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风水云雷电》最新章节。
晚晴噗嗤笑出声:“哪有你这样强人所难的?”却把兔子灯的耳朵扎得格外俏皮。花灯会那晚,两人提着共同扎的兔子灯走在人群里,秦墨借着灯笼的光说:“其实从你帮我算清那笔糊涂账时,我就想请你来了。”晚晴低头看着灯笼:“我知道——你每次算完账都磨蹭半天,账本都翻烂了。”原来那些借“学扎灯”搭的梯子,早让彼此的心意没了退路。
借“难”固梯,情定心意
伙房的老兵王大叔想给远在家乡的妻子柳氏补办一场婚礼。当年战乱匆忙,两人只拜了天地就分开了,如今柳氏来军营团聚,王大叔却不知如何开口。徐庶教他:“找个让她必须‘帮你’的难处,把心意藏在需要她成全的事里。”
王大叔拉着柳氏到军营的菜园,叹着气说:“你看这菜长得多好,可我总觉得缺了点啥。当年没给你办正经婚礼,战友们总笑我不懂疼人。我想请大家吃顿饭,可我嘴笨不会说场面话,你最懂我,到时候你得帮我跟大家说几句,不然我这老脸都挂不住。”
柳氏眼眶一热:“谁笑你了?我从没怪过你。”王大叔趁机从怀里掏出朵布做的红花,那是他用柳氏补衣服剩下的碎布缝的:“我知道你不图这些,可我想让你风风光光的。你要是不帮我,这饭就没法请,我的遗憾就补不上了——你总不能让我遗憾一辈子吧?”
婚礼那天,柳氏穿着新做的蓝布衫,胸前别着那朵布红花,笑着给战友们倒酒:“他呀,就是嘴笨,其实心里早就惦记这事了。”王大叔看着她的笑脸,悄悄红了眼眶。苏浅对徐庶说:“这‘上屋抽梯’哪是算计,分明是把‘我想给你体面’藏在‘我需要你帮忙’里,让她知道自己是被需要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徐庶望着漫天星光,握住苏浅的手:“真心有时像埋在土里的种子,得主动搭个梯子让它往上长,再抽掉犹豫的杂草,才能破土而出。李敢借马鞍引情意,秦墨用花灯断退路,王大叔以遗憾求成全,都是用‘不得不靠近’的法子,让藏不住的心意有处安放。”
晚风带着饭菜的香气掠过营房,那些藏在“上屋抽梯”里的心意,没有惊天动地的告白,却在一次次“找你帮忙”“需要你陪”“得你成全”的托词里,悄悄结了果。原来最好的缘分,从不是“等你主动”,而是把“我需要你”藏在每一个精心设计的小理由里,让你在“不得不答应”的温柔里,慢慢走进彼此的余生。
自西凉军军纪重振后,石禾在军中威望日增,可乱世行军哪有尽如人意?那年冬月粮草告急,又逢暴雪封路,营中士兵渐生焦躁,连老兵都忍不住私下议论:“再断粮,怕是撑不过这个冬天。”石禾却不动声色,只用三计便稳住军心,连徐庶都赞:“石将军的智谋,不在冲锋陷阵,而在润物无声。”
借“物”稳心,化解粮荒焦虑
粮仓的存粮只剩十日,运粮队却被暴雪困在百里外。有新兵见伙房顿顿稀粥,偷偷抹泪想家,老兵虽强作镇定,握着长枪的手却也添了几分无力。石禾召集伙夫,让他们把仅存的粗粮磨成粉,和着雪水做蒸饼,又让人把营中废弃的马草晒干,剪成细段混在草料里喂马。
次日清晨,石禾端着两个蒸饼巡视营房,见士兵小王正对着稀粥发呆,便坐下来把蒸饼分他一半:“尝尝?这粗粮饼耐饿,我让伙夫加了点盐,比稀粥顶事。”小王咬了一口,惊讶道:“将军,这饼不喇嗓子了!”石禾笑:“磨细了就不喇了。你看那马棚,马草剪碎了拌着豆饼,马儿吃得欢,开春才有劲驮粮草。”
他指着营外扫雪的士兵:“暴雪虽大,却冻不住土地——咱们趁雪天修修补补营房,把武器擦亮,等雪停了运粮队一到,咱们就能精神抖擞赶路。现在省着点吃,不是苦熬,是为开春攒力气。”士兵们听着这话,看着手里能填腹的蒸饼,再瞧瞧马棚里甩着尾巴的战马,心里的慌劲渐渐散了:将军连马草都算计着用,定是有法子撑过去的。
借“罚”立威,重整涣散军纪
暴雪连日,营中士兵窝在营房久了,渐渐懒了操练,有人甚至在巡逻时偷溜回营烤火。一日清晨,石禾查岗时发现西营的三个哨兵不在岗位,竟在伙房附近赌钱取暖。左右劝道:“天寒地冻,小错而已,训斥几句便是。”石禾却摇头:“军纪无小事,冻坏了身子能治,冻散了军心难补。”
他没当场发作,而是让传令兵敲锣召集全营,当众宣布:“今日西营哨兵擅离职守,按军规当打二十军棍。但念及天寒,棍罚暂记,改罚他们扫净全营积雪,一日内完工,否则加倍受罚。”三个士兵红着脸领命,扛着扫帚在雪地里埋头清扫。
石禾站在营门处看着,见有士兵袖手旁观,便对亲卫说:“去告诉大家,哨兵失职是因天冷懈怠,咱们若冷眼旁观,便是同犯——愿意帮忙扫雪的,伙房多给一个蒸饼。”士兵们面面相觑,很快有老兵拿起扫帚加入,不多时全营都动了起来,连伤兵都拄着拐杖帮忙递工具。
傍晚雪扫完了,石禾让伙房煮了热汤,亲自给三个犯错的士兵端去:“雪扫得干净,汤里加了姜片,暖暖身子。记住,罚你们不是要冻着你们,是要让所有人知道,天冷不能成为松劲的理由,咱们是军人,冻掉手指也得把岗站好。”三个士兵红着眼眶敬礼,营中再无人敢懈怠。
借“信”聚力,盼来雪中粮草
大雪下了半月,运粮队仍无消息,营中开始流传“运粮队被劫”的谣言,连沉稳的老兵都难免心忧。石禾让人找来随军的文书,把历年行军的地图铺开,又让人把信使送回的字条贴在营房门口。
“大家看,”石禾指着地图对士兵们说,“运粮队走的是官道,虽被雪堵,但沿途有三个驿站,按路程算,昨日该到第二个驿站。信使带回的字条说,他们在驿站休整,还借了当地百姓的雪橇,最多三日就能到。”他指着字条上的印章:“这是驿站的官印,假不了。”
见有人仍面露疑色,石禾又笑道:“我昨日让炊事班把最后一点豆子煮了,不是省着吃,是留着给运粮队接风——他们顶风冒雪送粮来,咱们总得让他们喝口热豆汤。等他们到了,我请大家吃白面馒头,就着雪菜炒肉,管够!”
这话像颗定心丸,士兵们开始盼着运粮队,有人甚至在营门口堆了雪人,插上“盼粮到”的木牌。第三日午后,远处果然传来雪橇的铃铛声,运粮队披着雪花出现在营门外。石禾带着士兵们迎上去,笑着对运粮官说:“我就知道你们准到,热汤都备好了!”
徐庶看着士兵们欢天喜地卸粮草的模样,对苏浅感叹:“石将军这三计,看似平常却藏着大智慧。借粗粮饼安饥腹,是让人心不慌;借扫雪罚错聚人心,是让军纪不散;借驿站信盼粮草,是让希望不灭。乱世行军,拼的不仅是武力,更是这份‘临危不乱、以巧破局’的智谋啊。”
苏浅望着石禾给运粮士兵递热汤的背影,轻声道:“是啊,他从不说‘别慌’‘别怕’,却用实实在在的法子让人心安。这样的将军,士兵们怎能不跟着他往前冲?”风雪渐停,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军营,粮袋上的白霜渐渐融化,露出饱满的谷粒,像极了石禾藏在沉稳外表下的、给军心注入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