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九零倒爷》最新章节。
上一秒刚把镶钻神机送上酋长私人飞机,下一秒雷宜雨就把徐汉卿按在了实验室的散热片上。
“待机八小时?给老人机镶金边吗?“瘦猴正炫耀中东土豪的定金短信,转头就被雷宜雨拍在桌面:“三天内搞不定七十二小时待机,你就给我去迪拜卖艺抵债!“联发科蔡总握着七亿支票的手在抖。奥运彩排现场,当举重冠军对着央视镜头举起那台贴着黑胶布的三无测试机,雷宜雨正掐着秒表冷笑。“三秒特写?够那群洋老爷看清‘中国芯’的商标了!“
汗水还在光谷三号车间的空气里蒸腾,上一刻镶满钻石的酋长定制机才被卡里姆的私人飞机载走,钛合金外壳折射的流光仿佛仍灼着视网膜。庆功宴的酒杯刚碰到唇边,瘦猴挥着手机屏幕咋呼的声音就被另一个更尖锐的警报扯碎。
“宜雨哥!中东那帮油王,追加订单的传真都快把机器打冒烟啦……哎哟!”瘦猴兴奋的叫嚷戛然而止,手里的新型号样机“嗖”地被抽走。屏幕上方,代表信号强度的绿色柱状图正疯狂抽动,下方一个猩红刺目的数字正在无情倒计时:7:59:23… 7:59:22…
雷宜雨指关节重重敲在那行倒计时上,敲得金属外壳一声闷响。
“续航八小时?”他声音不大,却像冰块砸进滚油锅里,“瘦猴,你去问问酋长,他家的骆驼是不是也只用吃一顿就能撑一个月?”
徐汉卿端着咖啡杯的手猛地顿住,褐色的液体差点泼溅到旁边摊开的一叠电路设计蓝图上。作为光谷技术攻坚的定海神针,徐总工向来沉稳的脸色难得掠过一丝羞赧的暗红,鬓角瞬间汗湿。
“雷总,3G基带芯片这功耗……已经是极限优化了,民用级……”他喉咙发干,试图解释这堆电子元件运行时的热量和电流消耗,在物理规则框架下有多难缠。
“极限?”雷宜雨短促地冷笑一声,截断徐汉卿的话头。他把那台发烫的样机随意丢在布满精密仪器的实验台上,发出“哐当”一声脆响。
“昨天仓库里积压的野战通信方舱集装箱,改一改能当移动政务厅抗山洪。今天你告诉我,区区一个手机的待机时间,它降不下来?”
他的目光鹰隼般扫过整个忙乱而充满高级精密仪器光芒的实验室,掠过那些因为刚完成“夸父-07”辐射攻关而熬得眼圈发黑、此刻却被新款芯片折磨得唉声叹气的技术骨干们。
“三天!72小时!”雷宜雨的声音不高,却像淬了火的钢针,扎进每个人耳朵里。“做不出来,瘦猴去迪拜王宫门口表演胸口碎大石抵债!徐总工,”他视线钉回徐汉卿脸上,“您这身技术,干脆去天桥底下接着摆摊修收音机!”
空气瞬间凝固了。只有那台被丢弃的样机屏幕,猩红的7:58:01像嘲讽的鬼眼,在一明一暗地闪烁。
江城傍晚的闷热黏稠得化不开。联发科掌舵人蔡明华接过那张薄如蝉翼却重逾千钧的支票时,指尖的颤抖清晰可见。
七个亿!
龙飞凤舞的阿拉伯数字,在支票抬头的长江集团印鉴衬托下,有种不容置疑的灼热感。
“雷总……这……TD-SCDMA芯片,国际标准都看衰,牌照发放也是一拖再拖,风险太大了!”窗外长江上船笛呜咽,如同蔡明华心底的疑虑交响。
雷宜雨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没回头。背后,灯火辉煌的江城天际线与奔流不息的长江,铺陈成他沉稳话语的背景板。
“国际标准?”他哼了一声,语气淡得像在议论晚餐的咸淡,“当年咱们往非洲运的四卡槽机,符合哪家标准?活下来的就是标准!”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刀锋,“牌照?北京奥运倒计时牌上那数字,就是最硬的风向标!西气东输工程刚全线贯通,那几百亿的气流管道都在为时代鼓气呢。敢不敢赌?赌赢了,联发科三个字,就能压在通吃全球3G芯片市场的那副牌上!”
蔡明华脸色变换,最终狠狠一拍桌子,杯盖跳起又落下。
“赌了!拼了命也得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几乎在雷宜雨和蔡明华达成生死状的同时,远在光谷基地最底层那间防护等级高到连空气都经过几重过滤的无尘实验室里,一场更凶险的搏杀已经开始。徐汉卿双眼赤红,像一头被逼到悬崖边的老狼,死死盯着眼前拆解得七零八落的测试电路板。桌子上铺开的草图纸已被各种狂放的线条和计算符号覆盖,角落里赫然放着一块刚从某保密级军工项目里“顺”出来的微型高能量密度电池包。
“压榨!给我把这颗芯里每一个纳秒里偷懒的电分子都榨出来!”他对着一群同样熬得形销骨立的核心组员嘶吼,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辩的力量。
“阿伟!重新写底层代码!动态休眠!后台除了通话核心,其他功能模块全给我‘冻’起来!”他猛地指着一位负责电源管理的资深工程师,“小方,把你那套给导弹雷达散热的技术压箱底货掏出来!硅胶?给我换成航天级的阻尼复合凝胶,散热通道拓扑重排!”
实验室变成了战火纷飞的前沿阵地。电路板焊接的高温、挥发的化学气体混合着汗水的气息,呛人肺腑。穿着厚重静电服的工程师们脚步发飘,几乎全靠肾上腺素支撑。角落里堆满红牛罐子和速溶咖啡袋。瘦猴带人不断扛进来军工级的特殊电子元器件,签收单上龙飞凤舞的字迹透露着它们的特殊“来历”。
“宜雨哥说了,别管黑猫白猫,能抓耗子的就是好猫!甭管是实验室样品还是库房库存,能用的都‘借’过来!”瘦猴抹了把汗,顺手把一个贴着“XX研究所器材科”标签的小盒子塞给技术员。
时间以近乎残忍的速度流逝。72小时,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当苏采薇一身利落的职业套裙带着浓重的疲惫迈进硝烟弥漫的实验室时,看到的是徐汉卿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一台在超低温恒温箱里接受极端考验、外壳糊满了散热硅胶和临时加固件、丑得惨不忍睹的裸奔测试机。
“老徐,”苏采薇声音带着熬夜后的微沙,却异常镇定,“工信部临时特批的测试频谱拿到了,环评中心也答应为我们开绿灯,明天凌晨加急出报告。”她把一摞盖着鲜红公章的文件放在工作台上,“最新模拟数据显示,动态休眠方案下,极限省电模式……应该能突破七十小时阈值。”
她顿了顿,看向那个在恒温箱里散发着淡淡“军工科技美学”光芒的粗糙怪胎,“但是老徐,现在最大的问题是……”
她的话被徐汉卿沙哑却斩钉截铁的声音打断:“壳子!散热效率!量产?顾不上了!”他眼中燃烧着近乎疯狂的技术控火焰,“苏总,丑不要紧!要它活!给我一条超薄的紫铜均热板!还有……老吴呢?把那管给装甲车焊缝密封用的速干高导热胶给我拿来!死活用结构给它压实!”
此时此刻,美观、人体工学,一切商业规则都得为活下去、为那72小时让步。
在距离72小时死线仅剩不到十个小时的时候,一台堪称“缝合怪”的终极测试样机诞生了。黑色胶带丑陋地缠裹着机体接缝,军工紫铜均热板强行嵌入导致背面凸起一块,散热孔被暴力扩大,表面喷涂着深灰色、能吸收特定波段电磁波的军工涂料,像一件刚从战场上扒下来的破旧装甲板。然而,当徐汉卿用颤抖的手将最后一块电路板压入粘稠的速干高导热胶里时,这台怪物的显示屏亮起。那个猩红的电池倒计时符号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用粗劣字体显示的、绿得惊心动魄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