盯着火箭看,好像也想搭便车去太空。”
此刻,在天宫号明亮的舷窗里,映着三位女性的身影:一位正对着屏幕记录数据,航天服袖口沾着不小心蹭到的小龙虾汤汁;一位举着摄像机追拍漂浮的画纸,头发上还别着支熊猫造型的发卡;还有一位轻轻抱着装着敦煌艾草的走马灯,仿佛抱着整个星河的温柔。
正如那封来自地球的信:
“宇航员姐姐们好!我长大想造会飞的熊猫飞船,带爸爸妈妈去看星星!”
这不仅是孩子的梦想,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梦想。
天宫已至,星辰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