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云雷电

神奇的鬼谷子(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风水云雷电》最新章节。

鬼谷手稿:草木皆兵,人心为棋

谷阳城的秋雨连下了三日,阿桃在整理柳荫堂旧物时,从药柜底层摸出个积灰的木盒。盒子是老榆木做的,边角被摩挲得发亮,打开时飘出一股陈年松墨混着艾草的香气——里面竟是几卷泛黄的竹简,落款处题着“鬼谷手札·征兆篇”。

“这不是柳姑娘生前收藏的医书?”春桃凑过来看,却见竹简上没画草药,反而记着“观云识变”“闻风知向”的字样。石禾正抱着刚缴获的密信进来,瞥见竹简上“征兆者,非天定,乃人谋”一行字,忽然驻足:“这怕是鬼谷先生的真迹。”

竹简里最惊人的,是一段关于“借兆安城”的旧事。

那年鬼谷先生游经楚地,恰逢城内生乱,粮商囤积居奇,百姓眼看就要断粮。官府想强征粮食,却被粮商以“天旱绝收”为由拒绝,连城外的守军都因缺粮人心浮动。

“硬抢只会逼反粮商,放任则城破在即。”鬼谷先生却让县令贴出告示:三日后将在城南祭坛“问天卜粮”,若天意示警,便开仓放粮共渡难关。

粮商们嗤之以鼻,只当是官府的缓兵之计。可百姓却信了,每日都有人去祭坛附近张望。鬼谷先生则带着几个老农,在祭坛周围种起了谷子——那是他特意选的“速生谷”,三日便能抽芽,谷穗却比寻常谷子饱满三倍。

第一日,晴空万里。鬼谷先生让衙役在祭坛前洒水,说“天润土膏,是丰年之兆”。粮商暗中派人去踏坏谷种,却被守在暗处的老农拦住,争执间反被百姓看见,骂声一片。

第二日,风起西北。鬼谷先生站在祭坛上叹道:“西风起,谷穗垂,此乃仓廪丰实之兆。”他让孩童们去田埂上放纸鸢,纸鸢上画着粮仓满溢的图案,飞得比城墙还高,全城人都看见了。

第三日清晨,大雾锁城。粮商们正得意“天意不祥”,却见鬼谷先生带着百姓涌向祭坛——那片速生谷竟真的抽出了沉甸甸的谷穗,晨露落在穗子上,在雾中闪着金光。更奇的是,他让衙役提前埋在土里的陶管,此刻正渗出带着谷香的水(其实是前夜灌的米汤),顺着田垄蜿蜒成“丰”字。

“天意示粮!”百姓们欢呼起来。粮商们看着群情激昂的百姓,又看着那些“凭空长出”的谷穗,心里发毛——他们囤积的粮食本就够全城吃半年,若再抗命,怕是要被百姓冲进粮仓。更怕的是,若“天意”真要开仓,他们再阻挠就是违逆天道。

当天下午,粮商们主动打开粮仓,还捐出了半数存粮。而那些速生谷,被鬼谷先生分给百姓当种子,说“此乃天授谷种,种之必丰收”。后来百姓才知道,哪有什么天意,不过是先生算准了粮商怕“失民心”,更算准了百姓对“希望”的渴望。

竹简最后写着:“征兆者,非观天象,乃观人心。晴雨雾雪本无意义,是人的期盼给了它们意义;草木枯荣本无指向,是人的信念让它们成了预兆。所谓借兆,不过是把众人的心思,种进天地万物里,让它长出人人都信的模样。”

阿桃看到这里,忽然想起张小姐造“还魂草”时,特意让学徒在药圃种了些易活的香草,说“草木长得旺,谣言才显得真”。石禾也笑了:“难怪我们挖壕沟时,先生让在沟边种痒痒草,不仅能制敌,还能让‘守护仙草’的说法更可信——原来草木早就被当成棋子了。”

秋雨停时,春桃把竹简拿去晾晒,阳光透过竹片的纹路,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影。阿禾正给染坊的丝线调色,忽然指着天边:“你看那云,像不像谷穗?”阿桃抬头,果然见流云聚成麦浪的形状,风一吹,竟真的像在起伏。

“这算不算征兆?”阿桃问。石禾望着城外重新热闹起来的商道,轻声道:“算。是谷阳城的人心,让天地都长出了安稳的模样。”

后来,那卷竹简被张小姐收在账本旁。她说鬼谷先生的计谋最妙的不是骗术,是让每个信了“征兆”的人,都成了让愿景成真的推手——就像谷阳城的炊烟,本是寻常烟火,却因众人齐心守护,成了最暖的平安之兆。

烟火为引:天地人心的共舞

石禾把鬼谷手札揣在怀里三日,夜夜在灯下研读。竹简上除了“借兆”之术,还有几行极淡的字迹,像是先生晚年补录的心得,墨迹已渗入竹纹深处:“天地无术,以万物为术;人心无计,以真情为计。日月行空,非有意照拂,却暖了人间烟火;江河奔涌,非刻意滋养,却育了万家灯火。”

“天地之大事,原在寻常里。”石禾摩挲着竹片,忽然想起黑石渡之战。那时蜀王大军压境,谷阳城兵力不足三成,士兵们望着城外黑压压的敌军,手里的刀都在抖。是张小姐让织户们把家里的棉被拆了,用棉絮和桐油做了几百个“火流星”,又让春桃带着学徒在城头挂起灯笼——不是为了照明,是让每个士兵抬头就能看见,城墙下还有无数人家的灯火在等他们回家。

“那时我总想着阵法谋略,却忘了士兵们守的不是城砖,是砖后的烟火。”石禾翻到竹简里“日月漫步”的注解,先生写道:“日月轮转,看似规律,实则随四季人心而动。春耕时盼日暖,秋收时喜月凉,所谓天道,不过是应了人间的盼头。”

他忽然明白,为何鬼谷先生从不把“征兆”当玄学。那日他按手札所述去观城根的老槐树,发现树影在午时会恰好落在军械库的墙角——这不是巧合,是前人建城时特意让树木为仓库遮阴。他又去看张小姐的账本,发现每月初三、十六,商户们总会多备些丝线,只因这两日是柳荫堂开诊的日子,百姓看诊后爱顺便扯些布料,这便是“人心的规律,比星辰更准”。

最让石禾震撼的,是手札末尾记载的“烟火计”。鬼谷先生曾在一个连年战乱的城池,让百姓每日清晨在城头煮粥,炊烟袅袅升向天空,连敌军营地都能看见。起初敌军以为是城中粮草充足,不敢轻举妄动;后来见炊烟每日不散,且越来越旺,反而起了疑心——哪有被围困的城池,烟火还如此热闹?

直到三个月后,敌军派细作潜入,才发现百姓煮的根本不是白粥,是掺了野菜和谷糠的糊糊,可家家户户都愿意把仅存的粮食拿出来,在城头共煮一锅“希望粥”。细作回去禀报时,敌军将领忽然叹道:“一座城的烟火烧得这么齐,人心聚得这么紧,就算粮草耗尽,我们也攻不下来。”竟真的撤了兵。

“原来最烈的火,是人间烟火。”石禾合上手札时,正撞见阿桃和阿禾在染坊门口晒布。夕阳把蓝印花布染成金红色,阿桃用竹竿挑起布角,阿禾在下面垫着石头,两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和布上的花纹缠在一起。不远处的粮铺刚开门,掌柜正笑着给孩童递米糕,蒸汽混着米香飘过街巷,和织坊的丝线味、柳荫堂的药香融在一起,成了谷阳城最鲜活的气息。

他想起蜀王败逃前曾问他:“谷阳城无险可守,无宝藏可依,凭什么能撑到最后?”那时他答不上来,如今却懂了——凭的是张小姐账本上的民生疾苦,凭的是春桃修补城门时敲出的节奏,凭的是阿禾护图纸时不肯松开的手,凭的是全城人愿意把自己的日子,织进同一片烟火里的心意。

石禾把鬼谷手札交给张小姐时,在最后一页添了句话:“天地之大,大不过一碗热粥的温度;日月之明,明不过万家灯火的盼头。所谓谋略,终究是让人间烟火,烧得更旺些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浮华流转归来迟
浮华流转归来迟
睁开眼睛惊恐的发现眼前躺着的居然是自己的尸体!穿越没过几天好日子就死了,借其他身体用另外一方式活了下来。给自己立人设,懂事、乖巧、人畜无害的小可爱,背地里腹黑记仇,睚眦必报。善于伪装,没人能想到外表如绵羊般的她,背地却是京都城内最大的情报组织头目。
西瓜没有玉米糖
穿书天灾:我在古代囤货逃荒
穿书天灾:我在古代囤货逃荒
宋时微作为蔚蓝星S级星际猎人终于可以休假了,这次选定的休假界面是一本古代逃荒文。对于即将面临的火球大爆炸、极热旱灾、水灾瘟疫、极寒地震,已经囤够无数物资的宋时微表示毫无压力,只想浅浅体验一波。这一次没有系统作伴,也没有任务压力,宋时微毫不掩饰天性。先搬空奸臣库房,再租房囤货。遇见圣母小白莲,不杀留着过年?遇见难民求救助,有多远滚多远。遇大妈道德绑架,上去就是一脚。本书避雷:女主杀伐果断,金手指粗
黑山不老妖
论皇帝重生后的修养守则
论皇帝重生后的修养守则
作为一个皇帝,对外要对的起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驾驭文武百官安抚黎明百姓。对内要孝顺太后,管理宗室,还面对事故频发的后宫。这是一个关于皇帝努力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故事。大周第五位皇帝南平帝朱维桢十九岁登基,五十七岁因病驾崩,恍然一梦,五十七岁的老皇帝在自己二十一岁的身体里醒来。前世一心整治朝廷的老皇帝因为子嗣往后宫看了看,我的后宫都在做什么?!
福寿安康
与太子和离后,带崽嫁皇叔
与太子和离后,带崽嫁皇叔
关于与太子和离后,带崽嫁皇叔:上一世,苏雪容跟着太子进了宫,却因家世卑微倍受折磨,最终惨死在太子登基前一夜。重活一世,苏雪容下定决心远离后宫,远离那些心如蛇蝎的女人们……她当机立断与太子和离,决定当一个自由自在的富贵人,养大女儿。殊不知,她这个带着女儿的已婚妇人,竟然在自由的生活里遇到了第二春,又遇到了第三春,还被前夫哥紧追不舍想要再续前缘……首辅大人:承蒙昔日夫人相助,小生无以为报,当以身相许
绣球花开
爱卿请慎言,孤可打不过媳妇儿
爱卿请慎言,孤可打不过媳妇儿
当心灰意冷想了此残生的废太子,遇见了猎户春花,被春花的惹祸体质逼的一次次走向争夺至尊之路……都说天家无父子,俞景瀚原本是不信的,可是当他戎马半生,以天下为己任,上敬父母,下友兄弟,却被父皇、母后忌惮。春花自幼被扔在深山老林的,被一匹狼和一对老猎户夫妇养大的。春花只想说,别惹我,我会变身……废太子只想说,别惹春花,他不想回宫……
哈佛陆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