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云雷电

种地吃饭安稳的活着(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风水云雷电》最新章节。

平原上的城池在石禾的打理下,渐渐成了乱世里的一方净土。他主持修建的城墙越修越精妙,不仅用巨石加固了根基,还在墙体内藏了排水暗道,墙外挖了宽深的护城河,河底铺满尖石;箭楼设计成三层,每层都有不同角度的箭窗,既能远射又能防御攀爬;城门更是用铁皮包裹的实木打造,配上暗锁和吊桥,寻常军队根本攻不破。有曾参与攻城的老兵私下说:“石将军的城墙,比石头还硬,比狐狸还精,靠近了就是找死。”

前来投奔的人越来越多,不仅有流民,还有逃难的工匠、教书先生,甚至有厌倦了战乱的前朝官员。城池里很快热闹起来,街道两旁盖起了商铺,酒肆、布庄、铁匠铺一应俱全;城外开垦的良田连成了片,从城门口望出去,金灿灿的粟米、绿油油的蔬菜望不到头,连驿站都挤满了往来的商贩——这里成了乱世中少有的安稳之地,石禾定下的“不欺百姓、公平交易、按劳分配”的规矩,让人心安。

没人敢小瞧这个曾被叫做“傻子”的男人。他种地的本领更是没得说,改良的梯田技术让平原的盐碱地也能种出庄稼,推广的轮作方法让土地越种越肥,甚至还琢磨出用草木灰和粪便制作肥料的法子,粮食产量比别处高出一大截。城里的粮仓堆得像小山,不仅够自己人吃,还能接济周边的灾民,“石将军的粟米甜”成了远近闻名的说法。

更让人不敢招惹的,是他手下的队伍。石禾把军队和种地结合起来,农忙时士兵下地干活,农闲时集中操练,既保证了粮食供应,又练就了一身力气。他教的阵法越来越精,结合了种地时“看天看地”的经验,在平原上能摆“田字阵”,在山地里能用“沟壑阵”,总能根据地形设下陷阱,让敌人有来无回。

有一次,一支几十万人的正规军路过,见这里富足安稳,起了抢掠的心思。领头的将军根本没把这“农民军”放在眼里,下令攻城。可连续攻了半个月,不仅没攻破城墙,反而被城上的投石机砸得损失惨重,绕到后方想偷袭的队伍,又被石禾预设的“地刺阵”扎得人仰马翻,连粮草都被夜袭的小队烧了个干净。

最后,正规军的将军看着损兵折将的队伍,看着城墙上依旧飘扬的红布旗,只能灰溜溜地撤军,临走前留下句话:“这石禾就是个硬茬,他的地盘碰不得!”

消息传开后,再没人敢来招惹。周边的乱兵闻风丧胆,百姓们却更安心地往这里投奔,连一些小股的义军也派人来结盟,尊称石禾为“石帅”。

石禾依旧是那副样子,不喜欢穿铠甲,总爱穿着粗布衣裳,没事就往地里钻,手把手教新来的流民种地。四个妻子陪着他,阿荞管着粮仓,柳姑娘打理着织布坊,春桃的医馆越开越大,张玉瑶则成了掌管民政的“大先生”,把城池治理得井井有条。他们的孩子也长大了,有的跟着父亲操练军队,有的跟着母亲学手艺,有的在学堂里读书,个个都带着一股踏实劲儿。

某天,石禾坐在田埂上,看着一望无际的庄稼,身边围着几个刚投奔来的老农。老农们感叹:“石帅,您这本事真神,不仅能打仗守城,还能种出这么好的粮食,咱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安稳的日子!”

石禾傻呵呵地笑,手里把玩着一根麦穗:“守城和种地一样,都得用心。城墙要结实,人心更要齐;庄稼要施肥,队伍要练强。咱不惹事,但也不能怕事,谁要来抢咱的地、害咱的人,就用锄头和刀枪跟他拼!”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城墙上的旗帜在风里猎猎作响,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和士兵操练的口号声。这片曾经战火纷飞的平原,在他的手里,长出了庄稼,建起了家园,聚起了人心。几万人、几十万人的正规军不敢惹他,不是因为他多会打仗,而是因为他守的是人心,护的是日子,身后站着的是无数渴望安稳的百姓——这才是最坚固的城墙,最厉害的队伍,最让人不敢轻视的力量。

石禾知道,只要这土地还在产粮,只要这城池里还有笑声,只要大家还愿意跟着他一起守下去,这乱世就永远打不垮他们。他会继续种他的地,守他的城,看着孩子们长大,看着庄稼一茬茬丰收,直到有一天,再也没有战乱,所有人都能安安稳稳地种自己的地,过自己的日子。而他,就做那个守着土地和家园的“石将军”,一辈子,不换。

秋高气爽的午后,石禾正在城外查看新垦的稻田,一个身着青布道袍、鹤发童颜的道人突然出现在田埂上。道人背着个旧布囊,手里拄着木杖,看着田里金灿灿的稻穗,又看了看远处坚固的城池和操练的队伍,捋着胡须笑道:“石将军好手段,把这乱世一隅,治成了人间乐土。”

石禾直起腰,擦了擦汗,对道人拱了拱手:“道长过奖,不过是让大家有地种、有饭吃罢了。”

道人走近几步,目光深邃地看着他:“将军可知,如今天下大乱,藩镇割据,百姓流离,正是逐鹿中原的好时机?以将军的本事——这治军的严明、种地的根基、百姓的拥戴,若要夺取天下,未必不能成功。”

石禾愣了一下,随即挠着头笑了:“道长说笑了。我连字都认不全,哪懂什么夺取天下?当年在山里盖草棚,就想守着几分地过日子;后来建壁垒,是怕人抢粮杀人;现在守着这城池,也只是想让几万张嘴有饭吃,孩子们能安稳长大。”

“将军此言差矣。”道人摇头道,“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如今百姓苦战乱久矣,若有明主能止戈息武,让他们安安稳稳种地、生娃,必能民心所向。将军有此根基,有此仁心,若登高一呼,天下英雄定会响应。”

石禾低头看着脚下的泥土,指尖捻起一把稻穗,饱满的颗粒硌着手心,带着踏实的重量。“道长,”他语气认真,“夺取天下要打仗,要死人,要让多少人家破人亡?我守着这一方土地,能让这里的人吃饱穿暖,不被欺负,就够了。天下太大,我管不了,也不想管。”

他抬头望向城池,那里炊烟袅袅,孩子们的笑声隐约传来:“您看,城里的铁匠在打农具,妇人在织布,先生在教书,士兵在操练——他们不是为了我夺天下,是为了守住自己的家。我若为了‘天下’二字,把他们拉去打一场没头没尾的仗,那我守这城池、种这地,还有什么意义?”

道人看着他眼里的纯粹,不像作伪,又问道:“难道将军甘愿一辈子困守于此?若有朝一日,更强的势力来攻,凭这一城之地,能守多久?”

“守到守不住为止。”石禾握紧拳头,眼神坚定,“真到那时候,我就带着大家再找一块能种地的地方,像当年从庄里搬到山谷,从山谷搬到平原一样。只要人还在,地还在,就有希望。夺天下太累,也太险,我没那么大志向,就想守着这一方土地,守着这些愿意跟着我的人,把日子过成粟米的甜。”

道人沉默了片刻,看着田埂上奔跑的孩子,看着城墙上巡逻的士兵,看着远处晾晒的粮食,突然笑了:“将军通透。天下未必需要一个统御万民的帝王,却需要千万个像将军这样,肯守着一方土地、护着一方百姓的人。”

他从布囊里掏出一卷书,递给石禾:“这是前朝的农书,或许对将军种地有用。贫道告辞了,愿将军的土地永远丰收,百姓永远安稳。”

石禾接过农书,拱手相送。看着道人远去的背影,他低头翻开书,里面密密麻麻记着各种种地的法子,嘴角忍不住上扬。

夕阳西下,石禾扛着锄头往城里走,城门口的士兵笑着和他打招呼,孩子们围上来要麦芽糖。他把糖分给孩子们,看着他们欢呼着跑开,心里暖烘烘的。

四个妻子在城楼上看见他,笑着挥手。阿荞怀里的小儿子咿咿呀呀地喊“爹”,柳姑娘手里还拿着未绣完的麦穗纹样,春桃提着刚采的草药,张玉瑶翻着新到的账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后只想给我爹升官
重生后只想给我爹升官
〔古言+重生+虐渣+马甲+上位+1v1〕为替父翻案,谢宁汲汲营营一辈子,嫁人生子,十年红袖添香,以为终能苦尽甘来,沉冤昭雪!谁料他金榜题名时,便是他休妻再娶日。她死缠难打,委屈求全,甚至以身饲狼,只为报复,最后落入深渊……死后,成了个笑话。没想到上天给了她重来一次的机会,她看了看还活着的阿爹,世上还有哪个男人比自己亲爹可靠?于是,她黑心黑肝,不择手段,选择了扶爹上位之路!
半日昏昏
穿书:别因为个名字就无视常理啊
穿书:别因为个名字就无视常理啊
关于穿书:别因为个名字就无视常理啊:双男主文,浅感情深理性年上受江鋆之Ⅹ精神异常偏执年下攻韩城。情感冷漠症患者江鋆之莫名穿进一本小说,仅仅是名字相同的缘故?殊不知背后是一场怎样的阴谋-刚开始就是囚、禁强制的戏码,即便情感淡漠如他,也属实不太能接受。江鋆之-主角受:就算把这些记忆硬塞进我的脑子里,我照例是没什么情绪波动的,所以你是觉得我喜欢你吗?而身为小说主角攻的身体里不仅存在——原世界自认为被小
景彧
与太子和离后,带崽嫁皇叔
与太子和离后,带崽嫁皇叔
关于与太子和离后,带崽嫁皇叔:上一世,苏雪容跟着太子进了宫,却因家世卑微倍受折磨,最终惨死在太子登基前一夜。重活一世,苏雪容下定决心远离后宫,远离那些心如蛇蝎的女人们……她当机立断与太子和离,决定当一个自由自在的富贵人,养大女儿。殊不知,她这个带着女儿的已婚妇人,竟然在自由的生活里遇到了第二春,又遇到了第三春,还被前夫哥紧追不舍想要再续前缘……首辅大人:承蒙昔日夫人相助,小生无以为报,当以身相许
绣球花开
论皇帝重生后的修养守则
论皇帝重生后的修养守则
作为一个皇帝,对外要对的起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驾驭文武百官安抚黎明百姓。对内要孝顺太后,管理宗室,还面对事故频发的后宫。这是一个关于皇帝努力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故事。大周第五位皇帝南平帝朱维桢十九岁登基,五十七岁因病驾崩,恍然一梦,五十七岁的老皇帝在自己二十一岁的身体里醒来。前世一心整治朝廷的老皇帝因为子嗣往后宫看了看,我的后宫都在做什么?!
福寿安康
浮华流转归来迟
浮华流转归来迟
睁开眼睛惊恐的发现眼前躺着的居然是自己的尸体!穿越没过几天好日子就死了,借其他身体用另外一方式活了下来。给自己立人设,懂事、乖巧、人畜无害的小可爱,背地里腹黑记仇,睚眦必报。善于伪装,没人能想到外表如绵羊般的她,背地却是京都城内最大的情报组织头目。
西瓜没有玉米糖