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云雷电

巧用偷梁换柱(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风水云雷电》最新章节。

张济之乱平定后,西凉看似安稳,实则暗流涌动。盘踞关中的李严、郭胜虽在混战中两败俱伤,却仍各自裹挟朝廷势力,时不时放出“西凉截留朝廷粮饷”的谣言,引得兖州的曹孟、淮南的袁烈都对西凉“富足”之地虎视眈眈;更棘手的是,并州方向传来消息,北境的蛮族首领于罗部在北疆牧首拓跋宏暗中资助下,正集结骑兵,意图从朔方郡南下劫掠,而朔方郡守将韩通,因与石禾早年有旧怨,竟暗通于罗,准备“里应外合”。

“韩通这老狐狸,当年在边地就惯会卖友求荣!”赵虎将情报拍在案上,“他克扣朔方郡的粮草,纵容蛮族探子入城,分明是想把咱们的北境变成蛮族的牧马地!”马瑶盯着舆图,指尖点在朔方郡与蛮族领地的交界处:“朔方郡城墙年久失修,韩通若开城门放蛮族入关,北境防线瞬间崩塌。可直接调兵攻打,又怕他狗急跳墙,真把蛮族放进来。”

石禾却盯着“偷梁换柱”的兵书批注出神——“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眼中渐渐有了锋芒:“韩通想换‘柱’(北境防线),咱们就先换他的‘梁’(心腹势力)。他不是倚仗蛮族和旧部吗?咱们就偷换他的根基,让他的‘柱子’自己塌。”

徐庶抚须一笑:“将军是想釜底抽薪,先瓦解韩通的势力?只是韩通经营朔方多年,亲信遍布,如何‘偷梁’?”石禾指尖在舆图上划过韩通的几处粮仓、兵营:“韩通的‘梁’,一是蛮族的援军,二是他手下的‘八部校尉’。咱们先断援军,再换校尉,让他成孤家寡人。”

断援:借“盟”换“信”

石禾先派骨都侯率蛮族降兵,扮作于罗的亲信,快马奔赴蛮族营地。骨都侯熟知蛮族习俗,献上“西凉愿与蛮族平分朔方粮草”的假盟约,又故意透风:“韩通与西凉有旧怨,想独占功劳,暗中联络北疆牧首拓跋宏,要把蛮族当棋子。”于罗本就多疑,听骨都侯搬出拓跋宏(拓跋宏曾多次打压蛮族),又见到“盟约”(石禾模仿韩通笔迹伪造),顿时对韩通起了戒心,下令暂缓出兵,派使者入城“质问”韩通。

韩通正盼着蛮族援军,忽见使者带铁骑入城,以为是里应外合的信号,刚要开城门,使者却怒目而视:“首领说你私通拓跋宏,想卖蛮族求荣,这‘盟约’可是你写的?”韩通接过“盟约”,见笔迹与自己七分相似,惊得冷汗直冒——他这才意识到,石禾早挖了“援军”的墙角,蛮族已对他生疑,若再轻举妄动,恐遭蛮族与西凉两面夹击。

换柱:以“忠”代“奸”

与此同时,石禾派马瑶乔装成“关中流民”,混入朔方郡。她暗中联络韩通麾下的校尉阎风——此人虽为韩通部将,却对韩通勾结蛮族、卖主求荣的行径不满。马瑶深夜秘会阎风,递上石禾手书:“将军知你忠勇,不忍见你陪韩通叛国。今给你两条路:一是随韩通做蛮族走狗,遗臭万年;二是率部‘平叛’,护北境百姓,事成后,朔方校尉之职归你。”

阎风本就摇摆不定,见石禾许以官职、又给“平叛”的大义名分,当即答应倒戈。次日,韩通召集八部校尉议事,阎风突然率亲信闯入,以“韩通私通蛮族、背叛朝廷”为由,当众宣读石禾“奉朝廷密令讨逆”的檄文(石禾提前让人模仿朝廷文书笔迹伪造)。其余校尉见阎风有备、蛮族援军不至,纷纷倒向阎风,瞬间将韩通的“梁柱”抽得干干净净。

收网:借“势”定局

韩通见心腹尽叛,欲率亲兵突围,却发现城门已被阎风以“防蛮族”为名紧闭。正混乱间,石禾亲率主力从南门入城——原来马瑶入城时,早已暗中联络南门守将,里应外合夺了城门。韩通见大势已去,瘫坐在地:“你何时换了我的梁柱?”石禾笑道:“你想换北境的‘柱’(防线),我就先换你的‘梁’(心腹);你借蛮族的‘势’,我就借你的‘名’(笔迹、檄文)。偷梁换柱,换的不是木头,是人心;偷的不是梁柱,是根基啊。”

经此一役,石禾不仅平定朔方郡,还收降阎风部,稳固了北境防线;更借“伪造盟约、檄文”的手段,让拓跋宏、蛮族都有苦难言——于罗因“错怪”韩通,不敢再轻易南下;拓跋宏因“被牵连”私通蛮族,被曹孟借机抨击,暂时无暇西顾。

战后论功,阎风升任朔方校尉,韩通旧部尽数整编。石禾却在军议时说:“偷梁换柱,关键在‘偷’得无声,‘换’得有理。韩通的‘梁’是他的亲信、外援,咱们用‘谣言’换他的‘信’(蛮族信任),用‘忠义’换他的‘将’(阎风倒戈),让他的‘柱子’自己塌。这乱世里,人心是最大的梁柱,谁能偷换人心,谁就能换天下格局。”

徐庶补充道:“更妙在‘借势’——借韩通的笔迹、朝廷的名义,让他的‘奸’变成‘不忠’,咱们的‘谋’变成‘讨逆’。偷梁换柱,换的是实力的天平,偷的是道义的高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事传开后,西凉境内军心大振,诸侯再不敢小觑石禾“偷梁换柱”的手段。而石禾明白,这一计看似“偷巧”,实则拼的是对人心的洞察、对局势的把控——你能看透对方的“梁柱”在哪,能找到替换的“材料”(忠义、大义名分),才能让对手的大厦在不知不觉中崩塌。就像韩通,直到被擒还想不通,自己经营多年的“梁柱”,怎么就被石禾轻轻一抽,全散了。

追爱计中计:偷梁换柱

石禾平定朔方郡后,回师西凉整顿,却发现徐庶总对着帐外发呆。细问之下,才知徐庶心仪谷阳县令之妹苏浅。这苏浅年方二八,才貌双全,因眼光极高,迟迟未嫁,成了“大龄剩女”(在当地婚嫁早的风气里,算难得的“奇女子”)。徐庶虽有满腹谋略,面对心仪之人,却像新兵握不稳刀,支支吾吾不敢表白。

“你这‘徐元直’,连百万大军都能调度,怎连个女子都拿不下?”石禾打趣道,“兵法三十六计,追爱也能用!苏浅最看重‘才德相配’,咱们就用‘偷梁换柱’,换她的心梁!”

徐庶苦笑道:“她见过的才子、豪杰如过江之鲫,我这‘军师’身份,在她眼里不过是‘会打仗的酸腐’,如何换她的心?”石禾笑道:“她的‘心梁’是‘对世俗的不屑’与‘对真情的渴望’,你得先‘偷’走她对‘常规求爱’的防备,再‘换’上你的真心与巧思。”

第一步:偷“梁”——破她的“见惯不惊”

苏浅爱听书,尤其痴迷《关雎》《蒹葭》的雅韵。石禾让军中善乐者,扮作“流浪琴师”,在苏浅常去的“望柳亭”弹唱——却不是寻常情歌,而是将《孙子兵法》的谋略,化作曲词:“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曲调清奇,词意深远。苏浅果然被吸引,忍不住追问琴师:“这曲子何名?”琴师答:“《谋心》,乃一失意将军所作,他说‘天下谋略,最难谋的是人心’。”

这“失意将军”正是徐庶。苏浅虽未见过琴师背后的徐庶,却对“谋心”二字念念不忘——她听过无数风月词曲,从未有人把“谋略”与“情”融得这般巧妙,心中已种下“好奇”的种子。

第二步:换“柱”——立他的“与众不同”

三日后,谷阳县举办“春日诗会”,苏浅作为才女必到。石禾让徐庶“换”了身份:卸去军师袍服,穿粗布长衫,扮作“田园画师”,在诗会角落画《西凉春耕图》。苏浅路过,见画中士兵帮百姓耕地,笔触里尽是烟火气,忍不住问:“这画为何没有金戈铁马?”徐庶答:“金戈铁马是为护这烟火人间,比起打仗,我更爱看百姓安稳。”

苏浅眼中闪过异色——她见过的武将多爱炫耀战功,谋士多空谈天下,却从未有人把“征战”与“护民”说得如此朴素。此时,石禾安排的“托儿”适时起哄:“苏姑娘才高,不如以画为题赋诗?”苏浅略加思索,吟道:“铁衣卸作田衣瘦,谋略融成烟火柔。若问将军何所有,半幅春耕半幅谋。” 徐庶拱手笑道:“姑娘妙笔,我这画配得上这诗,愿赠姑娘作纪念。”

第三步:借“势”——让真心显锋芒

诗会后,苏浅对徐庶的“田园画师”身份愈发好奇,托人打听,却只查到“画师曾是西凉军谋士,因理念不合隐退”。正疑惑时,石禾以“西凉军答谢百姓”为名,在谷阳办“军功展”,展出的却不是兵器、捷报,而是徐庶这些年写的《安民策》《治郡疏》,以及他为士兵家人画的《盼归图》。苏浅在展中看到徐庶批注的“兵者,非好战,乃护家”,终于明白:所谓“隐退画师”,不过是他想以更贴近百姓的方式,让她看到“谋略的温度”。

当晚,徐庶在“望柳亭”弹起那曲《谋心》,这回不再躲在琴师身后——他身着军师常服,却摘下腰间玉珏,放在苏浅手边:“我不会弹情歌,但会用一生护你安稳;我不懂‘逢场作戏’的求爱,只会把谋略化作对你的真心。你眼中的‘大龄剩女’,在我眼里是‘世间最懂人心的谋士’,我想与你‘共谋’余生。”

苏浅望着玉珏与徐庶眼中的坦诚,想起这些天的“琴师”“画师”“军功展”,终于明白这是一场“偷梁换柱”的追爱计——石禾偷换了“常规求爱”的套路,徐庶换走了她对“武将谋士”的刻板印象,让真心在巧妙布局里,显了锋芒。

“原来你早把‘偷梁换柱’用在我身上。”苏浅笑中带泪,“可这计,为何让我觉得……很甜?”徐庶握住她的手:“因为‘偷’的是世俗的套路,‘换’的是我最真的心意。就像石将军打仗,计谋是壳,真心是核;追你,套路是桥,真情是路。”

远处,石禾望着这一幕,对赵虎笑道:“看见没?追爱和打仗一样,得先看透对方的‘心梁’在哪——苏浅要的不是‘热烈追求’,是‘懂她的与众不同’。用计谋拆她的防备,用真心换她的心动,这‘偷梁换柱’,换的是两个人的余生啊!”

计中情长,共赴余生局

徐庶与苏浅成婚后,小两口常以“谋略”打趣日常,倒给石禾的治军方略添了不少新视角。这日,兖州曹孟派使者来西凉,名义上是“恭贺石禾平定北境”,实则想为其子曹平求娶马瑶——曹孟早听闻马瑶智勇双全,若能联姻,既能制衡西凉,又可得一员猛将。

石禾接到求亲信,召众人议事。马瑶倒先笑了:“曹孟这‘联姻计’,分明是想‘偷梁换柱’,用婚约换西凉的兵权!”徐庶抚须道:“他想借‘联姻’之名,行‘控局’之实,咱们不妨‘以计破计’,把这婚约变成西凉的‘破局棋’。” 苏浅在旁笑道:“若论‘反偷梁换柱’,不妨学学你们追爱的路数——拆他的‘心梁’,换咱们的‘柱’。”

第一步:接“势”——顺水推舟牵红线

石禾当着使者的面,爽快应下婚约:“马瑶能得曹公子青睐,是她的福气。只是西凉与兖州相隔甚远,不如请曹公子亲自来西凉完婚,也好让我等尽地主之谊。” 使者暗喜,以为石禾中计,忙回兖州报信。曹孟也觉“石禾爽快,必是忌惮兖州势力”,便让曹平带三千亲卫,奔赴西凉。

第二步:拆“梁”——借宴观心露破绽

曹平到西凉,石禾大摆宴席,表面热情款待,实则让马瑶在席间“考校”曹平——以“西凉边防图”为谜面,出谋略题:“若你镇守西凉北境,遇蛮族与叛将勾结,当如何?” 曹平答:“以力压之,杀光叛将与蛮族,永绝后患!” 马瑶又问:“若百姓与叛将混居,杀还是放?” 曹平不耐烦道:“战乱之时,百姓如蝼蚁,何须顾及!”

宴席后,石禾对徐庶笑道:“曹平这‘梁’,是曹孟教的‘铁血权谋’,可西凉要的是‘护民的将军’,他这‘心梁’,一拆就断。” 苏浅补充:“马瑶最看重‘护民’,曹平这话,已让她心生反感,这‘婚约梁子’,先断了一半。”

第三步:换“柱”——以情代利定真心

石禾转而安排曹平参观西凉军屯——让他看士兵与百姓共耕的田、共筑的城,听骨都侯讲“石将军护我族人,让匈奴降兵也有归处”。曹平起初不屑,渐渐沉默,最后问石禾:“你为何对降兵、百姓这般好?打仗不就是为了抢地盘?” 石禾答:“地盘是死的,人心是活的。我护的不是地盘,是愿意跟着西凉过日子的人——就像当年徐庶追苏浅,护的不是‘才女名声’,是她心里的‘烟火气’。”

这话被马瑶听去,心中对石禾的“护民之念”又多几分敬重。而曹平回兖州后,向曹孟抱怨“西凉尽是‘妇人之仁’”,曹孟这才明白:石禾应下婚约,根本是让他看“西凉的根基”——民心与仁义,这两样,是曹孟“铁血权谋”里最缺的“柱”。

追爱余韵,计里藏情

与此同时,徐庶与苏浅的婚后日常,也成了西凉军的“活教材”。苏浅教士兵识字,把《孙子兵法》编成顺口溜;徐庶陪苏浅逛市集,用“兵法布局”帮商贩规划摊位,竟让谷阳市集成了“最会赚钱的集市”。石禾打趣道:“当年教你追人的‘偷梁换柱’,如今倒成了‘治世良策’,看来情计里的真心,比打仗的计谋更有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官宣有崽后,反派被迫从良
官宣有崽后,反派被迫从良
++众所周知,帝都傅家名门望族,傅家五少皆是天之骄子却性格怪异,其掌权人更是心狠手辣,不近人情。直到从福利院领养了一个小姑娘后…傅家掌权人自此踏上养娃之路一去不返。连同五个哥哥皆是开始了争宠之路。但养着养着,他们发现不对劲了,这崽子学习能力忒强了!为了引导崽子不干坏事,一家反派被迫走上从良的道路。(轻无脑甜宠文,勿喷)
江小葵
夫人她医术无双
夫人她医术无双
【双强+医者+乱世枭雄】温宁穿成了古代几乎位于社会最底层的妾室,还莫名其妙招来了一场杀身之祸。就在她好不容易破除死局,准备想办法摆脱这坑爹的小妾身份,靠自己的医术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时,突然听到她那便宜夫君的弟弟与人窃窃私语:“二哥绝不会纳妾,之前收下那些女子不过是权宜之计,反正最后还是会把她们放出府,到时候给她们寻个良缘,再给她们补一份丰厚的嫁妆,也算仁至义尽了。温宁眼神一亮。还有这种好事?
细雨鱼儿出
捡到一个生子系统后,我宠冠后宫
捡到一个生子系统后,我宠冠后宫
关于捡到一个生子系统后,我宠冠后宫:(系统+生子+小白花女主+宫斗+虐渣爽文)简介一:身为皇帝的嘉庆帝坐拥后宫佳丽三千,三十二岁的年纪却还没个子嗣,只能决定从宗室里选一个孩子过继。原以为辛苦得来的江山就要拱手让人,却没想到时隔多年后宫又有妃嫔怀孕,一开始他以为这个孩子会像前面的那几个孩子一样会在不到三个月的时候就会流掉,但是四个月、五个月、六个月……眼看着就要出生了,孩子仍安然无恙的待在母亲的腹
奶油不用加糖
种田丫鬟不撩后:王爷反而沦陷了
种田丫鬟不撩后:王爷反而沦陷了
关于种田丫鬟不撩后:王爷反而沦陷了:悲了个催,开局一手烂牌。堂堂现代医生成了勾搭王爷,被扔下床的小丫鬟。原主农女出生,爹不疼娘不爱,凭借一副好样貌,成了王府侍妾的储备军,美名其日为一等丫鬟。话说这美貌加任何一项都是王炸,唯有单出是死局。可是攀什么高枝啊,挣钱它不香吗?这秀厨艺,抱大腿,用医术,哪样都能挣的盆满钵满。赎回卖身契后,自由的空气真清新。令人不解的是,当初一心想要攀高枝的丫鬟撩人时,某人
闪闪星斗
谢邀,人在综艺靠毛茸茸带飞躺赢
谢邀,人在综艺靠毛茸茸带飞躺赢
顾昭穿成了豪门假千金,原着剧情里真千金回归后,她作天作地,最后惨遭流放孤儿院。最重要的是!真千金是个穿越的成年灵魂,自带团宠剧本,轻松碾压五岁的小反派假千金。顾昭无语,选择摆烂躺平。可系统不允许,带着金手指给她画大饼,“你有四个哥哥!只要让这几个哥哥接纳你,你就会获得一亿美元哦!没想到回家后,她被不靠谱的四哥带上探险类综艺。综艺不给吃,不给喝,直接把人投放森林。嘉宾们饿着肚子,顾昭却被狼群投喂。
蜘蛛不拉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